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房地產(chan) 政策優(you) 化調整力度正持續加大。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城鄉(xiang) 建設管理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優(you) 化本市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調整優(you) 化住房限購政策、優(you) 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以舊換新”等九條政策措施。
實際上,自5月中旬以來,全國層麵統一部署,地方層麵“因城施策”,多項房地產(chan) 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站在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變化的當下觀察,不論是“供”“需”兩(liang) 端雙管齊下,還是“消化存量”“優(you) 化增量”並重,此輪房地產(chan) 政策組合拳,透出不少深意。
“供”“需”兩(liang) 端雙管齊下
從(cong) 放鬆限購、引導居民房貸利率下行,到建立城市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保交房等,近期一攬子政策凸顯出在房地產(chan) 市場“供”和“需”兩(liang) 端均加碼的特點。
從(cong) 需求端來看,5月17日,央行圍繞住房信貸連發三招,包括降低個(ge) 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調個(ge) 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取消全國層麵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ye) 性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此後的10天內(nei) ,廣東(dong) 多個(ge) 地市、上海、西安、重慶相繼宣布取消當地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利率下限,並下調最低首付比例。另外,進入5月以來,繼24日珠海“全麵取消商品住房限購及限售年限”後,全國僅(jin) 有6地仍在限購。
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在部分一線城市和省會(hui) 城市,看房者購房積極性提高了,實際市場成交也有所升溫。“父母希望在南部新城購買(mai) 一套140平的改善性住房,這幾天已經轉了好幾個(ge) 項目,近期就打算下定。”正在看房的南京市民李女士表示。該項目顧問宋經理介紹,新政後,項目的到訪量增長了300%。進入5月以來,該項目認購超過80套。
南京房地產(chan) 學會(hui) 副會(hui) 長孟祥遠認為(wei) ,市場經曆了一個(ge) 比較大的調整後,已經到了一個(ge) 底部,但之前很多人依然不願出手,是因為(wei) 沒有看到有轉折點的信號。“係列新政表明了從(cong) 中央到地方‘穩樓市’的決(jue) 心,釋放了這一積極信號。”他說。
從(cong) 供給端來看,今年1月下旬建立的城市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已在全國多個(ge) 城市大麵積鋪開,數據顯示,全國29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融資協調機製,截至5月16日,商業(ye) 銀行已按內(nei) 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了“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yi) 元。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一攬子新政既從(cong) 需求端施策,降低購房者購房門檻,減輕其還貸壓力,讓更多有效需求加快入市,又從(cong) 供給端建立城市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對符合“白名單”要求的合規房地產(chan) 項目積極給予資金支持等,將有利於(yu) 房地產(chan) 供需關(guan) 係更加平衡。
“消化存量”和“優(you) 化增量”並重
適應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的新變化,本輪政策措施中,“消化存量房產(chan) ”和“優(you) 化增量住房”並重。尤其是推動住房“以舊換新”、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成為(wei) 盤活存量住房的重要抓手,也成為(wei) 新看點。
根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監測數據,截至5月27日,全國已有超70城表態支持住房“以舊換新”“收舊換新”。“其中,開發商或國資平台收購舊房,售房款用於(yu) 購買(mai) 指定新房項目,這種方式是今年以來住房‘以舊換新’的主流。”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一做法的最大優(you) 勢是“精準”,既盤活存量房產(chan) 又優(you) 化增量住房,可謂一舉(ju) 兩(liang) 得。記者調研了解到,鄭州、南京、珠海等地國企已先行先試通過直接收購、以舊換新等方式參與(yu) 到存量房的去化過程中,初步統計,目前各城市公布的計劃收購住房已超過1萬(wan) 套。
更為(wei) 引發市場關(guan) 注的是,本次央行及時設立專(zhuan) 門的再貸款工具——3000億(yi) 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ye) 以合理價(jia) 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盤活存量是化解房地產(chan) 風險的關(guan) 鍵。在房地產(chan) 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原有的房產(chan) 和資金循環被打破,房子很難再按原計劃賣給居民,房企和地方政府都麵臨(lin) 庫存積壓的問題。在新工具支持下,地方國企可以成為(wei) 市麵上房子的新買(mai) 主,打通市場循環。
從(cong) 盤活存量的角度來看,土地等資產(chan) 也成為(wei) 盤活的對象。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介紹,自然資源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準備出台妥善處置閑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
“預計房地產(chan) 行業(ye) 將繼續適應從(cong) 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的變化、供求關(guan) 係和長期趨勢的變化,由總量擴張轉為(wei) 存量上的改造、去庫存、消化和增量上的提質、調整、優(you) 化相結合。”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
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發展新模式加快轉變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此輪政策調整力度較大,但是沒有改變一貫的政策取向,更為(wei) 重要的是,不重走“靠房地產(chan) 拉動經濟”老路,而是更大程度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發展新模式加快轉變。
5月17日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hui) 議指出,要繼續做好房地產(chan) 企業(ye) 債(zhai) 務風險防範處置,紮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
“預計‘三大工程’將和房地產(chan) 行業(ye) 調控政策優(you) 化調整結合在一起,成為(wei) 推動優(you) 化房地產(chan) 行業(ye) 結構、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的新起點、新抓手、新動能。”龐溟表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構建發展新模式的基礎在“保交房”。住建部從(cong) 土地端通過協調機製到項目端進行一一布置和打通,既要控製好增量土地和項目,又要盤活好存量土地和項目,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間形成科學配置,從(cong) 而著眼長遠構建房地產(chan) 行業(ye) 發展新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