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日前刊發專(zhuan) 欄作家戴維·菲克林的文章說,美國針對中國清潔技術的貿易戰是“經濟自殘”。
4月15日,參展商在第135屆廣交會(hui) 上向采購商介紹太陽能電池組件展品。新華社記者劉大偉(wei) 攝
文章說,當一個(ge) 國家為(wei) 保護國內(nei) 產(chan) 業(ye) 而推出大量關(guan) 稅和限製措施時,最好先確定自己有沒有需要保護的產(chan) 業(ye) 。美國將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當成挑起貿易戰的理由。但現實情況是,美國本土的清潔技術產(chan) 業(ye) 正日益凋零,投資者已開始放棄在美國國內(nei) 生產(chan) 清潔技術產(chan) 品,在自身這樣的產(chan) 業(ye) 現狀下盲目加征關(guan) 稅,既增加美國消費者成本,也為(wei) 脫碳人為(wei) 製造障礙,不啻一種“經濟自殘”行為(wei) 。
文章認為(wei) ,鼓吹中國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產(chan) 業(ye) 存在所謂“產(chan) 能過剩”問題的美國政客應該想想,美國國內(nei) 清潔能源供應鏈上有多少個(ge) 環節正在萎縮?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眾(zhong) 多,其中包括美國企業(ye) 的“怯懦”、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缺乏清晰發展目標、官僚主義(yi) 的阻礙等。
文章指出,如果美國想推行綠色產(chan) 業(ye) 政策,就需要切實投入努力。但目前的情況是,美國正在忽視那些能夠使其成為(wei) 未來清潔技術超級大國的東(dong) 西,反而將注意力集中在“已經輸掉的戰鬥上”。
文章援引美國外交關(guan) 係協會(hui) 研究員伊努·馬訥格的話說,美國不應采取關(guan) 稅保護措施,“因為(wei) 你(這麽(me) 做是)在限製自己市場的競爭(zheng)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