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紅色動能”助力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關(guan) 係人民福祉。近年來,墨竹工卡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豐(feng) 富黨(dang) 建內(nei) 涵,積極推動黨(dang) 建與(yu) 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培育文明鄉(xiang) 風、激活“紅色動能”,讓基層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第一線爭(zheng) 當綠色先鋒,把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力轉化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的內(nei) 生動力,構築生態文明建設堅強堡壘。
打造“生態品牌”,發展綠色經濟
近年來,墨竹工卡縣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you) 勢,選準生態農(nong) 牧業(ye) 發展項目,堅持黨(dang) 建與(yu) 發展雙向融合共同推進,大力實施“黨(dang) 建+”生態品牌創建活動,讓農(nong) 牧區基層黨(dang) 組織及廣大黨(dang) 員成為(wei) 生態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的帶頭人和中堅力量,著力打造特色產(chan) 業(ye) ,助推生態綠色產(chan) 業(ye) 健康穩步發展,增加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經濟收入。
紮西崗鄉(xiang) 斯布村風景如畫、牛羊成群,處處充滿生機。
近年來,斯布村黨(dang) 總支立足本地犛牛資源優(you) 勢,按照“一社兩(liang) 站三中心”發展思路,由黨(dang) 總支帶動引領、黨(dang) 員示範先行、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探索出“村黨(dang) 總支+合作社+牧戶”的發展模式,因地製宜實施“斯布犛牛”高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品牌示範點創建項目。同時,以鄉(xiang) 村生態旅遊為(wei) 重點,著力打造集農(nong) 家樂(le) 、生態觀光和文化旅遊於(yu) 一體(ti) 的新農(nong) 村經濟,全方位激活生態資源、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走出了一條黨(dang) 建引領促振興(xing) 、生態產(chan) 業(ye) 助發展的綠色之路。
2022年,斯布村犛牛生態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直接增收400餘(yu) 萬(wan) 元,戶均增收1.3萬(wan) 元,壯大村集體(ti) 經濟50餘(yu) 萬(wan) 元,帶動就業(ye) 7人,為(wei) 脫貧戶、低保戶、低收入群眾(zhong) 等分紅17萬(wan) 元。
創新“幸福積分”,培育文明鄉(xiang) 風
墨竹工卡縣堅持把創新作為(wei) 推動黨(dang) 建引領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抓手,持續探索黨(dang) 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新途徑,改善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xiang) 風、提升治理水平,繪就了一幅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
墨竹工卡縣以甲瑪鄉(xiang) 為(wei) 試點,以強化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態理念為(wei) 重點,探索建立“農(nong) 戶分類收集、定時定點投運、幸福積分獎勵、村規民約規範”的創新型幸福積分管理機製,並通過設立“綠色賬號”,治理白色汙染,建設“綠色甲瑪”,打造“美麗(li) 家園、幸福人家”等活動,強化群眾(zhong) 建設綠色家園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廣大群眾(zhong) 改變影響農(nong) 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xi) 慣,推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逐漸形成良好生活習(xi) 慣,從(cong) 源頭減少不文明行為(wei) ,實現了生態保護和治理全民化、常態化。
截至目前,甲瑪鄉(xiang) 以幸福積分排名順序先後選樹“好村民”“好能手”“好家庭”12戶,群眾(zhong) 用幸福積分兌(dui) 換各類小商品價(jia) 值達8000元。
建設“先鋒隊伍”,激活“紅色動能”
墨竹工卡縣積極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在生態環境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持續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注入黨(dang) 建“紅色動能”。
以羊日崗村為(wei) 模板,通過“幹部帶頭,黨(dang) 員為(wei) 主,群眾(zhong) 參與(yu) ”的方式,墨竹工卡縣充分發揮村“兩(liang) 委”、駐村工作隊、骨幹宣講員、村小組組長和聯戶長作用,建立護林、護河、護草、護山“四護”黨(dang) 員誌願先鋒隊,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普及環保政策和垃圾分類知識,並帶頭開展垃圾清理、植樹造林、村莊清潔行動,切實將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dang) 建引領的“紅色力量”轉化為(wei) 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引擎”。
截至目前,羊日崗村依托黨(dang) 員生態先鋒隊,通過黨(dang) 員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形式,先後開展生態文明宣講30餘(yu) 場次,開展“四旁”植樹220餘(yu) 株,清理垃圾20餘(yu) 噸,逐漸建成更美更靚更宜居的鄉(xiang) 村人居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瓊結縣點燃助推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昌嘎村“學習促黨建、黨建促發展”的生動實踐,是瓊結縣著力以紅色引擎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詳細] -
拉薩市城關區今年計劃實施10個鄉村振興項目
5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納金街道嘎巴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項目點,此時,工人們正有序地進行管溝建設、澆築水溝蓋板等作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