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高原牧歌正嘹亮
在冬日暖陽的照映下,走進阿裏地區改則縣物瑪鄉(xiang) 搶古村,遠遠看見村委會(hui) 裏聚集著一群穿著盛裝的群眾(zhong) ,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原來,這裏正在舉(ju) 行2023年度年終分紅儀(yi) 式。
“2023年,我們(men) 村合作社純收入有300.9萬(wan) 元,其中牧業(ye) 收入142.3萬(wan) 元,茶館、商店經營收入50萬(wan) 元,砂石廠收入10萬(wan) 元,施工隊收入50萬(wan) 元,務工收入113.4萬(wan) 元,除去相關(guan) 扣除,分紅共計246.7萬(wan) 元,再加上政策補貼等,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4萬(wan) 元。”搶古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尼瑪頓珠告訴記者。
看到搶古村群眾(zhong) 如今的生活,很難想象,曾經的搶古村是改則縣有名的貧困村。搶古村在2014年實行牧區改革之前,一直過著靠天放牧、逐水草而居的傳(chuan) 統生活,年人均收入隻有6000多元,86戶群眾(zhong) 裏,貧困戶就有21戶,差不多占到全村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為(wei) 解決(jue) 搶古村的貧困問題,尼瑪頓珠和村“兩(liang) 委”班子反複思索,通過多次外出參觀考察、學習(xi) 借鑒,最終萌生出了實施聯戶放牧、開辦集體(ti) 經濟的想法。行動是最好的落實。隨後,尼瑪頓珠帶著十幾名有想法的群眾(zhong) 開辦了集體(ti) 茶館和修車廠,收入比以前單純放牧提高了很多,增強了大家發展產(chan) 業(ye) 的信心。
2015年,搶古村被確定為(wei) 改則縣牧區改革試點村,將原有零散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整合為(wei) “搶古村牧業(ye) 集體(ti) 經濟合作社”。在政府引導、群眾(zhong) 自願的原則下,村民們(men) 以勞力入股、牲畜入股、資金入股、草場入股的方式參與(yu) 合作社運營,實行勞動力、草場管理、畜產(chan) 品購銷等“六個(ge) 統一”,建立起符合當地實際的牧業(ye) 改革新模式。
搶古村的華麗(li) 蛻變,是改則縣實施牧業(ye) 強縣的一個(ge) 縮影。改則縣是阿裏地區麵積最大的純牧業(ye) 縣,約占阿裏地區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天然草場總麵積達1.04億(yi) 畝(mu) ,草原可利用麵積9.3萬(wan) 畝(mu) ,載畜量69.8萬(wan) 綿羊單位。近年來,該縣立足資源優(you) 勢,以高產(chan) 高效、優(you) 質安全、綠色發展為(wei) 目標,以提升畜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為(wei) 核心,積極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chan) 標準化、發展產(chan) 業(ye) 化,努力創建牧業(ye) 強縣,推動畜牧業(ye) 高質量發展。
在改則縣野血犛牛選育場,一棟棟整齊的圈舍一字排開,辦公樓、住宅樓、獸(shou) 醫室、飼草飼料庫、無害化處理車間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選育場負責人索朗多吉介紹,野血犛牛是野犛牛和家養(yang) 犛牛的雜交物種,具有體(ti) 型大、產(chan) 肉多、環境適應性強等優(you) 勢。這些年,政府先後投資1.35億(yi) 元,實施改則縣優(you) 質野血犛牛繁育科技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了1個(ge) 創新中心、2個(ge) 繁育點、3個(ge) 保種場。截至目前,全縣野血犛牛存欄共3776頭,成活率100%。
“培育野血犛牛不僅(jin) 有利於(yu) 推進傳(chuan) 統畜牧業(ye) 向現代化轉變,更有利於(yu) 加快改則縣創建牧業(ye) 強縣的步伐。”索朗多吉說,“接下來,我們(men) 將加快實施野血犛牛凍精生產(chan) 和人工授精等科研實驗,切實做好改則縣野血犛牛新品種培育和推廣擴繁工作,不斷優(you) 化調整畜群結構,把野血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落實到促進農(nong) 民增收致富上,積極拓展野血犛牛產(chan) 業(ye) 發展新空間。”
據改則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達瓦紮西介紹,2023年,改則縣牲畜存欄43.7萬(wan) 餘(yu) 頭(隻、匹),年內(nei) 牲畜出欄10.64萬(wan) 頭(隻)、牲畜出售4.2萬(wan) 頭(隻),預計補貼資金535萬(wan) 元、絨毛產(chan) 量766噸,肉奶產(chan) 量分別達到2825.13噸、3409.14噸。
“下一步,改則縣將全力推動牧業(ye) 強縣建設各項工作,持續立足以質取勝、品牌帶動、技術創新、標準引領、人才推動、法治保障,強化質量管理,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品牌,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完善利益鏈,加快畜種改良、優(you) 化畜群結構,使畜牧產(chan) 業(ye) 煥發出勃勃生機,奮力向‘牧業(ye) 強縣’邁進。”達瓦紮西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索朗村的幸福事兒
2023年,乃東區廣電局與區廣播電視台共同為索朗村發放、安裝了156套第四代“戶戶通”設備,讓老百姓看上了全高清電視。[詳細] -
昌都市洛隆縣:建設和美鄉村共享幸福生活
但如今,走進洛隆,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整齊的樓房、一條條幹淨整潔的街道,目光所及,是一幅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美麗畫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