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金觀平:提升“中國製造”國際影響力

發布時間: 2024-04-27 16:49:00 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這為(wei) “中國製造”下一步的發展明確了努力方向。

  標準為(wei) 尺,質量為(wei) 基,是“中國製造”品牌立得住、叫得響的前提。例如,中國高鐵領跑世界,既得益於(yu) 我國及時啟動“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項目”,讓自主研發的關(guan) 鍵技術逐步成為(wei) 領先標準,也離不開質量基礎設施對整個(ge) 產(chan) 業(ye) 全鏈條的服務和支撐,不斷創造中國高鐵運營速度與(yu) 安全新標杆。去年正式開通運營的印度尼西亞(ya) 雅萬(wan) 高鐵全線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不僅(jin) 標誌著中國高鐵首次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在海外落地,也為(wei) 更多“中國製造”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經驗。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製造業(ye) 體(ti) 係,產(chan) 業(ye) 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為(wei) 不同領域製造業(ye) 協同發展,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打下紮實基礎。同時,我國製造業(ye) 正在新興(xing) 領域迎來新機遇。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由我國牽頭製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功能安全 新能源汽車可充電儲(chu) 能係統的應用》已經以技術報告形式發布,產(chan) 品與(yu) 標準的國際影響力同步提升。

  同時也要看到,作為(wei) 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體(ti) 量占比超80%,“大而不強、全而不優(you) ”問題依然突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在重塑全球製造業(ye) 版圖,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加快提升“中國製造”國際影響力,任務緊迫重大。

  麵對新形勢新要求,要積極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等要求,大力推動國內(nei) 國際標準一致性提升,加強全麵質量管理,著力推動品牌建設,持續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影響力。

  標準方麵,要繼續提高現代化產(chan) 業(ye) 標準化水平,大力實施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健全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標準,形成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的標準群,部分領域關(guan) 鍵標準適度領先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平均水平。在鞏固擴大我國在新能源、低空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際市場領先優(you) 勢的基礎上,強化新興(xing) 領域和新型業(ye) 態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製修訂工作,積極參與(yu) 國際標準化活動。

  質量方麵,要著力增強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質量競爭(zheng) 力,推動工業(ye) 品質量邁向中高端。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質量提升工程,加快構建更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實施一批質量強鏈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創新質量激勵政策,支持重點行業(ye) 和廣大企業(ye) 提高產(chan) 品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

  品牌方麵,在完善標準、提升質量基礎上,要繼續夯實製造業(ye) 品牌建設基礎、加強製造業(ye) 品牌培育、加大品牌評價(jia) 和傳(chuan) 播力度。通過推進品牌文化建設、弘揚工匠精神等方式,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