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國出入境人員超1.41億(yi) 人次,同比上升117.8%;“五一”假期入出境遊客合計達367.2萬(wan) 人次,其中入境遊客177.5萬(wan) 人次,出境遊客189.7萬(wan) 人次……近期公布的一組組數字展現出中外人員往來的密度和“雙向奔赴”的熱度。得益於(yu) 航線恢複、入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以及互免簽證國家增多等多重利好,中國與(yu) 世界在“你來我往”中看見真實的彼此,拉近心與(yu) 心的距離,發現和創造合作的機遇。
5月9日,入境旅客在海口美蘭(lan) 邊檢站辦理邊檢手續後通關(guan) 。當日,記者從(cong) 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了解到,擴大59國人員免簽入境海南事由政策自今年2月9日正式實施以來,入境海南的免簽外籍旅客已超7.5萬(wan) 人次,外籍遊客赴瓊熱情被進一步激發。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中國歡迎你”不隻是一個(ge) 口號。去年12月,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lan) 、西班牙、馬來西亞(ya) 6個(ge) 國家試行免簽政策。今年3月,中國又進一步對瑞士、愛爾蘭(lan) 、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國試行免簽政策,近日又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與(yu) 此同時,隨著今年一係列互免簽證協定等出入境政策逐步落地,中國與(yu) 新加坡、馬來西亞(ya) 、泰國等多國邁入“免簽時代”。來到中國的外國遊客發現,在華旅遊、支付更加方便,越來越多的機場、景點、購物場所支持境外銀行卡刷卡支付,很多城市專(zhuan) 門發布入境遊支付服務指南和宣傳(chuan) 視頻。
為(wei) 了歡迎中國遊客,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對中國公民推出免簽和落地簽,並配套各種暖心服務。馬來西亞(ya) 在多個(ge) 入境點聘請能說普通話的工作人員,新加坡旅遊局與(yu) 微信支付和銀聯國際等機構簽署諒解備忘錄,古巴在宣布對持普通護照中國公民免簽同時也為(wei) 中國遊客量身定製旅遊產(chan) 品……法國歐洲新聞電視台認為(wei) ,一條“雙向奔赴”的快捷暢通之路正在鋪就。
4月6日,入境遊客在上海豫園商圈觀光。當日,來自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的2500餘(yu) 名入境遊客乘“邁希夫五號”郵輪抵達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啟為(wei) 期2天的上海之旅。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人流中有信息流,“你來我往”為(wei) 民心相通注入新動力,讓世界看到真實中國。宏偉(wei) 的曆史古跡、新奇的現代科技,乃至獨具風情的小眾(zhong) 鄉(xiang) 村、私房餐廳都成為(wei) 外國遊客到中國“打卡”的選項,“眼見為(wei) 實”刷新了不少外國遊客對中國的認知。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說,不少外國博主都表示親(qin) 眼所見的中國打破了他們(men) 原有的印象。他們(men) 對上海市容的整潔大方印象深刻,對滿街跑的新能源車充滿好奇,有人愛上了茶葉蛋和豆漿,還有人感歎一路遇到的中國人都是熱心腸。
3月1日,中國遊客在泰國北欖府暹羅古城遊覽。當日,中國與(yu) 泰國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正式生效,中泰邁入“免簽時代”。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去法國品嚐紅酒,去瑞士滑雪,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中國遊客走出國門,在了解不同國家文化、曆史、風俗習(xi) 慣的同時,也在展示中國形象,在與(yu) 當地人交往的一言一行中,展現中國人昂揚向上的姿態、開放包容的胸懷。正如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所說,中外遊客正在加速進入彼此的日常生活場景,人們(men) 在旅途中感悟文化、增進了解、加強人文交流。
人流中也有機遇流,伴隨著人員流動,互利共贏的機遇不斷湧現。旅遊業(ye) 的興(xing) 旺帶動酒店、餐飲、交通、購物等各行業(ye) 發展,創造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今年入出境旅遊人數合計將超過2.6億(yi) 人次,助推國際旅遊收入重新攀上千億(yi) 美元關(guan) 口。跨境遊快速帶火一方經濟,比如張家界受韓國遊客青睞,韓式餐館上座率明顯上升,一些飯店日營業(ye) 額可達萬(wan) 元以上。泰國曼穀市長差察·西迪汶表示,抵泰中國遊客數量不斷增加,泰國遊客也赴華旅遊,有利於(yu) 泰國經濟發展和增進兩(liang) 國人民友誼。“這不僅(jin) 是為(wei) 了娛樂(le) ,也加強了兩(liang) 國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歐洲企業(ye) 人士希望借機拓展中國市場。他們(men) 可以更加靈活地參加各類商貿展會(hui) 和洽談活動,更加便利地拓展合作夥(huo) 伴和商業(ye) 網絡。許多歐洲遊客表示,15天的免簽非常實用,不論是去中國旅遊還是商務考察等都能很從(cong) 容地完成。或旅遊觀光,或學習(xi) 工作,或投資興(xing) 業(ye) ……“你來我往”的人群懷揣的目標不同,但都在熱烈的交流中找尋人生機遇,共享中國與(yu) 世界“雙向奔赴”的時代紅利。
無論是受到熱情款待,還是刷新“固有印象”,或是開拓合作機遇,一個(ge) 又一個(ge) 交流互動的故事正在不斷上演,共同組成了新時代中國在世界舞台上以開放求共贏、以合作促發展的宏大圖景,生動展現了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的政策邏輯:一個(ge) 國家越開放就越發展、越自信,越開放就越能夠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這是中國的深刻認識,也是中國的篤定實踐,更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真誠邀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