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 積蓄動能——上半年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以前交電費要去營業(ye) 大廳。自從(cong) 裝了智能電表,我用手機就能交電費,特別方便。”近日,在西藏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玉麥村,家中裝上智能電表的紮西羅布說。
推進智能電表改造是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舉(ju) 措。該公司成立專(zhuan) 項工作組,編製國網西藏電力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66家縣公司智能電表改造實施的指導意見,采取“項目化實施+自主實施”的方式全麵推進改造工作。
目前,國網西藏電力累計完成42萬(wan) 餘(yu) 隻智能電表的改造和數據采集任務,智能電表覆蓋率達52.6%。全區剩餘(yu) 30.37萬(wan) 戶客戶的機械表、卡表改造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今年上半年,西藏繼續提升農(nong) 牧區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促進了當地民生改善、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群眾(zhong) ,助推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了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凍井重新出好水
那曲市安多縣位於(yu) 藏北高原,一年中有9個(ge) 月冰封土凍。嚴(yan) 寒季節,正是安多縣農(nong) 村飲水運行管護站站長陳建超率領的打井隊最忙碌的時候。
5月下旬,打井隊來到安多縣多瑪鄉(xiang) 嘎日色納尼村,村中水井被凍,牧民吃水困難。陳建超和團隊攻克水井冰凍難題,在藏北高原進行凍井改造。
“如果這次能順利把永凍層打穿,並且地下還有含水層,那就算成功了。沒有含水層,這個(ge) 井就不能用。”陳建超說。
麵對無法預知的冰層,陳建超心裏並沒有底。凍土硬度堪比混凝土,錳鋼合成的鑽頭飛快地旋轉,很快就冒起了煙。3米長的鑽杆已經接到了第7根,仍然沒有打透冰凍層。
“我們(men) 已經打到地下23米,下麵都是水。”隊友向陳建超報告說。23米,已經超過設備探測的最大深度。凍土之下是否有足夠地下水,需要做水壓測試。但此時天色已晚,測試隻能推遲到第二天。
“為(wei) 防止今晚水漲上來又凍住,我們(men) 的鑽機必須一夜鑽進裏麵不能動。”陳建超給隊員交代道。
第二天,暖陽升起,鑽頭順利打穿了冰凍層,清澈透亮的地下水噴湧出數米高。
“水量特別大,水花特別白、特別清澈,水質也特別好。說明這口井的水量是夠用的。”陳建超很高興(xing) 。
出水並不意味著施工結束,施工使用的黑色管子藏著解決(jue) 凍井的“核心機密”:靈敏的溫度傳(chuan) 感器時刻監測井內(nei) 溫度,光伏板提供的電能隨時啟動水管中的加熱設備,這能讓水管經過20多米冰凍層不被凍住,好比給水井穿上了禦寒的棉襖。
滴水成冰的夜晚再次來臨(lin) ,工程一刻不能耽擱。“如果不抓緊施工,水在中間就又凍住了,大家今天晚上辛苦一下,爭(zheng) 取明天能通水,村民就可以吃上水了。”陳建超鼓勵著隊友們(men) 。
第二天,聽聞不凍的水井已安裝好,附近的牧民身著節日盛裝,紛紛趕來,向打井隊獻上潔白的哈達。“紮西德勒、吉祥如意……”村長拉起電閘,清澈的水瞬間從(cong) 水管中流了出來。“這水來之不易,我們(men) 一定要節約用水。”村民們(men) 看著流出的水說。
“我們(men) 要繼續紮根在這裏,把打井這件事情做得更細、更精、更深入。”陳建超說。
近年來,自治區水利廳著力解決(jue) 高海拔地區季節性斷水問題,著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持續鞏固農(nong) 牧區飲水安全。同時,推動出台《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建立合理水價(jia) 形成機製和水費收繳機製,健全農(nong) 牧區供水工程運行管護長效機製;加強動態監測,建立健全農(nong) 村供水問題快速發現和響應機製,確保供水問題早發現、早解決(jue) ,保持飲水安全問題動態解決(jue) ,堅決(jue) 守住農(nong) 牧區飲水安全底線。
綠電穩供服務優(you)
那曲市色尼區甘丹康薩村,海拔4500米以上,在遼闊草原上占地2200畝(mu) ,2.5萬(wan) 餘(yu) 塊整齊排列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無聲中湧動著的強勁綠色電能,源源不斷送入千家萬(wan) 戶。
這是西藏已投產(chan) 規模最大的光伏保供項目——西藏華電那曲色尼區12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電力保供項目現場。該項目采用“牧光互補”用地開發模式,建設規模“12萬(wan) 千瓦光伏+12萬(wan) 千瓦時”儲(chu) 能,設計年平均發電量2.47億(yi) 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7.63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96萬(wan) 噸。
“‘光伏+儲(chu) 能’電站可利用白天進行儲(chu) 能充電,讓係統頻率更加穩定,也可為(wei) 係統提供調峰、無功調節、自動電壓控製等服務,發揮電網的‘救心丸’和‘壓艙石’作用。”華電新能西藏公司生產(chan) 技術部負責人餘(yu) 淩介紹說。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發電超4000萬(wan) 千瓦時,已成為(wei) 海拔4500米以上實施西藏“光伏+儲(chu) 能”能源保供的先行者。
今年上半年,西藏電力、熱力、燃氣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長8.0%,全社會(hui) 用電量為(wei) 64.33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0.1%。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海拔最高光伏電站——昌都市芒康昂多18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開工;世界首台(套)500兆瓦級高水頭衝(chong) 擊式機組科研攻堅示範項目——紮拉水電站主體(ti) 工程開工;哲古風電場二期項目將於(yu) 年內(nei) 建成投用;拉哇水電站正式啟動大壩填築;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竣工驗收自查工作完成……
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內(nei) ,一條條自動化生產(chan) 線馬力全開,工人們(men) 站在一旁有序地將剛生產(chan) 出來的炊具進行檢測、打包、裝箱。
“記得去年到國家電網辦理申請用電的時候,現場工作人員熱心接待,並為(wei) 公司辦理了相關(guan) 業(ye) 務。”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向梓懿說,“從(cong) 公司項目落地至今,國家電網為(wei) 公司安排專(zhuan) 員就近接入,使公司預算得到很好降本。通電以來,公司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斷電情況。國家電網可靠的電力保障,為(wei) 公司的穩定生產(chan) 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網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供電公司供電服務中心副主任汪新介紹,為(wei) 深入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升客戶滿意度,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針對居民和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業(ye) 實施“三零”服務,即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全麵推行居民客戶“刷臉辦”、企業(ye) 客戶“一證辦”,即用戶通過“網上國網”申請,上傳(chuan) 身份證和產(chan) 權證明,就可足不出戶完成用電業(ye) 務辦理,切實做到讓電力工作人員多跑腿、用戶少跑腿。
排除萬(wan) 難築“天路”
“湧水量大,很多山泉水匯集過來,一個(ge) 小時接近500立方米。”負責川藏鐵路通麥標段兩(liang) 處隧道、一處橋梁建設任務的中鐵二局項目副經理袁萬(wan) 財說。
這樣的湧水量,一上午就能灌滿隧道作業(ye) 麵,如果不及時控製,將給施工帶來毀滅性災難。抽水設備開足馬力,隻能保證部分作業(ye) 麵正常施工。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長度超過1000公裏,橋隧比高達95.8%,幾乎全部由橋梁和隧道拚接而成。
“隧道裏麵地質構造複雜得多,裏麵是五級圍岩,開挖非常困難。”袁萬(wan) 財說。
五級圍岩,意味著這裏極易引起坍塌岩爆,無法使用盾構機等大型機械設備,隻能依靠人工鑿岩開挖作業(ye) 。湧水、高溫、岩爆等作業(ye) 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通麥路段是川藏線的咽喉,易貢藏布江在此匯入帕隆藏布江,地勢險要、山體(ti) 疏鬆,是亞(ya) 洲第二大泥石流群,曆史上被稱作通麥天險。
“這頂上全是氣泡,每次都這樣……”橋墩混凝土澆築試驗再一次失敗。
氣候複雜、晝夜溫差大,混凝土表麵接連出現開裂和氣泡,在高原如何消除應力集中的危害,是一個(ge) 巨大難題。兩(liang) 個(ge) 月來的多次試驗,該問題始終無法解決(jue) 。
超出想象的地質結構、頻繁的地質災害和接踵而來的難題,嚴(yan) 重阻礙工程進度。“工程進度趕不上,焦慮啊。”袁萬(wan) 財無奈地說。
工地不遠處,不同年代的三座橋橫亙(gen) 在易貢藏布江上,默默見證了幾代築路人征服通麥天險的艱難曆程。袁萬(wan) 財每次壓力大時都會(hui) 來到這裏,“我現在隻是焦慮我們(men) 的施工進度問題,但是從(cong) 艱辛程度上說,前輩們(men) 比我們(men) 辛苦了一百倍、一千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是我們(men) 築路人始終不變的使命,在前輩們(men) 曾戰勝過的通麥麵前,現在的我們(men) 更不能退縮。”袁萬(wan) 財堅定地說。
“各部門注意,三、二、一,起爆!”隨著“嘭”的一聲,隧道斜井成功爆破,斜井可以直接排出全部湧水,隧道施工難題得以解決(jue) 。
“我們(men) 埋的是應力傳(chuan) 感器,主要是測試開裂的,同時可以監測混凝土的水泡溫升。”經過研究,袁萬(wan) 財的團隊決(jue) 定在澆築材料裏預埋傳(chuan) 感器。
一周後,袁萬(wan) 財滿意地說,“打磨的模板基本上還是可以的,表麵的光潔度、外觀等都不錯。”。
橋墩澆築終於(yu) 找到了最合適的混凝土配比,“經過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月的努力,車站橋試墩成功,三級單位驗收合格了。我們(men) 馬上進入主體(ti) 施工。”
和兩(liang) 個(ge) 月前相比,工地更加繁忙,更多大型設備和施工隊伍進場,50個(ge) 橋墩、兩(liang) 個(ge) 隧道施工,順利向前推進,高高聳立的三根橋墩直衝(chong) 雲(yun) 霄,通麥路段的易貢藏布江上,將會(hui) 並排建起第四座橋——通麥鐵路大橋。
今年以來,西藏S5線拉薩至澤當快速通道工程項目圭嘎拉隧道左洞貫通,全線爭(zheng) 取實現年底通車;拉薩貢嘎機場第二跑道建設工程已完工40%,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用;雅安至葉城國家高速公路拉薩至日喀則機場段茶巴拉服務區至大竹卡項目預計2024年3月主體(ti) 工程完工,2024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喀則市多舉措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日喀則市以國省道沿線、沿江一線為重點,開展集中連片係統化治理,規模化造林種草,推進全市國土綠化工作。[詳細] -
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麥巴村枸杞紅日子美
立秋時節,走進林芝市巴宜區布久鄉麥巴村的枸杞種植基地,成片的枸杞樹枝繁葉茂、整齊排列,一串串紅豔豔的枸杞掛滿枝條,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