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德國漢諾威國際交通運輸博覽會(hui) 媒體(ti) 預展上,參觀者在陝汽控股展區了解一款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新華社發
【記者連線】
近日,歐盟委員會(hui) 通過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的決(jue) 議,目的是抵消中國產(chan) 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上所謂因政府補貼獲得的“不公平競爭(zheng) 優(you) 勢”。這一決(jue) 定在歐盟內(nei) 部引發爭(zheng) 議,尤其是在德國政商界,許多人士都表達了明確的反對意見,認為(wei) 該關(guan) 稅政策可能對德國汽車工業(ye) 以及歐盟與(yu) 中國的貿易關(guan) 係產(chan) 生不利影響。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是公開反對該決(jue) 議的主要政界人士之一。他認為(wei) ,歐盟此舉(ju) 可能加劇與(yu) 中國貿易關(guan) 係的緊張局勢,給雙方經濟發展帶來負麵影響。他在多個(ge) 場合指出,歐盟應更加謹慎行事,避免因單方麵的貿易措施引發不必要的衝(chong) 突。林德納特別強調,德國作為(wei) 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chan) 國,與(yu) 中國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係,這一電動汽車關(guan) 稅政策可能會(hui) 對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全球競爭(zheng) 力造成嚴(yan) 重損害。若與(yu) 中國進行貿易戰,對德國甚至整個(ge) 歐洲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的發展都將弊大於(yu) 利。
德國其他政界人士也持類似看法,擔心這將進一步提高本國車企的生產(chan) 成本,削弱德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德國聯邦數字化和交通部長維辛表示,試圖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來保護歐洲產(chan) 業(ye) 、提升歐洲車企的國際競爭(zheng) 力,這是一個(ge) “錯誤的方法”。他表示,全球競爭(zheng) 才會(hui) 激勵德國企業(ye) 生產(chan) 出更優(you) 質、更便宜的汽車,“我並不擔心德國汽車業(ye) 無法在這場競爭(zheng) 中生存下來”。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也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一旦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將給德國經濟帶來損害。
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和德國工業(ye) 聯合會(hui) 是代表德國工業(ye) 界反對該關(guan) 稅決(jue) 議的主要機構。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安德列亞(ya) 斯·拉德表示,中歐之間應該通過對話溝通解決(jue) 問題,而不應陷入惡性競爭(zheng) ,因為(wei) 這不僅(jin) 將導致歐盟汽車價(jia) 格上漲,更會(hui) 對嚴(yan) 重依賴出口的歐盟經濟帶來嚴(yan) 重損害。拉德說:“我們(men) 所需要的東(dong) 西恰恰相反。”該協會(hui) 認為(wei) ,從(cong) 中長期來看,中國電動汽車不會(hui) “湧入”歐洲市場,提升歐洲汽車工業(ye) 競爭(zheng) 力應通過促進創新和自由貿易實現,而非依賴貿易保護措施。該協會(hui) 呼籲歐盟委員會(hui) 放棄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lin) 時反補貼關(guan) 稅,希望以對話方式解決(jue) 問題,與(yu) 中國共同致力於(yu) 保障開放市場、確保供應鏈安全以及實現環保目標。
巴登-符騰堡州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也警告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guan) 稅將會(hui) 給自身和德國汽車行業(ye) 帶來風險。該協會(hui) 主席邁克爾·齊格勒強調,大眾(zhong) 汽車40%的銷量、寶馬和戴姆勒30%以上的銷量都依靠中國市場,若中國采取反製措施,將削弱德國車企的商業(ye) 地位。齊格勒說:“作為(wei) 歐洲最大的汽車貿易夥(huo) 伴,中國可能會(hui) 采取強烈的反製措施,這會(hui) 對我們(men) 造成沉重打擊。中方可能會(hui) 提高德國或歐洲汽車零部件的價(jia) 格。如果沒有中國生產(chan) 的零部件,我們(men) 就無法在德國生產(chan) 汽車,可能的價(jia) 格上漲將對生產(chan) 成本產(chan) 生重大影響,貿易衝(chong) 突升級的風險會(hui) 影響供應鏈,從(cong) 而直接影響巴登-符騰堡州的員工利益。”齊格勒強調,汽車行業(ye) 應該采取一切措施保持競爭(zheng) 力,包括麵對全球競爭(zheng) 並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比如在歐洲建立有競爭(zheng) 力的電池生產(chan) 企業(ye) 等,懲罰性關(guan) 稅隻會(hui) 適得其反。
德國工業(ye) 聯合會(hui) 則強調,雖然歐盟有權采取行動保護歐洲產(chan) 業(ye) ,但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並非最佳解決(jue) 方案。工業(ye) 聯合會(hui) 發言人表示,德國與(yu) 中國貿易關(guan) 係緊密,涉及大量投資和供應鏈合作。雖然中國的經濟模式與(yu) 西方存在差異,但不應通過保護主義(yi) 手段削弱雙邊貿易。相反,應繼續通過談判來解決(jue) 潛在的貿易爭(zheng) 端,以避免進一步破壞全球供應鏈。
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zhong) 、寶馬和奔馳,同樣對歐盟委員會(hui) 的決(jue) 議表達了“完全行不通”“嚴(yan) 重破壞”“錯誤”“深遠的負麵結果”“不利影響”等明確反對立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警告稱,一方麵,電動汽車關(guan) 稅將招致反製措施,例如,電動汽車的重要原材料將會(hui) 變得稀缺;另一方麵,全球化運營使寶馬這樣的大型汽車製造商擁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征收進口關(guan) 稅很容易危及這種優(you) 勢。以這三家公司為(wei) 代表的德國車企多年來在中國市場投入了大量資源,並依賴中國的製造業(ye) 和供應鏈進行生產(chan) 。德國車企已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獲得重要份額。加征關(guan) 稅不僅(jin) 提高進口成本,還可能導致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zheng) 力下降。
可以看出,德國政商界對歐盟加征對中國電動汽車關(guan) 稅的決(jue) 議表現出一致的反對態度。政界擔心此舉(ju) 會(hui) 損害德國與(yu) 中國的雙邊經濟關(guan) 係,並可能導致貿易摩擦;工商界則擔心關(guan) 稅會(hui) 增加生產(chan) 成本,削弱德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全球競爭(zheng) 力,尤其是在中國這一關(guan) 鍵市場上。許多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警告稱,任何貿易摩擦都有可能導致負麵影響,德國車企需要為(wei) 可能的市場風險做好準備。此間輿論認為(wei) ,德國政商界將繼續推動歐盟通過協商與(yu) 談判的方式解決(jue) 這一爭(zheng) 端,以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