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大美高原 豐收景象

發布時間:2022-09-26 11:43:00來源: 西藏日報

  高原大地,秋風送爽,田野金黃,瓜果飄香。

  豐(feng) 收,是千百年來農(nong) 民最大的期盼。迎來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西藏各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辛勤勞作中,慶祝豐(feng) 收 ,盡享喜悅。

  當前,西藏疫情防控正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全區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展開“三農(nong) ”工作,農(nong) 牧民在農(nong) 田、蔬菜地、果園、草場忙碌,誌願者們(men) 穿上“紅馬甲”,為(wei) 豐(feng) 收獻出一份力。成熟的青稞穗、豐(feng) 收的瓜果、摞成堆的牧草,將西藏大地點綴得流金璀璨、五彩繽紛,這是豐(feng) 收的顏色,這是豐(feng) 收的喜悅。

  九月是瓊結青稞、小麥、土豆、油菜、豌豆等農(nong) 作物收獲的季節,也是農(nong) 牧民收獲幸福的季節。

  記者在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xiang) 紮西村的農(nong) 田裏看到,村民們(men) 正在將曬好的油菜和豌豆等農(nong) 作物運到打麥場上,用拖拉機來回碾壓的方式,打碎油菜稈和豌豆稈,再用脫粒機脫下油菜籽和豌豆籽。為(wei) 了盡快顆粒歸倉(cang) ,村民們(men) 有的忙著精選種子、有的忙著脫粒、有的忙著農(nong) 機操作、有的忙著裝袋,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今年我們(men)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秋收工作,做到顆粒歸倉(cang) ,產(chan) 量也非常好,我們(men) 都很開心。”加麻鄉(xiang) 紮西村二組村民多吉紮西高興(xing) 地說。

  今年,瓊結縣總播種麵積2.74萬(wan) 畝(mu) ,其中糧食播種麵積1.84萬(wan) 畝(mu) 、經濟作物播種麵積0.67萬(wan) 畝(mu) 、飼草作物播種麵積0.23萬(wan) 畝(mu) 、種子田0.154萬(wan) 畝(mu) ,預計糧食總產(chan) 量達2293萬(wan) 噸,比2021年增產(chan) 19.37萬(wan) 斤,瓊結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再交出色答卷。

  在山南市隆子縣菜籃子基地的大棚內(nei) ,記者看到,農(nong) 民們(men) 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花椰菜、青椒、西藍花等蔬菜。

  “在菜籃子基地,通過幾年邊種植邊學習(xi) ,我們(men) 掌握了很多蔬菜種植技術,種的菜品質越來越高,銷路也越來越好。”基地生產(chan) 主管群培臉上洋溢著笑容。

  2017年9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群培從(cong) 隆子縣雪沙鄉(xiang) 來到隆子鎮葉巴村,在政策扶持下,他和妻子兩(liang) 人一同到菜籃子基地務工種菜。好學上進的群培跟著技術員用心學習(xi) 種植技術,經過幾年實踐曆練,他現在已經成長為(wei) 基地的技術能手。

  隆子縣菜籃子基地立足當地自然資源條件建設,是該縣“十三五”期間產(chan) 業(ye) 扶貧主導項目之一,總投資5160.41萬(wan) 元,建有244座溫室大棚。該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nong) 戶”的運作模式,流轉葉巴村土地161畝(mu) ,帶動372名群眾(zhong) 實現就近就業(ye) ,每年還為(wei) 葉巴村創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16.1萬(wan) 元,已成為(wei) 隆子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效銜接的支柱性綠色產(chan) 業(ye) 基地。

  在菜籃子基地工作的大學畢業(ye) 生索朗卓嘎滿懷信心地說:“今天是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我們(men) 的蔬菜也迎來了大豐(feng) 收,這些綠油油的蔬菜可都是我們(men) 的‘金寶貝’。今後,我會(hui) 繼續響應好黨(dang) 的號召,積極投身到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大賽場上,努力實踐曆練,和技術員們(men) 一起拓展科學種菜新思路,帶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日喀則市東(dong) 南部的白朗縣,是聞名區內(nei) 外的“青稞之鄉(xiang) ”。白朗縣積極主動做好秋收各項保障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工作組調查摸排縣域內(nei) 農(nong) 機保有量,平衡農(nong) 機需求,有序調配流轉秋收農(nong) 機器具。累計調配大型收割機33台、中小型收獲機械1.02萬(wan) 台,訂購和調運農(nong) 機配件1.56餘(yu) 萬(wan) 件,做到農(nong) 機器具高效統籌調度、全部動用起來。積極協調秋收農(nong) 機器具用油,采取集中加油與(yu) 送油上門相結合的方式,累計供給秋收用油30餘(yu) 萬(wan) 公升,保障農(nong) 機具持續運轉。

  白朗縣90支秋收誌願服務隊也迅速行動起來,3100餘(yu) 名誌願者忙碌在田間地頭,幫助缺少勞力家庭秋收,收割麵積達3200畝(mu) 。截至目前,全縣秋收糧食作物麵積8.29萬(wan) 畝(mu) ,已完成91.3%。

  在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xiang) ,集中連片的青貯玉米十分茂盛,4台大型青貯玉米收割機和10台運輸大卡車來回穿梭、彼此配合,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收割。

  近年來,米瑞鄉(xiang) 立足土地資源優(you) 勢,積極引進養(yang) 殖類企業(ye) ,采取統一集體(ti) 購買(mai) 生產(chan) 資料、分散種植管理、集體(ti) 收割出售等方式,建立起集中連片的青貯玉米供應基地。

  今年,米瑞鄉(xiang) 共種植青貯玉米3760餘(yu) 畝(mu) ,參與(yu) 群眾(zhong) 150餘(yu) 戶,預計可直接為(wei) 群眾(zhong) 帶來純收益450餘(yu) 萬(wan) 元,戶均增收3萬(wan) 餘(yu) 元。

  “我們(men) 村組織村民種植青貯玉米已經6年了,以村集體(ti) 的名義(yi) 按照每畝(mu) 1600元的價(jia) 格與(yu) 企業(ye) 統一簽訂銷售合同,再組織村民進行種植。除開各類成本外,每年每畝(mu) 大概能收入1200元,我們(men) 村種植了500餘(yu) 畝(mu) ,預計每年可為(wei) 全村增收60餘(yu) 萬(wan) 元。”在收割現場的米瑞鄉(xiang) 米瑞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索朗旺慶難掩喜悅地說。

  食為(wei) 政首,穀為(wei) 民命。近年來,全區各級各地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jue) 策部署,強化糧食安全保障,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實現農(nong) 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xiang) 村更美麗(li) 。今年,麵對疫情,全區上下勠力同心、齊心協力,在做好防控的基礎上,紮實有序做好“三秋”工作,確保顆粒歸倉(cang) 。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的相關(guan) 數據顯示,目前,全區秋收工作進展喜人,總進度超過六成,其中糧食收割麵積超七成。截至9月18日,全區已收割農(nong) 作物麵積266.43萬(wan) 畝(mu) ,占總播麵積的66.08%,其中:糧食收割麵積211.1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74.38%(青稞160.22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72.37%),蔬菜15.56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38.85%,油料20.49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72.25%,飼草19.28萬(wan) 畝(mu) 、占播種麵積的37.86%。

  又是一年豐(feng) 收節,喜獲豐(feng) 收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又在盤算著新的耕耘;在這希望的田野上,勤勞的人們(men) 將繼續播下新的希望。

  (記者 張猛 王珊 謝筱純 劉楓 劉琳琳 紮西頓珠 次旺 通訊員 倫(lun) 珠澤仁 馮(feng) 世祥 白瑪曲宗)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