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新華全媒+|戰高溫 護糧倉——北方多地抗旱保農掃描

發布時間: 2024-06-16 15:07:00 來源: 新華社

  連日來,我國北方持續高溫,華北和黃淮旱情快速發展。正值“三夏”關(guan) 鍵期,旱情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不利影響,各地氣象、水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多部門正積極應對,多措並舉(ju) ,最大程度減輕幹旱影響和損失。

  中央氣象台15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自6月7日發布高溫預警以來,中央氣象台已經是連續第9天發布高溫預警。截至14日,河南、河北、山東(dong) 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日數達到5-6天,有16個(ge) 國家氣象站突破最高氣溫曆史極值。

  記者從(cong) 河北省氣象台獲悉,此輪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極端性強。河北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李江波表示,近期河北受高壓脊控製,暖氣團強盛,天空雲(yun) 量較少,在晴空輻射增溫和下沉增溫的共同作用下,促進了高溫發展。

  河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三級應急響應和抗旱氣象服務保障四級應急響應。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專(zhuan) 家肖瑤表示,河南省今年首輪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不僅(jin) 持續時間長,升溫迅速,而且太陽輻射強烈,濕度小。所以對公眾(zhong) 來說,幹熱炙烤的體(ti) 感更加明顯。

  內(nei) 蒙古、山東(dong) 等地也是晴熱少雨。今年入春以來,內(nei) 蒙古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6%~74%。6月以來截至6月13日,山東(dong) 全省平均降水量2.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87.8%。

  國家防總已針對河北、內(nei) 蒙古、河南、山東(dong) 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水利部把針對河南、河北2省的幹旱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維持針對山西、江蘇、安徽、山東(dong) 、陝西、甘肅6省的幹旱防禦IV級應急響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派出3個(ge) 工作組和7個(ge) 科技小分隊,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dong) 、河南、陝西7省,指導各地做好抗旱準備和應對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2024年6月13日,河北省臨(lin) 漳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麥田中檢查涉農(nong) 用電線路。新華社記者趙鴻宇 攝

  在河北省臨(lin) 漳縣南東(dong) 坊鎮北頭村,種植大戶王洪海清晨就忙著為(wei) 剛種下的玉米澆水。臨(lin) 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連續多天最高溫超過35攝氏度的溫度下播種玉米,即使播後及時澆水,也可能燙傷(shang) 玉米種。因此,建議種植戶在早上或傍晚時段進行澆水,以充分利用低溫時段,減少水分蒸發,確保玉米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

  王洪海還選用了耐高溫、能在幹旱環境下保持較好生長狀態的玉米品種,及時清除雜草,保持土壤濕潤,給玉米生長創造良好環境。

  記者了解到,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近日連續召開會(hui) 議,對夏種墒情不足的地區,及時會(hui) 同水利部門做好應急引水、調水、提水、送水等工作,並利用好大功率水泵、打井機、移動澆灌設備等抗旱物資儲(chu) 備,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出苗質量。河北多地電力部門也選派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對設備、線路進行巡視、檢修,以免機井出現故障影響澆水順利進行。

  在山東(dong) 旱情較為(wei) 突出的沂蒙地區,開閘調水、清渠架泵、節水灌溉……找水抗旱保夏播、保作物的場景時常可見。

  臨(lin) 沂市按照“先生活、後生產(chan) ,先節水、後調水,先地表、後地下”的原則,加大水源統籌調度力度,實施大中小水庫及河道梯級供水,全力保障農(nong) 業(ye) 抗旱灌溉用水。

  臨(lin) 沂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水利等多部門還因地製宜強化分類指導——對平原縣區重點推行噴灌、滴灌等節水抗旱措施,充分發揮機械播種作用,推廣單粒精播、種肥同播,造足墒、播夠種,確保一播全苗;對山區旱情重、水源條件差的地塊,重點推行遠距離運水方式;在受旱相對較嚴(yan) 重的蒙陰等果品種植縣,當地積極引導果農(nong) 采取滴灌、噴灌、水肥一體(ti) 化節水灌溉等措施。

  2024年6月11日,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蒙陰縣野店鎮,村民從(cong) 水庫中抽水後前往果園灌溉。新華社記者高天 攝

  內(nei) 蒙古自治區農(nong) 牧廳種植業(ye) 管理處二級調研員文占平表示,農(nong) 牧廳在已有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印發一係列指導性文件,組織各地開展抗災救災物資儲(chu) 備,及早落實防災措施。農(nong) 牧廳組織了各級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前往田間地頭實地指導抗旱,並提前調劑調運補改種作物所需種子等農(nong) 資,調試好農(nong) 機具,人、機、物隨時處於(yu) 待播狀態,開展搶播搶種,還聯合氣象部門開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加強土壤墒情監測。

  各地的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在此次旱情應對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夏播後,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各縣區充分利用灌溉設施,加大抗旱保灌能力,目前已投入機井、泵站8600餘(yu) 處,灌溉80餘(yu) 萬(wan) 畝(mu) 。

  河南省浚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農(nong) 技專(zhuan) 家董文全告訴記者,當地充分發揮高標準農(nong) 田水利設施作用,利用水泵等澆灌設施7000餘(yu) 台,組織群眾(zhong) 采取滴灌、噴灌、井灌、渠灌、河灌等多種模式開展抗旱灌溉。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抗旱灌溉麵積62萬(wan) 畝(mu) 。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