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海市直有關(guan) 單位和4個(ge) 結對區再度奔赴福建三明,參加上海市與(yu) 三明市對口合作第二次聯席會(hui) 議。在會(hui) 後舉(ju) 行的滬(上海)明(三明)對口合作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簽約儀(yi) 式上,15個(ge) 總投資109億(yi) 元的項目順利簽約。
圖為(wei) 三明城區。林文斌攝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上海與(yu) 三明這兩(liang) 座淵源深厚的城市由此開啟了對口合作的新篇章。
兩(liang) 年來,三明與(yu) 上海雙向奔赴、同向發力,產(chan) 業(ye) 項目、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生事業(ye) 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為(wei) 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2023年1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谘公司將滬明對口合作工作經驗作為(wei) 首個(ge) 對口合作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目前,三明在上海共開展招商活動、推介22場,累計簽約項目71個(ge) 、總投資340.33億(yi) 元,三鋼閩光智能製造、博悅高技術壁壘藥物生產(chan) 等一批招商項目落地實施。
對口合作期間,三明市積極推進“上海企業(ye) +三明資源”“上海研發+三明製造”“上海市場+三明產(chan) 品”“上海總部+三明基地”等模式,推動兩(liang) 地產(chan) 業(ye) 協同共建。
其中,依托三明石墨和石墨烯產(chan) 業(ye) 基礎,與(yu) 上海墨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約總投資30億(yi) 元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前驅體(ti) ”項目,賦能新能源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推動三明市企業(ye) 與(yu) 上海高校、科研院校共建創新聯合體(ti) ,滬明科技創新研究院、滬明綠色氟代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明轉化醫學研究院等創新平台落地三明。三明已納入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nei) 科技合作領域項目指南合作地區。
三明市立足當地豐(feng) 富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資源優(you) 勢,累計500多款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品登入上海“百縣百品”、西郊國際等35個(ge) 線上線下銷售平台。2023年,三明柑橘、筍製品、菌菇等重點產(chan) 品在上海銷售增幅超50%。沙縣小吃已入駐上海市機關(guan) 、企業(ye) 、高校食堂,拓展小吃標準示範店500餘(yu) 家。
三明市聚焦高端裝備、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領域,與(yu) 上海臨(lin) 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滬明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並於(yu) 2023年11月順利揭牌。產(chan) 業(ye) 園重點構建“先行啟動區”+“生產(chan) 製造基地”+“多元化發展區域”的“1+1+X”區域合作架構,打造集研發、生產(chan) 、智能製造、功能配套為(wei) 一體(ti) 的百億(yi) 產(chan) 業(ye) 園。目前,萬(wan) 鑫華包裝製品建設、德勝寅光纖通訊設備等項目簽約入駐產(chan) 業(ye) 園示範區一期。
今年2月,三明瑞金醫院-三明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正式揭牌,於(yu) 4月7日首診開具健康管理方案,推動三明醫療達到瑞金醫院同質化水平,逐步建立數字化“六病共管”的全國應用示範。在對口合作期間,三明市30家醫療衛生單位與(yu) 上海瑞金醫院、仁濟醫院等21家單位簽約,121名公立醫療機構“徒弟”與(yu) 24位上海名醫結對,仁濟醫院等3家醫院在三明設立名醫工作室,提升當地醫療水平。
教育是民生大計。三明83所學校與(yu) 上海結對共建,華東(dong) 師範大學附屬三明中學於(yu) 2023年9月1日正式開學。滬明兩(liang) 地對口合作學校開展互訪交流795批次,參與(yu) 人數6萬(wan) 多人次。
三明建立“七聯”工作機製,推動滬明宣傳(chuan) 思想文化領域對口合作拓展深化、全麵鋪開。中共一大紀念館等上海6家紅色紀念場館與(yu) 三明7個(ge) 單位結對共建,成功舉(ju) 辦“上海、三明兩(liang) 地紅色文化傳(chuan) 承主題展”原創紅色精品陳列等活動,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在一大會(hui) 址舉(ju) 辦主題展的地市。
在文旅方麵,三明麵向上海職工療休養(yang) 客群,分別推出閩學溯源之旅、環大金湖之旅、紅色蘇區之旅、竹海茶鄉(xiang) 之旅等四條主題線路。2023年接待上海市場遊客58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05.7%,上海已成為(wei) 三明市第一大省外遊客市場。
兩(liang) 地對口合作,人才交流不可或缺。三明積極搭建聯合創新項目平台,設立三元區駐滬“人才科創飛地”、明溪縣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中心(上海分站)等科研機構4家、人才驛站12家,以“揭榜掛帥”形式吸引上海專(zhuan) 家精準對接三明含氟精細化學品技術等13個(ge) 項目。同時,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上海農(nong) 科院等高校院所選派33名專(zhuan) 家為(wei) 三明市級科技特派員,助力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三明負責同誌表示,期待與(yu) 上海共享機遇、共用資源,在紅色文化、綠色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改革創新等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