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脊柱健康日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脊柱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撐身體(ti) 、保護脊髓和脊神經根、為(wei) 內(nei) 髒器官提供附著點,以及保證身體(ti) 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了解脊柱的結構和功能,采取適當的保健措施,對於(yu) 預防脊柱疾病和保持身體(ti) 健康至關(guan) 重要。
了解脊柱的結構
脊柱位於(yu) 人體(ti) 背部的正中央,由椎骨組成,借助椎間盤、韌帶和關(guan) 節相連接。脊柱從(cong) 上到下可分為(wei) 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個(ge) 部分。脊柱有四個(ge) 自然彎曲,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這些彎曲能夠幫助脊柱在承受重力時更好地分散壓力,減少肌肉緊張,並為(wei) 脊髓提供一定的緩衝(chong) 空間,保護脊髓和神經根免受損傷(shang) 。
“第二生命線”的功能
脊柱是人體(ti) 架構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稱為(wei) 人體(ti) 的“第二生命線”,是人體(ti) 的支柱與(yu) 棟梁。脊柱有支撐、保護和運動等重要功能。
1
支撐功能
脊椎是支撐身體(ti) 的主要結構之一。它能夠承受身體(ti) 的重量和壓力,使人能夠直立行走。脊柱的頸椎部分負責支撐頭部並連接頭與(yu) 身體(ti) ,使其能夠在各種活動中保持穩定。胸椎連接著肋骨,為(wei) 胸腔和其中的心肺提供支撐。腰椎承受著上半身的重量,為(wei) 腹部提供支撐保護。骶椎和尾椎與(yu) 骨盆相連,共同支撐下半身,維持身體(ti) 的穩定性。
2
保護功能
脊柱起著保護身體(ti) 結構的重要作用,控製著人的所有日常活動。脊髓及31對脊神經負責將信號從(cong) 大腦傳(chuan) 遞到身體(ti) 各個(ge) 部位,對人體(ti) 的意義(yi) 非常重大。而脊柱的保護作用,主要是減少脊髓及脊神經可能受到的損傷(shang) 。不過,脊柱發生病變時,可能刺激或壓迫脊髓或脊神經,從(cong) 而引起疼痛、麻木無力甚至癱瘓等症狀。
脊柱的四個(ge) 生理彎曲也具有重要的保護功能。在人的行走、跑步、跳躍等活動中,脊柱的生理彎曲能起到減震作用,降低腦和身體(ti) 內(nei) 部器官受到的衝(chong) 擊與(yu) 震蕩。脊柱的彎曲還有助於(yu) 平衡身體(ti) 重量在椎骨、關(guan) 節和肌肉上的分布,減輕單個(ge) 椎骨和關(guan) 節的壓力。
3
運動功能
除了支持和保護功能,脊柱還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相鄰椎骨之間的活動幅度有限,但各椎骨之間的活動幅度整體(ti) 卻很大,使得整個(ge) 脊柱有較大的活動範圍。脊柱的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ce) 屈、旋轉及環轉。
脊柱除了協助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等動作,還可以參與(yu) 複雜的運動,如遊泳、拳擊等。脊柱的運動節段主要集中在頸椎和腰椎。一個(ge) 人完成低頭、抬頭、轉頭的動作,都需要頸椎充分參與(yu) 。而站立、坐立、彎腰、轉體(ti) 等動作,也需要腰椎充分參與(yu) 。
脊柱受損的影響
無論是急性脊柱損傷(shang) 如脊柱骨折,還是慢性脊柱損傷(shang) 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會(hui) 對個(ge) 人生活產(chan) 生很多影響,具體(ti) 取決(jue) 於(yu) 受損的部位和程度。
1
疼痛和不適
脊柱受損可能會(hui) 導致疼痛和不適,尤其是受損部位附近。這種疼痛和不適可能會(hui) 影響日常生活,如睡眠、工作和運動。
2
運動障礙
脊柱損傷(shang) 可能會(hui) 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受損,如肌肉無力、肌肉萎縮和運動不協調。嚴(yan) 重者還可能會(hui) 影響呼吸肌的功能,導致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等問題。
3
神經功能障礙
脊柱受損可能會(hui) 導致神經功能障礙,例如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大小便異常甚至癱瘓,還可能影響自主神經係統,導致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出現排汗障礙、心率異常、血壓不穩等問題。
4
生活質量下降
脊柱損傷(shang) 患者長時間臥床不起,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發生皮膚感染和潰瘍的風險會(hui) 增加。
脊柱對於(yu) 人體(ti) 而言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必須注意保護脊柱,保持良好的姿勢,坐立時身體(ti) 要直,站立時注意挺胸收腹,走路時也要抬頭挺胸,避免駝背,雙臂自然擺動,避免造成脊柱側(ce) 彎等。脊柱受損患者應及時接受治療和康複訓練,以盡快恢複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來源:《大眾(zhong) 健康》雜誌
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zhuan) 家庫專(zhuan) 家、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中山梅隴院區)骨科主任醫師 林紅
策劃:餘(yu) 運西 王寧
編輯:陳秀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