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林芝市察隅縣鬆塔村積極發揮基層黨建示範點優勢——興產業 促增收 助振興

發布時間:2024-04-12 09:32: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騎行愛好者在鬆塔村溫泉客棧合影留念。記者 胡文 攝

  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xiang) 鬆塔村,地處怒江河畔,有丙察察線“入藏第一村”之稱,是一個(ge) 以怒族為(wei) 主的多民族聚集村。2023年以來,鬆塔村作為(wei) 林芝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百佳基層黨(dang) 建示範點”,嚴(yan) 格按照示範點標準開展各項工作,切實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善團結、會(hui) 發展,能致富、保穩定,遇事不糊塗、關(guan) 鍵時刻起作用的反分裂鬥爭(zheng) 橋頭堡,民族團結工作隊,群眾(zhong) 致富帶頭人。

  鬆塔村地處高原,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具有種植石榴的良好自然條件。為(wei) 充分利用好當地土地資源,鬆塔村自2017年引種突尼斯軟籽石榴以來,目前種植麵積達270畝(mu) 。近幾年,隨著石榴樹逐步掛果,產(chan) 量一年比一年高。2023年,為(wei) 拓寬市場銷路,鬆塔村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與(yu) 郵政公司林芝分公司成功簽訂突尼斯軟籽石榴收購協議。“我們(men) 出產(chan) 的突尼斯軟籽石榴皮薄味甜,極具市場競爭(zheng) 力。2023年,依靠這些石榴,實現戶均增收3300元。”談起收益,鬆塔村村委會(hui) 主任貢珠的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

  “現在交通很便利,我們(men) 在村‘兩(liang) 委’的帶領下,已把石榴銷往林芝、拉薩等地,由於(yu) 石榴品質獨特、口感好,銷路一直不錯。”鬆塔村29歲的怒族青年索朗自豪地說。

  鬆塔村是滇藏新通道線上的“進藏第一村”,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you) 勢。“2018年,在政府的關(guan) 心支持下,我們(men) 投入53.75萬(wan) 元打造了占地380平方米的鬆塔村溫泉客棧。客棧設有客房8間、餐廳1間、溫泉池6個(ge) ,由村民珠格承包運營以來,每年能給村集體(ti) 分紅1.5萬(wan) 元。”鬆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鄭那介紹說。

  鬆塔村以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支撐,全力打響“219國道丙察察雲(yun) 南進藏第一村”品牌,立足良好生態、民族風情、鄉(xiang) 村民俗等旅遊資源,不斷拓展村民增收渠道。目前,鬆塔村已注冊(ce) 報備民宿家庭旅館7家。

  清晨,走進索朗曲宗家的民宿家庭旅館,整潔的客房內(nei) ,設施一應俱全;廚房內(nei) ,女主人索朗曲宗正忙碌著給住宿的客人做察隅特色手抓飯。“這裏既可以住宿,又可以體(ti) 驗當地特色小吃,很受遊客歡迎。2023年,僅(jin) 旅館收入就有3萬(wan) 多元。”索朗曲宗說。

  漫步鬆塔村,別致的小樓、寬闊的街道、幸福的笑臉……群眾(zhong) 的日子過得恬靜而美好。在鬆塔村溫泉客棧內(nei) ,一群遊客一邊欣賞怒江美景,一邊拍照,忙得不可開交。 夜幕降臨(lin) ,村民紮西頓珠創辦的東(dong) 奇隆合作社變得熱鬧起來,幾位村民正把鬆茸幹賣到合作社獲取收入。

  “鬆塔村由於(yu) 獨特的地理位置,每年都是附近村莊中最早出產(chan) 鬆茸的村子。剛出來的鬆茸品質高、價(jia) 格也不錯,通常通過大理機場、昆明機場發往廣州、上海等大城市。2023年我們(men) 村鬆茸收入有90多萬(wan) 元。看到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家鄉(xiang) 越來越美,心裏感到特別自豪。”回鄉(xiang) 創業(ye) 的村民紮西頓珠如是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