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農人”變“興農人”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發布時間: 2024-05-05 19:52:00 來源: 人民網

  勞動創造幸福,奮鬥開創未來。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迭代發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藍圖徐徐展開,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插上“數字翅膀”。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數字鄉(xiang) 村作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條件。在當下,有這樣一群“新農(nong) 人”正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出一條科技興(xing) 農(nong) 的奮鬥之路。

  安徽亳州:把中藥材做出“新花樣”

  在安徽亳州,由不同藥材搭配而成的“養(yang) 生花草茶”成為(wei) 當地人創新銷售模式的焦點。“00後”小夥(huo) 馬文豪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亳州人,也是一位專(zhuan) 賣養(yang) 生花草茶的網店負責人。2022年初,馬文豪結束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家鄉(xiang) 亳州開始創業(ye) 。

  在一次普通的網購時,馬文豪發現,電商平台上大部分花草茶的發貨地均是亳州,幾番調研後,他意識到,當地成袋批發的中藥材早已改變了銷售方式:通過與(yu) 其他藥材搭配,中藥材被設計成不同養(yang) 生功效的產(chan) 品;再加上精美的包裝,原本不起眼的中藥材搖身一變,成了當代人便捷而精致的養(yang) 生選擇。

  這是馬文豪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的力量。“沒有電商,就沒有花草茶這個(ge) 品類。在電商出現之前,我們(men) 亳州的中藥材主要是靠批發,單個(ge) 品種一大袋一大袋地賣。”馬文豪說。

  看到花草茶在平台上的可觀銷量,馬文豪決(jue) 定“下水嚐試”。2022年初,他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網店,專(zhuan) 門售賣各種花草茶和中藥材製品。馬文豪發現,針對當下“Z世代”年輕人熱衷養(yang) 生的特點,店鋪推出的“早C晚A茶”“中藥奶茶”等創意新產(chan) 品收效顯著。

  如今,馬文豪的網店平均每天訂單量至少3萬(wan) 單,讓“安徽亳州花草茶”的名聲傳(chuan) 得越來越遠。“亳州有這麽(me) 多優(you) 質中藥材,我們(men) 創新的空間是無限大的。”馬文豪表示,未來,他將會(hui) 繼續創新中藥材產(chan) 品,讓亳州中藥材走向全國大市場。

  山東(dong) 濟寧:甜瓜“出村”開辟致富路

  劉碩的網店已經開了四年,主售綠寶甜瓜,目前已擁有的粉絲(si) 數量超過17萬(wan) ,店名中的“文集”二字更是承載了文集村當地村民的希望。

  山東(dong) 省濟寧市文集村有著栽種甜瓜的悠久曆史,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盡管這裏的甜瓜大小均勻、口感香脆,但也曾麵臨(lin) 著銷售無門的窘境,“不是賣不出好價(jia) ,就是隻能爛在地裏。”從(cong) 小在文集村長大的劉碩了解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辛苦與(yu) 不易,決(jue) 定用自己“網絡原住民”的優(you) 勢解決(jue) 這一難題。2019年,他回到家鄉(xiang) ,將甜瓜搬上了互聯網。

  作為(wei) 典型的非標準化產(chan) 品,水果產(chan) 業(ye) 形成品牌並非易事。在劉碩看來,瓜果品質是自己的底線,“當天摘、當天發”是劉碩一直堅持的原則。早上4點,農(nong) 戶們(men) 打著燈到瓜田采摘;6點,劉碩準時帶人來收瓜;7點,最早的一批瓜便會(hui) 入庫包裝。據劉碩介紹,基本上當天摘下的甜瓜都能發走,周邊區域的消費者次日便能收到。

  “我希望消費者一說起甜瓜,就能想到文集村。”劉碩表示,甜瓜是文集村的“金字招牌”,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文集甜瓜走得更遠。目前,僅(jin) 水果品類,去年他在拚多多的店鋪訂單量接近300萬(wan) 單。“每天至少能成交8000單,甜瓜品質好,利潤也高,有時僅(jin) 甜瓜一天的成交訂單量便能達到4萬(wan) 單。”劉碩介紹道。

  文集甜瓜“出村”,文集村當地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截至目前,劉碩的網店已經帶動了周邊300多位村民就業(ye) 增收,每位村民的年增收入在3萬(wan) 到5萬(wan) 左右。

  湖北宜昌:茶葉“上網”打造金字招牌

  春風拂動,茶香滿園,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鄧村茶園內(nei) ,蜿蜒的山路浸潤著茶葉清香,漫山遍野的茶芽冒出尖頭,茶農(nong) 們(men) 背著竹簍,在茶園裏采摘著明前春茶。

  宜昌產(chan) 茶曆史悠久,有著茶葉產(chan) 量高、規模大、品質好等優(you) 勢。然而,由於(yu) 當地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不少產(chan) 品做了外地市場的原材料,被加工後貼上其他標簽,而本地茶農(nong) 卻收益有限。

  1991年出生在這裏的屈強,家裏以種茶為(wei) 生。1999年,他的父親(qin) 屈萬(wan) 清開店銷售宜昌綠茶,隨著生意的擴大,後期兼營批發和零售。在公司化運營後,屈萬(wan) 清在老家三鬥坪鎮自建了茶園,開拓了茶葉的生產(chan) 加工一體(ti) 化業(ye) 務。

  2012年,屈強的哥哥大學畢業(ye) ,子承父業(ye) ,開始嚐試在電商平台上開店。兩(liang) 年後屈強畢業(ye) ,也選擇了回家經營茶葉。屈強介紹,“父親(qin) 當時有向電商平台轉型的想法,我們(men) 兩(liang) 兄弟回來,正好幫他探索了這條新路。”

  2018年,屈強在電商平台上開了3家旗艦店,主營湖北宜昌綠茶。因為(wei) 是自家茶園種植,品質好,性價(jia) 比高,店鋪有不少回頭客,次年在售茶葉產(chan) 品的訂單量就達到15萬(wan) 單。

  年輕人有幹勁,屈強注意到了當地茶葉麵臨(lin) 的困境,希望能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在電商平台上把“宜昌綠茶”這張名片擦亮。

  “其實綠茶產(chan) 品的爆發力很強,在電商上有很大上升空間。我們(men) 打算多做品類組合,以及推出禮品盒裝,在提升銷量之後參與(yu) 拚多多平台的大促活動。”在電商平台的幫助下,屈強找到了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具體(ti) 方法,也找到了一條惠及當地農(nong) 民和茶企的共同發展之路。

  如今,線上電商的份額已經占到了屈強茶葉業(ye) 務的70%。屈強表示,下一步,他打算繼續深耕電商領域,帶動本地的茶農(nong) 和茶企一起做大綠茶產(chan) 業(ye) ,把“宜昌綠茶”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吉林一季度經濟高質量發展探析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GDP同比增長6.5%,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國第一。今年冬天,長春淨月潭公園內的極地藍冰火爆出圈,一塊塊晶瑩剔透的藍冰展現出冬日裏的獨特浪漫,引得遊客紛紛前來打卡拍照。 [詳細]
  • “五一”假期新疆喀什旅遊市場“熱辣滾燙”

    “五一”假期,“人從眾”模式也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盤龍古道、疏附縣阿依丁庫勒草原、麥蓋提縣N39°沙漠旅遊景區等地上演。體驗了沙漠越野車、滑沙、駱駝騎行等項目的遊客劉新會說:“首次來感受沙漠,就感覺非常好,希望下次和更多的朋友們來遊玩。” [詳細]
  • 文化中國行 | 人口不足萬人,卻有34個非遺項目194位傳承人 哈密回城鄉“守藝人”紮堆

    “哪裏來的駱駝客?吐魯番來的駱駝客。駱駝跟前馱的啥?花椒胡椒薑皮子……”“五一”假期,在哈密市回城鄉非遺集市上,62歲的居民棗然木·玉努司和丈夫打起手鼓,女婿演奏哈密艾捷克,女兒翩翩起舞,一家人表演的哈密木卡姆《拉駱駝》引得眾人紛紛喝彩。 [詳細]
  • 【記囑托·識校訓·踐青春】以奮鬥 致青春

    7個月,21所高校,一張張青春麵龐,昂揚著“強國有我”的豪情,一句句奮鬥誓言,時時在祖國大地上空回響。讓我們跟隨視頻一起,看正處於大有可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如何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講述屬於青年的故事,以奮鬥之姿踐行校訓精神,書寫新時代青春答卷。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