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47.7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6%;1-4月,各項貸款增加10.19萬(wan) 億(yi) 元,為(wei) 曆史同期較高水平……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保持穩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4月原本是傳(chuan) 統的銀行信貸“小月”,但今年4月信貸投放“小月不小”,節奏更趨平穩適度。據測算,4月新增貸款7300多億(yi) 元,在去年貸款增長基數較高情況下,依然保持同比增加。
經濟是肌體(ti) ,金融是血脈,兩(liang) 者共生共榮。金融血脈暢通,經濟才會(hui) 身強體(ti) 健。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推動100多家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成立上海科創金融聯盟,計劃三年內(nei) 通過股權、貸款、債(zhai) 券、保險等累計投放2萬(wan) 億(yi) 元,助力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
深圳市發揮碳減排支持工具撬動作用,金融機構聚焦新型儲(chu) 能、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主動對接企業(ye) 融資需求,持續優(you) 化金融服務。
在四川,金融機構優(you) 化貸款發放條件和流程,推廣運用“蜀信e·小額農(nong) 貸”等小額貸款產(chan) 品,及時滿足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農(nong) 戶的資金需求。
今年以來,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金融總量穩定增長,貸款投放主要用於(yu) 支持企業(ye) 擴大投資和生產(chan) ,滿足實體(ti) 經濟合理的融資需求,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信貸總量較為(wei) 充裕,信貸價(jia) 格也更為(wei) “親(qin) 民”。 今年以來,我國融資成本穩中有降。4月份,企業(ye) 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76%,比上年同期低23個(ge) 基點;個(ge) 人住房新發放貸款利率為(wei) 3.7%,比上月低2個(ge) 基點,比上年同期低48個(ge) 基點,均處於(yu) 曆史低位。
量增、價(jia) 降,還要質優(you) 。我國持續優(you) 化信貸結構,引導金融機構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國民經濟需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4月末,我國綠色貸款、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貸款餘(yu) 額增速近20%,為(wei) 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貨幣如流水,調控得當,就會(hui) 成為(wei) 支撐經濟穩定運行的源頭活水,讓實體(ti) 經濟茁壯成長。正如修建水利工程是為(wei) 了精準調控水流,更好滿足生產(chan) 生活需求,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目標也是精準調節資金量,更好支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小月不小”,正是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具體(ti) 體(ti) 現。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支持經濟回升向好,降準0.5個(ge) 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wan) 億(yi) 元,保持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適時降息,下調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ge) 百分點,引導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降低0.25個(ge) 百分點,5000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發放完畢,並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
在此基礎上,央行著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為(wei) 支持實體(ti) 經濟留有後勁,提升信貸增長的質效和穩定性。往年金融機構“開門紅”衝(chong) 業(ye) 績的指標導向弱化,“大小月”現象緩解,在保持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投放節奏更趨均衡,從(cong) 而能夠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可持續的金融支持。
宏觀政策是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足、調控工具儲(chu) 備多,隻要科學把握力度節奏,持續盤活存量、提升效能,進一步提升貨幣信貸政策引導效能,緊扣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重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就能夠把貨幣政策的調控潛能充分釋放出來,有力護航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