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開展民族團結“3+”進村(居),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以團結促發展 以發展惠民生
圖為(wei) 浪卡子縣阿紮鄉(xiang) 民族團結文藝下鄉(xiang) 活動現場。記者 劉楓 攝
“家門口的演出就是好,希望這樣的活動多舉(ju) 辦,讓我們(men) 都吃上文化‘大餐’。”
“現在農(nong) 村條件好了、生活富了,更要懂法律、有素養(yang) ,民警來村裏宣傳(chuan) 法律知識,我們(men) 都很歡迎。”
“安全穩定是大家的福。隻要各民族團結相親(qin) 、和睦相處,我們(men) 社區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
······
同聲共氣繪好同心圓,惠民利民共築同心路。為(wei)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踐行好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工作再上新台階,山南市縣民創專(zhuan) 項組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持續深入開展好“民族團結+”工作模式,精心組織文藝、法律、安全等民族團結“3+”進村(居)係列活動,讓各族群眾(zhong) 共享發展成果,共同繪好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的生動畫卷。
民族團結+文藝演出——
唱響“主旋律”
“文藝活動豐(feng) 富多彩,是一場全鄉(xiang) 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帶來的團結大聯歡,好看又好玩,我們(men) 都很喜歡。”阿紮村群眾(zhong) 格桑旺姆笑著說。
在浪卡子縣阿紮鄉(xiang) 群眾(zhong) 性文藝演出現場,鄉(xiang) 衛生院醫務工作者給大家帶來精彩歌曲《崗巴拉姆》,鄉(xiang) 小學師生帶來集體(ti) 歌伴舞《豐(feng) 收的喜悅》,鄉(xiang) 幹部與(yu) 各村群眾(zhong) 共同參與(yu) 文體(ti) 活動“踩氣球”“撲克牌傳(chuan) 麵粉”……多樣的節目、多彩的活動既給大家帶來歡樂(le) ,更讓大家感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溫暖。
文藝演出是聯絡感情、傳(chuan) 播文化、促進交流的重要載體(ti) ,最能潤化人心,最受群眾(zhong) 歡迎。對此,山南市縣民創專(zhuan) 項組聯合文化部門,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精心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文藝”下鄉(xiang) 惠民活動,將民族團結宣傳(chuan) 教育與(yu) 文化惠民演出、才藝展演等結合起來,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主旋律,進一步豐(feng) 富基層群眾(zhong) 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深化民族團結教育。
紮囊縣9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在全縣各鄉(xiang) 鎮開展巡演;措美縣藝術團將自創節目送到敬老院;曲鬆縣下江鄉(xiang) 組織女同誌開展“巾幗齊心促團結”活動……山南市各縣(市、區)積極行動,截至今年3月,共組織683場次文藝演出、文體(ti) 活動,服務群眾(zhong) 11萬(wan) 餘(yu) 人次,給各族群眾(zhong) 奉上一場場精彩的主旋律文化“大餐”,讓大家感受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帶來的實惠。
民族團結+普法教育——
擰緊“思想閥”
法治是和諧之基,是發展之盾。加強民族地區普法宣傳(chuan) 教育,事關(guan) 民族團結大局,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牛鼻子”。
為(wei) 不斷提高全市各族群眾(zhong) 的法律素養(yang) ,山南市民族係統通過線上宣傳(chuan) 平台、線下宣講活動,持續深入宣傳(chuan)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條例》《山南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決(jue) 定》,讓各族群眾(zhong) 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大意義(yi) ,認識開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是一項法律內(nei) 容,從(cong) 而以身作則維護民族團結,參與(yu) 團結創建。
同時,山南市縣民創專(zhuan) 項組聯合各縣(市、區)司法部門,充分利用群眾(zhong) 農(nong) 閑牧休、節假日等時間,針對青少年學生、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定製化宣講《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er) 童權益保護法》等內(nei) 容,並根據青少年學生、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糾紛、法律困惑,開展法律谘詢和問題解答,教育引導各族群眾(zhong) 、青少年學生學法、守法、用法,把法律意識深深種在青少年心中,印刻進各族群眾(zhong) 思想裏。
截至今年3月,山南市各單位係統累計開展各項普法宣傳(chuan) 教育411場次,受眾(zhong) 3.2萬(wan) 人次,全市法治氛圍、群眾(zhong) 法律意識不斷增強。
通過參加錯那市法治宣傳(chuan) 月巡回宣講活動,曲卓木鄉(xiang) 群眾(zhong) 巴桑表示,自己對法治的理解更深了。他說:“法治能讓我們(men) 老百姓生活得更踏實,讓我們(men) 的社會(hui) 更加團結、和諧,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要學好法、懂用法,讓我們(men) 的生活更加美好。”
民族團結+安全穩定——
點亮“和諧路”
化解矛盾糾紛、普及消防知識、強化安全生產(chan) 、開展聯防聯治……安全穩定是民之所向,也是民族團結的基石。
山南市各單位係統切實把責任扛到位、把措施落到位,圍繞“三大節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製定安全工作專(zhuan) 項方案和應急預案,聯合網信、國安等部門,密切關(guan) 注社會(hui) 輿情,加大網絡信息監測和防控工作,嚴(yan) 防對敏感話題、案件進行莫須有炒作,確保全市網絡環境清朗,社會(hui) 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與(yu) 此同時,山南市縣民創專(zhuan) 項組積極聯合公安、消防等單位,不定期深入人員密集場所、易地搬遷社區、流動人口聚居區、集中式市場等開展民族領域社會(hui) 麵巡查,排查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做到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嚴(yan) 防各類風險因素疊加引發民族領域風險。截至2月底,全市共排查矛盾糾紛285次,化解群眾(zhong) 間矛盾184個(ge) ,出動警力316人次、消防268人次、民兵巡邏730人次,有力確保了民族團結、社會(hui) 和諧。
乃東(dong) 區天馬民族團結商業(ye) 圈是山南市知名的多民族聚集的商圈,來自天南海北的藏、漢、回、東(dong) 鄉(xiang) 等15個(ge) 民族的商戶聚集於(yu) 此,相互包容、共同發展,極少發生矛盾糾紛,營造出良好的民族團結氛圍。
作為(wei) 商圈的商戶,來自甘肅的張國良說:“在這裏,不管是來自哪裏,不管是什麽(me) 民族,我們(men) 相互理解、互幫互助,大家都成了朋友。各級組織也非常關(guan) 心我們(men) ,經常上門了解我們(men) 的情況,幫助解決(jue) 問題。大家心裏都十分清楚,隻有維護好民族團結,才能讓我們(men) 的商圈發展壯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產業興 百姓富 集體強——聶榮縣探索實踐“聯村共建、整鄉推進”發展之路
聶榮縣村級集體經濟起步晚、發展不平衡,2019年以前,全縣集體經濟收入低於5萬元的村107個,“小散弱”問題突出。[詳細] -
“農”墨重彩繪新景 逐夢前行向未來——西藏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筆
力保糧食安全,始終將保障糧食特別是青稞安全和重要農畜產品穩定保供作為建設農業強區的頭等大事。守牢防返貧底線,始終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