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國際觀察丨慷慨承諾 不計後果——美國“競選經濟學”觀察

發布時間: 2024-09-09 08:55:00 來源: 新華網

  每逢美國總統選舉(ju) ,美國兩(liang) 黨(dang) 候選人都會(hui) 竭力向選民兜售自己的競選主張,拋出一堆經濟承諾。這些承諾當時把“氛圍感”拉得滿滿,但事後證明不過是在“畫大餅”,開“空頭支票”,根本無法兌(dui) 現。

  今年美國總統選戰正酣,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總統候選人哈裏斯和特朗普分別向選民描繪了各自的經濟“藍圖”。兩(liang) 人政策主張各異,表麵上體(ti) 現了所屬黨(dang) 派的不同理念和優(you) 先事項,實際上仍然反映了“選民情緒比經濟問題更重要”的“競選經濟學”策略。

  這是1月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hui) 大廈。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民生牌”對陣“美國優(you) 先”

  哈裏斯8月中旬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競選集會(hui) 上首次以“機會(hui) 經濟”為(wei) 關(guan) 鍵詞,介紹其經濟政策主張。哈裏斯支持對企業(ye) 進行更嚴(yan) 格監管,為(wei) 中產(chan) 階層提供更多社會(hui) 福利,對企業(ye) 和高收入人群征收更高的稅。其中,抗擊通脹、降低住房和醫療成本、減輕中產(chan) 家庭稅負,構成其經濟政策的三大支柱。

  為(wei) 解決(jue) 食品價(jia) 格居高不下的問題,哈裏斯表示將推行防止食品生產(chan) 和零售企業(ye) “價(jia) 格欺詐”的聯邦禁令,並加強對大型食品生產(chan) 商並購和整合的監管。哈裏斯承諾,將通過增加住房供應等抑製住房成本過高,並對醫療行業(ye) 實行嚴(yan) 格監管和反壟斷措施,以降低處方藥價(jia) 格。在稅收方麵,哈裏斯支持調整收入和財富再分配政策,對高收入家庭和企業(ye) 征收更多稅,減輕中低收入家庭稅負,同時增加政府對低收入家庭的支出。

  特朗普在競選中提出的主要經濟政策包括提高進口商品關(guan) 稅、延長《減稅與(yu) 就業(ye) 法案》、放鬆金融管製、降低公司稅率,以及擴大國內(nei)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等。這些主張體(ti) 現了特朗普“美國優(you) 先”政策的延續,即通過減稅、放鬆管製和貿易保護主義(yi) 來維護美國經濟利益。其中,他主張對所有從(cong) 外國進口的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guan) 稅,認為(wei) 關(guan) 稅不僅(jin) 能帶來財政收入,還能推動供應鏈回流,鼓勵企業(ye) 在美國本土建廠,並成為(wei) 美國的談判籌碼。

  特朗普還主張延長將於(yu) 2025年底到期的《減稅與(yu) 就業(ye) 法案》,降低企業(ye) 所得稅稅率,並承諾降低汽車、住房、保險和處方藥的價(jia) 格。他還多次強調要擴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取消清潔能源政策,表示美國擁有比任何國家都多的“流動黃金”,即石油和天然氣,通過擴大能源開采,可以迅速降低通貨膨脹。

  “空頭支票”無法達成政策目標

  民調顯示,哈裏斯公布的經濟政策主張並未顯著改善選情,反而引發不少質疑。有評論認為(wei) 其多數政策均需國會(hui) 配合,落地難度大;還有觀點認為(wei) 落實其政策會(hui) 加重財政負擔,對本已靠舉(ju) 債(zhai) 度日的聯邦政府來說無異於(yu) “畫餅充饑”。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經濟學教授邁克爾·瓊斯認為(wei) ,哈裏斯提出的限價(jia) 措施可能導致商品短缺。減稅方麵,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讚迪表示,哈裏斯主張的稅收抵免可能最終增加國家債(zhai) 務,導致整體(ti) 通脹上升,從(cong) 而損害消費者利益。美國稅務基金會(hui) 指出,哈裏斯的經濟政策可能在10年內(nei) 產(chan) 生超過2萬(wan) 億(yi) 美元的成本,加劇債(zhai) 務危機,並促使美聯儲(chu) 進一步延長高利率立場。

  專(zhuan) 家認為(wei) ,哈裏斯繼續擴大公共項目開支,勢必帶來更大預算壓力。兩(liang) 黨(dang) 圍繞國債(zhai) 上限、財年預算等問題的鬥爭(zheng) 也會(hui) 更加激烈,而這將掣肘哈裏斯兌(dui) 現經濟承諾。

  就特朗普而言,輿論普遍認為(wei) ,對外加征關(guan) 稅等策略短期內(nei) 可能促使部分製造業(ye) 企業(ye) 回流美國,但從(cong) 長遠看會(hui) 推升美國通脹,拖累經濟增長,還將引發貿易戰,破壞全球經濟穩定。此外,關(guan) 稅壁壘會(hui) 增加製造成本,削弱美國製造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最終,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可能演變為(wei) 經濟災難。

  美國《財富》雜誌近日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分析報道說,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通脹率在其任期內(nei) 將升高0.6個(ge) 百分點。美國進步行動基金中心一項研究稱,特朗普的關(guan) 稅計劃相當於(yu) 對每戶中等收入家庭增加3900美元的稅負。美國稅務基金會(hui) 預計,若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guan) 稅將使美國經濟萎縮1.1%,並威脅到美國超82.5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一些媒體(ti) 評論指出,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偏向富裕階層,可能引發公眾(zhong) 不滿,加劇社會(hui) 分裂。如果在支出端缺乏同步收縮政策,延長減稅法案、降低企業(ye) 稅等政策可能推升聯邦財政赤字率。此外,特朗普提出擴大傳(chuan) 統化石能源開采、取消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等主張,將給美國在國際綠色經濟領域的競爭(zheng) 力帶來挑戰。

  美國企業(ye) 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訴新華社記者,特朗普和哈裏斯都沒有提出如何使美國的公共財政更可持續的計劃。兩(liang) 人並未討論如何減少預算赤字,相反,他們(men) 的競選承諾可能會(hui) 加劇美國的公共財政問題。

  這是7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財政部大樓。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隻重視“情緒價(jia) 值”

  回顧曆史,在競選期間對選民作出種種“承諾”以贏得更多支持,是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傳(chuan) 統技能”。贏得選票並不靠政策如何落地的細節,給選民帶來的“情緒價(jia) 值”比他們(men) 提出的政策本身更重要。

  本次美國大選中,在身份政治、意識形態大行其道的政治氛圍下,在關(guan) 鍵選民普遍對經濟不滿的社會(hui) 背景下,經濟議題已成為(wei) “情緒動員”的抓手,被兩(liang) 黨(dang) 用來集聚政治勢能。

  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hui) 高級副會(hui) 長馬克·戈德魏因表示,2008年大選以來,美國總統候選人競選綱領的細節越來越少,對於(yu) 如何實現各項提議的關(guan) 心也越來越少。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政策細節並未被候選人看作是競選取勝的關(guan) 鍵,而是一個(ge) 更廣泛故事的一部分,這個(ge) 故事講述了候選人是誰,以及為(wei) 什麽(me) 有能力實現所承諾的目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指出,當前競選活動重在營造氛圍而非拿出具體(ti) 政策。

  美國艾奧瓦州前眾(zhong) 議員格雷格·丘薩克注意到,哈裏斯和特朗普並未就他們(men) 所謂的“經濟政策”提出如何落地的具體(ti) 措施。特朗普沒有任何詳細計劃,似乎總是在隨選民的風向而動。

  在戈德魏因看來,哈裏斯和特朗普競相用慷慨的財政支出承諾討好選民,這雖然是一種“完全合理的”競選策略,但不是好的國家治理方式。

  美國進步中心負責人帕特裏克·加斯帕德表示,人們(men) 投票時不看政策細節,過去200年的每一次選舉(ju) 都是一場“氛圍選舉(ju) ”。

  不過,這種“畫大餅”“搞氛圍”的做法也可能帶來反噬效應。比如,老布什競選總統時鄭重許下“不增加稅收”的承諾,但當選後麵臨(lin) 高赤字困境,最後隻能向國會(hui) 民主黨(dang) 妥協而增稅。在1992年尋求連任時,這一“硬傷(shang) ”讓老布什敗給比爾·克林頓。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企不能收購美企”再次印證何為“美國優先”

    美國多家媒體近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正準備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日本製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當地時間4日,美國鋼鐵公司的員工在該公司位於匹茲堡市中心的總部外舉行集會,要求達成收購協議。 [詳細]
  • “美國經濟不隻是麵臨衰退那麽簡單”

    而今年以來,美國失業率已連續數月上升,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則被多次大幅下修,引發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的深切懷疑。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美國分部首席經濟學家黛安·斯旺克分析認為,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程度已越來越接近經濟衰退時期的表現。 [詳細]
  • 新學期伊始 美國校園槍擊案接連發生

    9月4日,美國佐治亞州阿巴拉契高中發生轟動全美的惡性槍擊案,2名老師和2名學生遇害,另有至少9人受傷,嫌疑人是一名隻有14歲的高中生。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