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科研工作者帶青少年遨遊科學海洋 前沿知識令觀眾大開眼界

發布時間:2023-09-26 10: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9月25日電 題:科研工作者帶青少年遨遊科學海洋 前沿知識令觀眾(zhong) 大開眼界

  作者 王堅 雷錦萍

  載人深潛視野下的深海秘境、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神秘的洞穴蜘蛛……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yu) 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杜夢然、西南交通大學研究員鄧自剛等科研工作者25日齊聚羊城,在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主辦的格致論道·灣區暨黃埔科普講壇上,帶青少年觀眾(zhong) 展開了一場神奇的科學之旅,令觀眾(zhong) 直呼“大開眼界”。

  這場精彩的科學之旅首先從(cong) 浩瀚的海洋開始。

  數十次跟隨我國三代深海載人潛水器,下潛到大洋海底深處,探秘深海深淵的杜夢然表示,深海是不可多得的寶藏之地,要認識和開發深海,必須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方麵掌握關(guan) 鍵技術,我國是世界上第五個(ge) 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杜夢然介紹,水深超過6000米的海域稱為(wei) 深淵,是由於(yu) 兩(liang) 個(ge) 板塊發生碰撞擠壓而形成的。而他們(men) 曾下潛至8000多米的深處,發現了目前人類已知的生存水深最深的魚——深淵獅子魚。

  “為(wei) 了生存,深淵生物因地製宜、各顯神通,有的能‘生吞’鐵,有的可以消化大量的難降解型的有機碳,有的可以轉化有毒金屬為(wei) 己所用。”杜夢然的科普深深吸引了現場觀眾(zhong) 的注意,大家紛紛拍手稱奇。

  遨遊海洋之後,鄧自剛帶觀眾(zhong) 去探索未來交通——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

  “縱觀人類速度發展史,我們(men) 發現在350km/h的高鐵與(yu) 1000km/h的飛機之間存在著一大段速度空白區。用什麽(me) 交通工具可以填補這個(ge) 空白?高速磁懸浮列車將會(hui) 給出答案。”鄧自剛帶來了關(guan) 於(yu) 未來交通的分享。

  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結合了高溫超導和磁懸浮技術的先進交通工具。鄧自剛介紹,高溫超導磁懸浮主要利用了塊狀高溫超導材料既能懸浮、又能懸掛的特有的磁通釘紮特性。該技術應用到列車上,把車輪改為(wei) 懸浮裝置,就組成了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

  鄧自剛表示,2000年,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世紀號”在西南交通大學誕生。2021年1月13日,他們(men) 成功研製出了世界首台高溫超導高速磁懸浮工程化樣車,樣車設計時速為(wei) 620km。

  那麽(me) 車子還能跑得更快嗎?鄧自剛給了肯定的答案,采用磁懸浮加真空管道的方法,能夠解決(jue) 磁懸浮列車高速運行時麵臨(lin) 的空氣阻力問題,列車速度有望超過時速1000公裏。“我相信,夢想終將照進現實,希望5到10年內(nei) ,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能夠走進我們(men) 的生活。”他說。

  活動現場,還有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江徽帶觀眾(zhong) 了解什麽(me) 樣的行星才宜居、雲(yun) 南迪慶香格裏拉高山植物園研究員方震東(dong) 則講述了他參與(yu) 恢複滇西北地區植被的故事……觀眾(zhong) 們(men) 紛紛表示,這場科學之旅太精彩,大漲見識、收獲頗豐(feng)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