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焦點訪談:勞動者 追夢人 愛崗創一流

發布時間: 2024-05-03 09:49:00 來源: 央視網

  我們(men) 都是勞動者,追夢人。勞動模範是幹事創業(ye) 的標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禮讚勞動創造,謳歌勞模精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愛崗敬業(ye) 、爭(zheng) 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yu) 創新、淡泊名利、甘於(yu) 奉獻概括勞模精神的內(nei) 涵。其中,淡泊名利、甘於(yu) 奉獻能使我們(men) 麵對名利的誘惑保持定力,更加專(zhuan) 注於(yu) 本職,錨定於(yu) 卓越。今天,我們(men) 就向您介紹這樣幾位勞模。

  “一座鐵塔一座山,一雙腳板兒(er) 走半天”,分布在秦嶺深處的輸電鐵塔大多建在山頂,對巡視和維護輸電線路的工人們(men) 來說,負重登山是他們(men) 開工之前的熱身動作。

  周紅亮是國網陝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寶雞供電公司秦嶺輸電運維班班長,1995年6月入職後,他穿上第一雙絕緣鞋,從(cong) 此便伴著綿延起伏的輸電線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周紅亮:“29年,我走過的路有5萬(wan) 多公裏,穿壞的絕緣鞋有80多雙。”

  這一次,周紅亮班組的檢修任務是更換輸電鐵塔上那些達到使用期限的絕緣子,作為(wei) 組長,他率先上陣。

  周紅亮:“在塔上特別耗費體(ti) 力,和地麵完全不一樣,危險程度也非常高。在鐵塔上作業(ye) 隻有一個(ge) 姿勢,一天下來腿硌得直接就抽筋了。”

  相比艱苦的環境,周紅亮更看重自己工作的意義(yi) ,因為(wei) 這條輸電線路直接關(guan) 係到寶成鐵路的運行和周邊十幾萬(wan) 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盡管艱苦,他還是選擇了堅守。2015年,他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周紅亮:“當時我特別興(xing) 奮,我到人民大會(hui) 堂以後,習(xi) 總書(shu) 記跟我們(men) 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是靠一磚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我覺得作為(wei) 勞模應該像總書(shu) 記說的那樣,淡泊名利、甘於(yu) 奉獻。”

  國網陝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寶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董小剛:“被評上全國勞模以後,後麵的幾年,公司根據他的表現打算給他更多榮譽,他都婉言謝絕了,覺得這些機會(hui) 應該留給更多的年輕人。”

  周紅亮覺得,獲得一份榮譽,也便承擔著一份責任,自己是生產(chan) 一線的勞模,就應該在生產(chan) 一線發揮作用。

  國網陝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寶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工作人員雷維斌:“有一年,鳳縣下大雨發生洪災,我們(men) 看到好多群眾(zhong) 已經向外疏散了,但是他沒有考慮其他風險,對我們(men) 維管的線路一個(ge) 一個(ge) 的杆塔進行排查。”

  周紅亮的妻子王曉瑩:“因為(wei) 他是班長,每次進山巡線的時候,他必須走在最前麵。有一次漆樹中毒,回來以後臉腫到我根本認不出來,他去接孩子的時候,老師一看這不是孩子的爸爸,不敢把孩子交到他手裏。後來聽醫生說,化驗出來已經是腎積水了。”

  在周紅亮看來,這類情況對於(yu) 野外工作的人在所難免,而進入冬季,為(wei) 避免線路結冰造成斷電,他又會(hui) 毫不猶豫地進駐秦嶺深處,頂風冒雪進行融冰作業(ye) 。

  周紅亮無懼艱苦的環境,但工作中他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既提高生產(chan) 效率又降低高空作業(ye) 的風險,比如清除線路上的懸掛物體(ti) 有沒有更巧的辦法。

  周紅亮:“人工清理的話,人要爬到鐵塔上去,通過繩索去磨、去拽,把它給拽下來,這樣要耗費很大體(ti) 力,需要的人也多。”

  周紅亮想,能不能做出一個(ge) 除障機器人,讓它代勞呢?

  周紅亮:“先拿汽車雨刮器,電機作為(wei) 驅動,但做出來以後它不受控製,最後又想咋給它上麵做一個(ge) 控製的,還給它能不能加一些刀片,給它又加了一個(ge) 旋轉的刀頭,這樣線路上麵掛的不同方位的異物、風箏線都能割。”

  “線路除障小精靈”不但得到專(zhuan) 家的首肯,還獲得兩(liang) 項國家專(zhuan) 利。受到鼓勵,他們(men) 成立了周紅亮創新工作室,並瞄上了新的目標。

  周紅亮:“我說這個(ge) 機器人能不能再進行改進,把它放上去以後,把線路斷股給處理掉。”

  這項架空地線斷股修複技術同樣獲得專(zhuan) 家好評,並一舉(ju) 獲得6項國家專(zhuan) 利。周紅亮深知僅(jin) 憑現有的幾項成果,並不能從(cong) 根本上改變巡線工艱苦的工作性質,就像現在,大家仍在以上塔施工的方式更換絕緣子。也正因如此,周紅亮決(jue) 定繼續奉獻自己的才智。

  到今年,周紅亮已從(cong) 業(ye) 29年,盡管年近50,他依然在班長的崗位上和大家一起拚搏,淡泊名利、甘於(yu) 奉獻,他用勞模精神激勵自己,也激勵周邊的人。

  當身為(wei) 班長的周紅亮在秦嶺深處緊張地忙碌,遠在東(dong) 海之濱,另一位班長則在數十米高的橋吊上專(zhuan) 心工作。他叫竺士傑,是寧波舟山港的一名橋吊司機。

  跟操作其他機械有所不同,橋吊司機要在數十米高的駕駛室操控吊具鎖頭,讓它進入集裝箱上不到半個(ge) 手掌心大小的鎖孔。這樣的操作,是不是有點像在高空進行的“穿針引線”?

  經過刻苦的磨煉,竺士傑逐漸勝任並精通了這項工作,令同伴佩服的是他用20年來積累的經驗自創了“竺士傑橋吊操作法”,大大提升了集裝箱裝卸的準度、穩度和速度。如今,工業(ye) 互聯網高速發展,讓橋吊遠控操作成為(wei) 可能,竺士傑決(jue) 定與(yu) 時俱進,將他的操作法進階到新的層次。

  相比坐在距離地麵49米的駕駛室進行高空作業(ye) ,遠控作業(ye) 的環境更舒適、更安全,勞動強度也更低。而剛剛接觸新技術,對習(xi) 慣了傳(chuan) 統作業(ye) 方式的橋吊司機們(men) 來說,還是有些不適應。

  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橋吊班大班長竺士傑:“攝像頭現場攝錄到我們(men) 看到是有時間差的,這個(ge) 對傳(chuan) 統司機轉型到遠控去操作,固有的操作思維的運用,等於(yu) 說是所見非所得。”

  那“竺士傑橋吊操作法”還適用嗎?他們(men) 一度感到困惑,而在反複探索之後,他們(men) 發現,隻要適度調整並勤加練習(xi) ,原有的經驗同樣適用於(yu) 遠程操作,而新的操作方式又催生了“竺士傑橋吊操作法”4.0版本的問世。

  竺士傑:“操作法從(cong) 1.0到4.0,每一個(ge) 階段我們(men) 港口都在快速發展,所以我的操作法能一代一代升級,得益於(yu) 我一直紮根在一線,一直在現場,去找到創新突破的點,去收集可以突破的項目。”

  2020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前往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同港口職工代表親(qin) 切交談,竺士傑作為(wei) 職工代表向總書(shu) 記報告寧波舟山港取得的成績。

  竺士傑:“習(xi) 總書(shu) 記跟我講,發揮好勞模作用,帶出更多勞模,勞模精神講淡泊名利,講無私奉獻,這樣子我們(men) 勞模精神的傳(chuan) 承、技術的傳(chuan) 承就是一個(ge) 迭代的過程。”

  20年來的不懈付出,讓竺士傑與(yu) 周紅亮一樣,獲得了“全國勞模”等榮譽稱號,現在,他同樣也在致力於(yu) 培訓新人、創新研發。

  淡泊名利映襯著一個(ge) 人不凡的追求,甘於(yu) 奉獻更彰顯出一個(ge) 人人生的價(jia) 值。

  程相文,一位年近九旬仍往返於(yu) 田間的農(nong) 學家;阿迪雅,一名堅定的愛國者,一位忠誠的護邊員;張保國,將保護他人生命置於(yu) 自己生命之上的拆彈專(zhuan) 家;韋莉,用心靈與(yu) 孩子們(men) 溝通的辛勤的園丁……

  今天,淡泊名利、甘於(yu) 奉獻,這樣的人正越來越多地在我們(men) 身邊湧現。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