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18日結束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貨幣政策會(hui) 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ge) 基點到4.75%至5%之間。這是美聯儲(chu) 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降息,且一開始就超常規大幅降息,標誌著美國自2022年3月啟動限製性貨幣政策後,貨幣政策由緊縮周期向寬鬆周期轉向,顯示出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在全球經濟複蘇依然承壓的背景下,大幅降息帶來的美元流動性增加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麽(me) ?降息能否有效化解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美聯儲(chu) 加息、降息形成的“美元潮汐”將對全球經濟產(chan) 生哪些影響?
9月18日,美國聯邦儲(chu) 備委員會(hui) 主席鮑威爾在華盛頓出席記者會(hui) 。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美元流動性增加意味著什麽(me)
作為(wei) 全球主要儲(chu) 備貨幣,美元長期在國際金融體(ti) 係中占據主導地位,全球大多數國家都以美元結算石油及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交易。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本幣幣值不穩或在國際市場缺乏信任度,隻能依賴美元作為(wei) 外匯儲(chu) 備和對外支付的工具。
在此背景下,美元的供求關(guan) 係與(yu) 全球資本流動緊密相關(guan) ,當美元流入某個(ge) 國家或地區時,往往伴隨著大量資本和投資,推動經濟繁榮。當美元潮水退去時,資本外流,資產(chan) 價(jia) 格下跌,債(zhai) 務危機也常隨之而來。
表麵上看,美聯儲(chu) 降息後美元流動性增加,短期內(nei) 利好世界經濟,但中長期或將帶來金融市場波動、通脹加劇以及新興(xing) 經濟體(ti) 債(zhai) 務風險等。
美聯儲(chu) 降息後,資本往往加速流動以尋求更高回報,全球範圍內(nei) 資本的快速流入流出,將加大市場價(jia) 格波動和投資風險。同時,降息還會(hui) 使美元資產(chan) 相對吸引力下降,導致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大幅波動。
6月27日,行人走過日本東(dong) 京一處顯示實時匯率的電子屏幕。新華社記者張笑宇攝
以日元為(wei) 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hui) 數據顯示,截至9月10日,市場對日元的看漲情緒升至自2021年3月以來新高。有分析認為(wei) ,如果美聯儲(chu) 繼續降息,日元可能進一步走強,這將對依賴出口的日本企業(ye) 造成壓力。
此外,增加的美元流動性通常意味著貨幣供應量增加,這可能導致包括美國在內(nei) 的全球範圍通脹壓力上升。同時,全球貿易成本也會(hui) 受到影響。美元走軟時,全球貿易中以美元計價(jia) 的商品價(jia) 格上漲,對進口國形成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會(hui) 對世界經濟產(chan) 生重要影響,但經濟全球化時代,美國自身經濟也會(hui) 受全球經濟影響。
高盛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曆史數據顯示,美元在美聯儲(chu) 降息周期中的表現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hui) 受到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ti) 政策和經濟狀況的影響。高盛將1995年至2020年的降息周期分為(wei) “協調”和“不協調”兩(liang) 類,發現協調的降息周期通常對美元有利,反之則對美元不利。
降息能否化解美國經濟衰退風險
美聯儲(chu) 降息50個(ge) 基點的決(jue) 定令部分市場人士意外,此次降息能否提振美國經濟、避免經濟“硬著陸”,市場態度不一。分析人士認為(wei) ,短期內(nei) 有效化解美國經濟“高通脹、高利率、高赤字、高債(zhai) 務”的結構性循環並非易事。
目前,降息後的美元利率仍處於(yu) 相對高位,美國金融風險並未消解。美國信安資金管理公司發布報告稱,曆史數據顯示,在2001年和2007年的降息周期中,美聯儲(chu) 的貨幣政策並未能阻止經濟衰退。降息並非萬(wan) 能,特別是在經濟已經麵臨(lin) 結構性問題的時期。
這是7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財政部大樓。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宏觀層麵看,美國經濟動能趨弱。新冠疫情後,美國財政刺激效果逐步消退,再疊加持續高利率,對需求產(chan) 生了較大抑製作用。從(cong) 經濟數據看,盡管通脹回落,但包括勞動力市場疲軟在內(nei) 的經濟下行風險逐步顯現。消費者支出和更廣泛的經濟活動降溫,房地產(chan) 市場表現尤為(wei) 明顯。
此外,美聯儲(chu) 也難在短期內(nei) 化解高額赤字和債(zhai) 務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的長期風險。當前,美國聯邦政府債(zhai) 務規模已突破35萬(wan) 億(yi) 美元,財政赤字和債(zhai) 務規模已高到令美國經濟不堪重負。美國彼得·彼得森基金會(hui) 認為(wei) ,美國財政處在不可持續的軌道上,如果不加以解決(jue) ,聯邦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間的結構性不匹配,以及利率和借貸成本的上升,將對聯邦預算、美國經濟和未來發展構成挑戰。
彭博社分析認為(wei) ,對政策製定者和美國經濟來說,未來之路仍然非常不確定。許多投資者和一些經濟學家擔心美聯儲(chu) 行動過晚,導致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增長如履薄冰,並加劇了金融市場波動。
“美元潮汐”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通常情況下,美聯儲(chu) 會(hui) 依據當下通脹水平、就業(ye) 數據、勞動參與(yu) 率以及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金融市場運行和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核心經濟指標,來判斷當前經濟過熱或遇冷,並由此決(jue) 定加息或者降息。美聯儲(chu) 在全球“美元潮汐”中扮演了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
這是1月18日在德國法蘭(lan) 克福拍攝的歐元標識。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此次降息前,為(wei) 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美聯儲(chu) 先是在2020年3月利用“零利率+量化寬鬆”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組合讓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再次回到零利率時代。在此過程中,大多數超發美元通過進口商品、投資他國等方式輸出,幫助美國收割全球財富。
此後,為(wei) 應對“大放水”和“無上限”量化寬鬆帶來的全球通脹曆史新高,美聯儲(chu) 又開啟激進加息模式,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共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ge) 基點。美聯儲(chu) 將利率保持在高位,加之近年來世界多地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資本大量流向美國,全球流動性快速收緊、多種貨幣大幅貶值、以美元計價(jia) 借貸的國家清償(chang) 債(zhai) 務壓力驟增。
在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市場開放的條件下,美聯儲(chu) 一輪又一輪加息、降息形成的“美元潮汐”讓世界經濟陷入一個(ge) 又一個(ge) “繁榮-危機-低迷”的循環之中。在這背後,為(wei) “任性”的美國貨幣政策撐腰的正是美元霸權。
憑借美元霸權,無論是通過貨幣政策、債(zhai) 務市場,還是全球商品定價(jia) 和金融危機擴散,美國經濟問題往往會(hui) 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並向其他國家轉嫁危機。早在半個(ge) 多世紀前,法國前總統戴高樂(le) 就曾形象地指出,“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