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山南市紮囊縣科學防沙治沙,持續築牢綠色屏障——共繪“綠進沙退”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2023-11-06 10:20:00來源: 西藏日報

  紮囊縣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遊,平均海拔3680米。因地理位置和氣候原因,每到冬春季節,河穀地帶風力強勁,揚起河邊漫天的細沙。“舉(ju) 目遠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這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紮囊縣飽受風沙侵蝕的真實寫(xie) 照。

  從(cong) 20世紀80年代開始,紮囊縣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防風固沙工作。經過40多年的努力,紮囊縣境內(nei) 的雅江兩(liang) 岸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持續“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減少”,重點治理區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原先飽受風沙侵害的江北逐步成為(wei) 一道環目皆綠的靚麗(li) 風景線。

  共植綠色希望

  位於(yu) 紮囊縣境內(nei) 的桑耶鎮桑耶社區,是受風沙影響嚴(yan) 重的地方之一。

  今年57歲的桑耶社區居委會(hui) 老支書(shu) 索朗次仁,從(cong) 小生活在這裏,對風沙有著深刻的記憶。他告訴記者:“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整個(ge) 村莊都看不到幾棵樹,隻記得漫天的風沙吹到家門口,厚厚的一層沙,怎麽(me) 也打掃不幹淨。”

  風沙的侵襲,已經嚴(yan) 重影響到村莊百姓的生活。

  為(wei) 此,從(cong)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山南市林業(ye) 部門采取修築“丁字壩”、大苗深栽等辦法,在雅魯藏布江南岸的沙灘上進行試驗性造林。雅魯藏布江防護林建設初期,以義(yi) 務植樹和林業(ye) 部門補助性造林為(wei) 主,之後以“一江兩(liang) 河”、拉薩周邊造林、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西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建設工程、退耕還林等工程和義(yi) 務植樹等多種途徑和形式造林。

  在自治區、山南市的部署下,“十四五”以來,紮囊縣通過植樹造林和落實林業(ye) 生態補償(chang) 政策,投資1億(yi) 多元,實施營造林先造後補、天然林保護、荒漠化綜合治理、封山育林、退化草原修複等項目,及鄉(xiang) 村“四旁”植樹、造林補貼、森林撫育、林草間種、退耕還林、義(yi) 務植樹等,完成國土綠化14.4萬(wan) 餘(yu) 畝(mu) 。

  望著村莊周圍的千畝(mu) 林廊,索朗次仁高興(xing) 地說:“種樹不僅(jin) 是為(wei) 了自己,更是為(wei) 了子孫後代。現在環境變好了,空氣很清新。”

  共護綠色生態

  今年3月,紮囊縣組織800餘(yu) 名幹部職工在雅江沿岸開展義(yi) 務植樹活動,在劃定好的栽植區域合力栽下583畝(mu) “新綠”。

  三分造,七分管。“這片剛剛種上的樹林,我們(men) 設置了3個(ge) 護林崗位,采購苗木,建設機井、澆灌等附屬設備花費300多萬(wan) 元。”紮囊縣林草局副局長頓珠次仁介紹,近年來,紮囊縣一體(ti) 化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設立護林員、沙化員、濕地員、野保員等生態崗位,明確責任分工,讓很多村民成為(wei) 生態環境的保護者。

  達娃平措是今年剛上任的2023年義(yi) 務植樹管護人員,主要負責巡護林地、澆水灌溉等任務。他說:“從(cong) 早上8點到晚上7點,我基本都待在林子裏,以便發現隱患能夠及時處理、及時上報。”

  為(wei) 了有效控製有害生物的發生和蔓延,今年,紮囊縣組織工作人員隨機挑選苗圃,開展產(chan) 地檢疫、育苗指導等工作,共檢疫苗木8000餘(yu) 萬(wan) 株;及時有效開展2022年冬季防治麵積1.8萬(wan) 餘(yu) 畝(mu) 及2023年春季防治麵積3.18萬(wan) 餘(yu) 畝(mu) ,及時兌(dui) 現防治資金,發放藥劑100多箱,為(wei) 保護好縣域森林資源、有效防控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植綠護綠方麵,紮囊縣建立完善林長工作黨(dang) 政同責、部門協調、全域覆蓋的長效機製,製定印發《紮囊縣2023年林長製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職責、主要任務和實施步驟。目前,設立縣鄉(xiang) 村三級林長362名,縣鄉(xiang) 村三級林長體(ti) 係初步建立,全民愛綠行動體(ti) 製機製已初步實現,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良好局麵。

  種一片,綠一片。如今,紮囊縣境內(nei) 的雅江北岸,綠樹成蔭,草木萋萋。

  共享綠色效益

  開車行駛在紮囊縣境內(nei) 的雅魯藏布江兩(liang) 岸,可以看到不少現代化苗圃培育基地,其中就有藏草公司建設的藏草萬(wan) 畝(mu) 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基地裏,各類花卉苗木鬱鬱蔥蔥、種類繁多。

  該公司的相關(guan) 負責人田春雨介紹,公司於(yu) 2017年開始在雅魯藏布江沿岸進行綠化造林,目前在雅江沿岸擁有8200畝(mu) 育苗基地和1.3萬(wan) 畝(mu) 綠化造林項目。2019年以來,以土地流轉、提供就業(ye) 崗位等方式,帶動當地百姓增收。

  一直以來,紮囊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著力提高產(chan) 業(ye) 含“綠”量含“金”量,大力發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生態文化旅遊業(ye) 等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

  目前,紮囊縣依托雅江中遊“百裏生態走廊”建設,積極引進內(nei) 蒙古億(yi) 利資源集團、蒙草集團、江雅生物、綠之源、西普農(nong) 業(ye) 、戈壁田園等;新增蘋果、花椒、側(ce) 柏、車厘子等經濟林麵積1.34萬(wan) 畝(mu) ,做大做強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推動清潔能源建設,強巴林20兆瓦光伏、民信20兆瓦光伏發電站已建成投產(chan)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園項目基地已啟動。

  產(chan) 業(ye) 發展了,生態變好了,百姓的腰包也鼓起來了。“來公司之前,我一直在外地打工,現在在這裏每個(ge) 月有四五千元收入,不僅(jin) 工作離家近,還能為(wei) 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力量。”吾更曲珍已經在藏草公司工作六七年了,現在基本掌握了各種花卉的種植技術。

  黃沙遠去,草木叢(cong) 生,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人們(men) 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紮囊縣雅江北岸的綠色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