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非農(nong) 業(ye) 合作在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框架下不斷深化,取得豐(feng) 碩成果。從(cong) 田間地頭到電商市場,中國通過技術援助、產(chan) 業(ye) 鏈建設和市場拓展,助力非洲各國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力,推動非洲大陸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
未來,中國將繼續落實“中國助力非洲農(nong) 業(ye) 現代化計劃”,同非方探索合作新路徑、全麵推進農(nong) 業(ye) 合作,與(yu) 非洲人民共繪非洲農(nong) 業(ye) 發展藍圖。
從(cong) “吃飽飯”到“致富經”
在尼日利亞(ya) 首都阿布賈近郊的尼日利亞(ya)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正在水稻加工車間仔細檢查新收獲的稻米。
經過多年努力,中資企業(ye) 綠色農(nong) 業(ye) 西非有限公司的專(zhuan) 家們(men) 根據當地自然條件選育出優(you) 良稻種,平均產(chan) 量比當地普通品種高20%以上。該稻種已通過尼日利亞(ya) 農(nong) 業(ye) 部門審定,推廣至全國三分之二的州。
尼日利亞(ya) 北部吉加瓦州農(nong) 民拉瓦爾·穆薩種植這種水稻已有數年,切身體(ti) 會(hui) 到該稻種產(chan) 量高且適應力強、抗病又抗旱的優(you) 勢。“通過與(yu) 中國的合作,尼日利亞(ya) 今後一定可以實現糧食自足。”穆薩說。
2023年9月19日,當地員工在尼日利亞(ya) 阿布賈的中國援尼日利亞(ya)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展示秧苗。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 攝
綠色農(nong) 業(ye) 西非有限公司是尼日利亞(ya) 最大的種業(ye) 公司之一,參與(yu) 尼政府種子供應項目,已為(wei) 全國30多個(ge) 州供應逾3萬(wan) 噸種子,幫助該國稻穀增產(chan) 200多萬(wan) 噸。
十年來,中國已在非洲建成24個(ge)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推廣300多項先進農(nong) 業(ye) 技術,帶動當地農(nong) 作物平均增產(chan) 30%至60%,惠及100多萬(wan) 非洲小農(nong) 戶。
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通過傳(chuan) 授技術和改良品種等方法,提高水稻、木薯、大豆等重要作物的產(chan) 量和質量,並引進多種蔬果、豆類等新品種,豐(feng) 富非洲人民的“菜籃子”,促進當地農(nong) 業(ye) 新領域的發展。
2024年3月28日,在位於(yu) 福州的福建農(nong) 林大學,來自盧旺達的梅迪在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中國學生嘉欣瑤了解“綠洲3號”菌草品種。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chuan) 攝
菌草技術走出國門以來,已傳(chuan) 播至100多個(ge) 國家,在17個(ge) 國家建立了示範基地。在非洲,菌草成為(wei) 幫助人們(men) 追求美好生活的“致富草”和“幸福草”。
2024年3月28日,在位於(yu) 福州的福建農(nong) 林大學,來自盧旺達和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的學生在“國際菌草苑”內(nei) 查看菌草長勢。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chuan) 攝
前中非共和國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發展部部長雷科斯-卡莫高度稱讚菌草技術的實用性,認為(wei) 其對當地創造就業(ye) 和增加收入貢獻很大。
2024年4月5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卡布耶地區,一名工人在工坊展示菌袋。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 攝
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42歲的萊昂尼達斯·穆希米伊馬納經營著當地規模最大的食用菌培育工坊。他曾前往中國參加菌草技術培訓,回國後成立了這家工坊。
2024年4月5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卡布耶地區,一名工人在工坊給栽種的菌袋澆水。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 攝
“盧旺達人以前不吃蘑菇,但現在菌類已成為(wei) 當地廣受歡迎的食品。”穆希米伊馬納打算把鮮菇製成菌菇產(chan) 品,銷往海外市場,帶動社區居民共同致富。
2024年2月5日,在中非共和國班吉的格巴村,村民們(men) 在等待新鮮炸蘑菇。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目前,盧旺達有4000多農(nong) 戶利用菌草技術培育食用菌,這一產(chan) 業(ye) 帶動超過3萬(wan) 人就業(ye) 。
“中國工廠增加了產(chan) 品附加值”
6月,科特迪瓦進入割膠季,位於(yu) 南部城鎮達布郊區的中企美蘭(lan) 集團投資的橡膠加工廠前,卡車排起長隊,車上新采收的杯膠將在這裏處理成標準橡膠,然後運往中國加工成橡膠製品。
2024年6月10日,在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美蘭(lan) 橡膠加工廠工人在機器旁豎起大拇指。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2024年6月10日,在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工人們(men) 在美蘭(lan) 橡膠加工廠對成品橡膠進行打包。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是2024年6月10日在位於(yu) 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的美蘭(lan) 橡膠加工廠拍攝的機器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是2024年6月10日拍攝的位於(yu) 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的三葉橡膠樹林。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是2024年6月10日拍攝的位於(yu) 位於(yu) 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的美蘭(lan) 橡膠加工廠。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科特迪瓦自然條件優(you) 越,是非洲第一大天然橡膠生產(chan) 國。過去,由於(yu) 缺乏加工能力,隻能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膠農(nong) 收入微薄。當地一家橡膠合作社主席約布埃·羅蘭(lan) 說:“中國工廠幫我們(men) 打開了銷路,我們(men) 合作社月均產(chan) 量從(cong) 1000噸增加到2000噸。”
科特迪瓦農(nong) 業(ye) 研究和谘詢行業(ye) 協會(hui) 資源監管員布魯·博納旺蒂爾說:“中國工廠實現了科特迪瓦橡膠的本土加工,增加了我們(men) 的產(chan) 品附加值,我們(men) 要對中國說聲謝謝!”
木薯是非洲重要的糧食作物,由於(yu) 品種和技術落後,非洲的木薯單位產(chan) 量低,產(chan) 品加工水平有限。
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與(yu) 非洲各木薯主產(chan) 國開展合作,助力提升木薯產(chan) 量和產(chan) 品種類。在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的木薯產(chan) 業(ye) 發展研修班上,當來自南非、尼日利亞(ya) 、烏(wu) 幹達和剛果(布)等國的農(nong) 業(ye) 官員和技術人員了解到木薯澱粉還可以加工成餅幹、酸奶、蛋糕、麵條等產(chan) 品時,禁不住嘖嘖稱奇:“沒想到木薯的用途這麽(me) 廣泛!”
在尼日利亞(ya) ,綠色農(nong) 業(ye) 西非有限公司和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共同成立了阿布賈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建設了一條小型木薯全粉加工生產(chan) 線和10畝(mu) 配套木薯高產(chan) 示範基地,並在當地開展木薯種植技術和加工培訓。綠色農(nong) 業(ye) 西非有限公司總經理汪筠表示,將根據當地市場需求探索木薯澱粉加工,向木薯產(chan) 業(ye) 鏈下遊延伸。
“小村莊”連接“大市場”
清晨,肯尼亞(ya) 坦布濟花卉農(nong) 場新采收的玫瑰花瓣上掛著露珠。這些鮮花將在48小時內(nei) 出現在萬(wan) 裏之外的中國長沙高橋大市場貨架上。
據肯尼亞(ya) 花卉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克萊門特·圖萊齊介紹,肯尼亞(ya) 鮮花長期以來主要出口至歐洲國家,中國政府2021年11月宣布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縮短檢驗檢疫時間,擴大關(guan) 稅豁免,為(wei) 肯尼亞(ya) 鮮花及非洲各國的牛油果、柑橘、菠蘿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打開了銷路。
2024年5月18日,在肯尼亞(ya) 納紐基,坦布濟鮮花公司的員工在鮮花大棚內(nei) 整理鮮花。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湖南璽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yu) 肯尼亞(ya) 7家鮮花農(nong) 場有合作,月均銷售10萬(wan) 枝鮮花,供貨覆蓋中國14個(ge) 大中型城市,並銷往俄羅斯、澳大利亞(ya) 等國。
2024年5月18日,湖南璽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梓楠(右)在肯尼亞(ya) 納紐基的坦布濟花卉農(nong) 場挑選鮮花。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該公司負責人黃梓楠說,未來中國企業(ye) 可幫助肯尼亞(ya) 合作商開發精油和花露水等衍生產(chan) 品,提高肯尼亞(ya) 鮮花附加值和市場競爭(zheng) 力。
截至2023年6月,非洲11國16項農(nong) 產(chan) 品在“綠色通道”項下獲得輸華準入,越來越多的非洲特色商品熱銷中國市場。在一係列貿易促進措施推動下,非洲對華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增長迅速,中國已成為(wei) 非洲第二大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目的地國。除此之外,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非洲好物網購節等平台也成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重要展示窗口,提升其國際知名度。
“想象一下,如果非洲一個(ge) 種植咖啡的小村莊能夠和全球大市場直接對接,那麽(me) 這個(ge) 村莊將有望擺脫貧困。”非洲聯盟委員會(hui) 高級技術顧問萊拉·巴爾納巴·洛科桑滿懷憧憬地說。
2023年11月8日,在第六屆進博會(hui) 食品及農(nong) 產(chan) 品展區貝寧菠蘿展台,工作人員愛力舍展示貝寧菠蘿。這是貝寧菠蘿第一次參加進博會(hui)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2024年5月9日,參展商在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舉(ju) 辦的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走進非洲巡展上推銷咖啡產(chan) 品。新華社記者 李亞(ya) 輝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