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si) 竹”是中國古代樂(le) 器中的重要樂(le) 器 , “絲(si) ”指弦樂(le) ,“竹”指管樂(le) 。絲(si) 竹樂(le) 大多風格細膩、輕柔、雅致,善於(yu) 表達喜悅愉悅的情緒。
在西班牙,有一個(ge) 名叫“絲(si) 與(yu) 竹”的樂(le) 團,由一對西班牙夫婦組成。2013年成立以來,憑借深厚的音樂(le) 造詣和對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二人將“絲(si) 與(yu) 竹”的韻律帶到西方。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在中國有著無數種類的音樂(le) 形式,而我們(men) 最喜愛的一種便是“絲(si) 竹樂(le) ”。一方麵是因為(wei) 它獨特的音樂(le) 美學,另一方麵則是因為(wei) 它所使用的樂(le) 器。例如,竹笛的主要材料是竹子,而古代的琴弦則由蠶絲(si) 製成。正因如此,我們(men) 的樂(le) 團取名為(wei) “絲(si) 與(yu) 竹”。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我的中文名叫魯文,我很喜歡作家魯迅,所以我用了他的姓氏。另一方麵我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xing) 趣,因此我選了文化的“文”作為(wei) 我的名。
魯文,這個(ge) 地道的西班牙人精通不少中國傳(chuan) 統樂(le) 器,尤其是絲(si) 竹樂(le) 器二胡、笛子和葫蘆絲(si) 。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二胡是一種拉弦樂(le) 器,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我認為(wei) 它是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中最具代表性的樂(le) 器之一。二胡的設計簡約,由一個(ge) 木製琴頸、兩(liang) 根琴弦和一個(ge) 蛇皮包裹的小音板組成,琴弓固定在琴弦之間,通過靈巧的操作產(chan) 生各種細微的音效,傳(chuan) 遞出或憂傷(shang) 或喜悅的情緒。
魯文和他的太太艾碧薇年少時相識,對中國文化和音樂(le) 的興(xing) 趣讓他們(men) 走到了一起。2005年魯文前往北京求學,艾碧薇便毫不猶豫地一同前往,二人開始了對中國更深層次的探索。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在音樂(le) 方麵,我們(men) 深受中國哲學的影響,這種哲學體(ti) 現在對寧靜的追求以及對音樂(le) 的態度和理解。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艾碧薇:中國哲學讓我能夠放慢節奏,更好地享受當下。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艾碧薇:中國文化對我們(men) 的影響是方方麵麵的。比如飲食方麵,我們(men) 在家裏也時常做中國菜。
第一次到中國的場景仍曆曆在目,而20年後的中國更是讓他們(men) 感到驚訝。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艾碧薇:當時我感到最震撼的是中國的美景,那些曾在畫作中看到的風景,真實地展現在我眼前。其次是中國人,他們(men) 讓我想起了童年時的西班牙,人們(men) 親(qin) 切熱情。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我們(men) 最近一次去中國是在去年夏天,那次我們(men) 到北京參加音樂(le) 會(hui) 演出。那次訪問讓我們(men) 感受到北京的巨大變化,比如現在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美麗(li) 的藍天白雲(yun) ,路上也隨處可見環保的電動汽車。這些進步讓北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令人感到驚喜與(yu) 讚歎。
談到春節,兩(liang) 人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時,熱氣騰騰的餃子和朋友們(men) 陪伴的那種感覺。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春節在我看來就是親(qin) 朋好友團聚的日子。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艾碧薇:春節對我來說就是“分享”,就是共同迎接並開啟新的一年。那我們(men) 就在春節一起辭舊迎新吧。萬(wan) 物複蘇,萬(wan) 象更新。
西班牙絲(si) 與(yu) 竹樂(le) 團藝術家 魯文和艾碧薇:恭賀新禧,絲(si) 與(yu) 竹樂(le) 團祝賀大家蛇年吉祥,闔家幸福,萬(wan) 事如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