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持續下行,其中3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降至2.5%以下。中國人民銀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例會(hui) 新聞稿中提到“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guan) 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如何看待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走勢,近日,《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
該負責人表示,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主要反映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但同時也會(hui) 受到供求關(guan) 係等其他因素的擾動。長期國債(zhai) 利率是作為(wei) 金融市場定價(jia) 基準的國債(zhai) 收益率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我國經濟基礎好、韌性強、動能優(you) 、潛力大、活力足,央行對經濟增長前景是長期看好的。但供求關(guan) 係等因素也會(hui) 對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帶來短期擾動。部分發達經濟體(ti) 在經濟增長預期較好的階段,也曾由於(yu) 市場供需的階段性失衡,出現國債(zhai) 收益率與(yu) 長期經濟增長預期背離的情形。
該負責人認為(wei) ,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總體(ti) 會(hui) 運行在與(yu) 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間內(nei) 。我國實際經濟增速未來較長時期仍將保持合理水平,近一年來回升向好的趨勢在不斷鞏固。一些機構投資者也認為(wei) ,未來通脹有望從(cong) 低位溫和回升,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作為(wei) 名義(yi) 利率,本身會(hui) 隨著通脹水平回升而提高。這兩(liang) 方麵對長期債(zhai) 券收益率都會(hui) 形成支撐。要看到,我國債(zhai) 券市場發展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總量居全球第二,但市場深度與(yu) 價(jia) 格形成機製還有持續提升和完善的過程,市場運行更為(wei) 複雜,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與(yu) 長期經濟增長預期會(hui) 出現階段性背離情形。對上述觀點,記者采訪了一些市場人士,他們(men) 認為(wei) ,今年以來政府債(zhai) 券供給明顯減少,這或是導致兩(liang) 者短期背離的一個(ge) 因素。與(yu) 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政府債(zhai) 券發行節奏整體(ti) 偏慢,發行量同比少近2400億(yi) 元,淨融資額同比少約4700億(yi) 元。在債(zhai) 券供需暫時失衡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開始集中購買(mai) 長久期資產(chan) 以期獲得更高回報,加大了長期債(zhai) 券利率下行的幅度。總的來看,未來債(zhai) 券市場供求有望趨於(yu) 均衡。最近一段時間,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較強,為(wei) 債(zhai) 券市場平穩運行營造了良好的流動性環境。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比較大,今年計劃發行的政府債(zhai) 券規模也不小,未來發行節奏還會(hui) 加快。當前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持續下滑的底層邏輯是市場上“安全資產(chan) ”的缺失,隨著未來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的發行,“資產(chan) 荒”的情況會(hui) 有緩解,長期國債(zhai) 收益率也將出現回升。
該負責人指出,理論上,固定利率的長期限債(zhai) 券久期長,對利率波動比較敏感,投資者需要高度重視利率風險。對於(yu) 交易型投資者,通過加大杠杆、拉長久期,在短期價(jia) 格大幅上行中可以獲得更多收益,但也容易加劇市場波動,需要承擔價(jia) 格大幅下行出現的損失。對於(yu) 銀行、保險等配置型投資者,如果將大量資金鎖定在收益率過低的長久期債(zhai) 券資產(chan) 上,若遇到負債(zhai) 端成本顯著上升,會(hui) 麵臨(lin) 收不抵支的被動局麵。去年矽穀銀行因為(wei) 將大量存款和短期借款用於(yu) 購買(mai) 久期較長的美國國債(zhai) 與(yu) 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短債(zhai) 長投、期限錯配,後隨著美聯儲(chu) 加息、利率走高,債(zhai) 券資產(chan) 價(jia) 格大跌導致銀行出現資不抵債(zhai) 和流動性危機。
該負責人還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zhai) 買(mai) 賣,可以作為(wei) 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chu) 備。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zhai) 買(mai) 賣”,我國國債(zhai) 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動性明顯提高,這為(wei) 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zhai) 現券買(mai) 賣操作提供了可能。不少專(zhuan) 家提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以配合財政進行赤字融資,但國債(zhai) 發行規模要相對足夠大,同時發行節奏要相對穩定,才能有效實現政策傳(chuan) 導,也能避免市場利率大幅波動;而且,未來央行開展國債(zhai) 操作也會(hui) 是雙向的。還要看到,一些發達經濟體(ti) 央行在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用盡情況下,被迫大規模單向買(mai) 入國債(zhai) 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人民銀行買(mai) 賣國債(zhai) 與(yu) 這些央行的量化寬鬆(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