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數及季節性因素影響的逐步減弱,我國出口有望向經濟潛在增長率這一主線回歸。綜合各方因素看,今年我國出口麵臨(lin) 的機遇將大於(yu) 挑戰,我國外貿仍值得期待。
我國外貿熱度如何,廣交會(hui) 是風向標。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近日開幕,從(cong) 主辦方透露的兩(liang) 組數據不難看出,這個(ge) “中國第一展”依然成色十足:一是參展企業(ye) 數量2.9萬(wan) 家,創下曆史新高;二是境外采購商預注冊(ce) 人數14.9萬(wan) ,較上屆增長17.4%。
廣交會(hui) “人氣爆棚”,卻與(yu) 3月份出口數據有反差。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出口商品2796.8億(yi) 美元,同比下滑7.5%。與(yu) 前2個(ge) 月出口同比增長7.1%相比,數字相差懸殊,有人甚至就此開始對全年出口表現出憂慮。
3月份出口真的很差嗎?其實不然,高基數影響是主要原因。去年3月份,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國內(nei) 訂單回補加快,各地拚經濟加速複工複產(chan) ,推動了去年3月出口增速達14.8%,也成為(wei) 去年單月出口增速的高點之一。客觀上看,去年同期高對比基數,確實拉低了今年3月份的出口增速。
剔除基數效應後,3月份出口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如果使用兩(liang) 年複合同比來剔除基數效應幹擾,今年3月份出口兩(liang) 年複合同比增速為(wei) 0.6%,延續了今年以來出口同比增速邊際好轉的趨勢。從(cong) 出口金額看,3月份商品出口總額僅(jin) 次於(yu) 去年同期3045億(yi) 美元的曆史同期最高值,是近5年來的次高位。此外,3月份數據還受到2月份我國傳(chuan) 統新年假期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3月份我國出口既保持了韌性,也符合季節性波動的特征。
從(cong) 3月份出口商品結構看,汽車、船舶和集成電路等出口仍是亮點,延續了我國中高端製造產(chan) 品出口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去年以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出口高位運行,引發市場關(guan) 注。一些歐美政客出於(yu) 政治意圖,給中國產(chan) 品隨意“貼標簽”,亂(luan) 扣“輸出過剩產(chan) 能”帽子,人為(wei) 設置貿易壁壘,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未來影響我國出口的這一因素值得關(guan) 注。
眾(zhong) 所周知,商品的價(jia) 格與(yu) 原材料價(jia) 格波動、技術更新迭代、生產(chan) 商主動讓利等因素緊密相連。一直以來,中國商品在全球範圍內(nei) 受到廣泛歡迎,靠的正是創新和品質,特別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國外貿企業(ye) 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研發,在提高產(chan) 品質量的同時,也有力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拓展出給消費者讓利的空間。從(cong) 傳(chuan) 統“老三樣”的出口,到如今廣受歡迎的“新三樣”,出口商品之變,正是中國製造業(ye) 向“新”向“上”的生動體(ti) 現。
把時間軸拉長看,一季度,我國出口還釋放出諸多新的積極信號。比如,除了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保持出口高景氣外,我國對美國及東(dong) 盟市場出口均回升至增長區間。在出口商品方麵,除了汽車、船舶等產(chan) 業(ye) 鏈條繼續高速增長外,通用機械、家具家電等行業(ye) 也出現明顯回升。
一個(ge) 基本判斷是,隨著基數及季節性因素影響的逐步減弱,我國出口有望向經濟潛在增長率這一主線回歸。這從(cong) 全球製造業(ye) 先行指標的變化中可見一斑:今年1月份,全球製造業(ye) PMI在時隔16個(ge) 月之後重返榮枯線之上,3月份這一指標繼續環比改善,反映出全球新一輪外需修複和海外補庫周期的啟動。綜合各方因素看,今年我國出口麵臨(lin) 的機遇將大於(yu) 挑戰,我國外貿仍值得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