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寫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

發布時間: 2024-06-22 10:12: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條大運河,穿越古今,縱貫南北,悠悠流淌。

  2023年9月2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綿延近3200公裏的中國大運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在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

  10年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引領推動下,大運河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不斷取得新進展,千年大運河煥發新的生機與(yu) 活力。

  保護優(you) 先,水脈連著文脈

  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碧波蕩漾的北運河,猶如一條綠色飄帶。攝影師馬文曉走在運河沿岸,不時舉(ju) 起相機記錄,在他的鏡頭中,綠柳拂堤、芳草如茵。

  2017年2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大運河森林公園,察看大運河沿岸生態環境治理成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北京要積極發揮示範作用。

  北運河潤澤京津冀。近年來,北京實施有針對性的北運河流域水係綜合治理,通過區域截汙治汙、河濱帶生態修複、灘地小微濕地及城市公園建設,大幅改善北運河水質。

  “2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這裏航拍時,目之所及多是化工廠房。去年我又拍了一次,看到的是一片藍綠交織的美麗(li) 景象。”這些年,馬文曉用上千張照片記錄了運河的變化,為(wei) 運河留下了一段彌足珍貴的“成長檔案”。

  大運河沿線各省份全麵建立河長製,水環境實行按月全麵監測。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重現大運河。

  大運河是水路,更是文路,串起沿線8省份的“運河情”,串起中華文明的千年脈絡。

  河南開封,運河穿城而過。“考古探方內(nei) ,地麵至地下12.5米,依次疊壓著清、明、元、宋、唐數個(ge) 朝代的文化層。”講解員宋世超向遊客講述州橋遺址發掘進程和成果。堤岸石壁上北宋雕鐫的海馬、鶴禽、祥雲(yun) 紋飾,構成一幅長長的精美畫卷,令遊客連連讚歎。

  州橋遺址發現不同時期各類遺存遺跡100餘(yu) 處,出土各類文物標本6萬(wan) 多件,通過一道道地層線,可以清晰觀察到大運河通濟渠開封段由寬而窄的滄桑變遷。“對研究北宋東(dong) 京城和大運河曆史文化具有重要價(jia) 值。”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三營介紹。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是一首讀不完的詩。作為(wei) 一條跨越時間、地理與(yu) 文化的超大體(ti) 量文化遺產(chan) ,大運河擁有河道、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各級各類遺存超1200處,水工設施等重要代表性遺存368處,構成了一條繼古開今的璀璨文化帶。

  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2017年,首次提出大運河文化帶;2019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發布實施;2020年,《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規劃》發布;2021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出台……進入新時代,大運河保護傳(chuan) 承利用不斷開啟新篇章,推動古老大運河繼續在神州大地上勾勒生機勃發的新畫卷。

  古今共融,傳(chuan) 承千年文化瑰寶

  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首座“國字號”大運河主題博物館,成為(wei) 新的文化載體(ti) 。

  在“運載千秋——新時代大運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的陳設展區,參觀者一抬頭,就能看見瑞獸(shou) 海馬腳步輕盈地奔馳著,守護著船隻從(cong) 州橋下穿橋而過;一點擊,自行滑動的屏幕呈現考古遺址保護與(yu) 利用的現狀,舊貌換新顏……

  “展廳文物牆中暗藏玄機,10處精心設置的深入解讀點帶觀眾(zhong) 領略木岸狹河、河道總督署和一粒粟的故事。”博物館典藏征集部工作人員田帥介紹,“展覽廣泛運用場景複原、投影、互動體(ti) 驗等多種展示手段,增加參與(yu) 感和互動體(ti) 驗,讓大運河的故事在探索中傳(chuan) 承、在交流中共鳴。”

  通過展示大運河曆史遺存,沿線漕運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等得以再現。

  悠悠運河,青青楊柳。天津西青楊柳青鎮是一座因運河而興(xing) 的古鎮。大運河帶來的不僅(jin) 有繁華的商貿,更有深厚的文化,楊柳青木版年畫是傑出代表,已有數百年曆史。

  走進楊柳青古鎮,依然畫坊林立、字號滿街。“玉成號”年畫坊裏生意不斷,店主張宏說,楊柳青木版年畫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引來八方遊客,也給非遺帶來新活力。

  楊柳青從(cong) 事年畫產(chan) 業(ye) 的企業(ye) 達200多家、從(cong) 業(ye) 人員2000多人。古老的楊柳青木版年畫製作工藝後繼有人、繁榮興(xing) 盛,彰顯“年畫之鄉(xiang) ”的生機。

  大運河沿線孕育了繁盛的運河文化,集聚了物質文化遺產(chan) 1200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450多項。

  大運河不僅(jin) 是促進貿易往來的經濟動脈,也是奔騰在人們(men) 心靈河床上的文化之河。

  6月,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在浙江杭州大劇院上演。10年前,這部作品正是在這裏首演。

  “10年間,我飾演了劇中的孩童、撐傘(san) 少女、婦人、為(wei) 保護大運河奮不顧身的誌願者……”舞蹈演員李婷是劇中飾演角色最多的演員之一。她說,這些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勾勒出保護大運河的群像。

  《遇見大運河》在大運河沿線巡演,並走向世界。“我們(men) 用舞蹈這一人類共同的語言,講好運河故事。”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說。

  北京舉(ju) 辦“河之端”係列文化活動,浙江推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an) 宣傳(chuan) 周,江蘇舉(ju) 辦中國大運河曲藝文化藝術節……一批批大運河主題的文藝作品、文藝活動不斷湧現,挖掘和弘揚千年大運河的當代價(jia) 值和時代特色,促進大運河成為(wei) 中華文化傳(chuan) 播的鮮明符號和重要載體(ti) 。

  因河而興(xing) ,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夜幕四合,滿載集裝箱的貨船緩緩駛離山東(dong) 濟寧龍拱港,沿著大運河向江蘇徐州進發。

  船長楊永軍(jun) 轉動船舵:“這些年,在運河上開的船越來越大,從(cong) 載重不到100噸,到100噸、1000噸、2000噸,航程也越來越遠嘍……”

  變化背後,是濟寧為(wei) “通江達海夢”付出的努力:整治改造運河河道,提檔升級基礎設施,將龍拱港建成內(nei) 河首個(ge) 全流程自動化集裝箱港口……大運河這條水上經濟大動脈為(wei) 區域協調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2020年11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考察時指出,千百年來,運河滋養(yang) 兩(liang) 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liang) 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大運河沿線各地實施綜合保護工程,整合沿線眾(zhong) 多曆史遺存、博物館群落和文化休閑體(ti) 驗點,實現了城市肌理與(yu) 文脈傳(chuan) 承、保護與(yu) 發展互促共進,讓這條生生不息的活力水道更好融入當代,服務於(yu) 民、造福於(yu) 民。

  “下船嘍!”恰逢周末,浙江湖州南潯古鎮頔塘風情街碼頭上人頭攢動,一船船遊客從(cong) 古鎮內(nei) 的徐家弄碼頭出發,順著大運河到達音樂(le) 節現場。來自江蘇南京的遊客諸鵬輝很興(xing) 奮:“從(cong) 沒試過坐船去音樂(le) 節,很新奇!”

  觀看一場音樂(le) 節,收獲遠超一場精彩的演出。“我提前過來,在河邊民宿住了一晚,逛了一些景點,還買(mai) 到了輯裏湖絲(si) 。”來自江蘇蘇州的遊客張敬康說。

  因河而起、因河而興(xing) 、因河而美,通過豐(feng) 富運河水上旅遊業(ye) 態,開設“水上餐飲”“水上客棧”等項目,南潯構建起文化旅遊產(chan) 品體(ti) 係。

  同樣的故事,在大運河沿岸接續上演。

  安徽宿州,新汴河河畔,清澈的河水從(cong) 新修建的閘口湧出,被四通八達的溝渠引入農(nong) 田,滋養(yang) 農(nong) 業(ye) 發展;浙江杭州,老廠房變身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吸引年輕人參觀打卡;山東(dong) 聊城,東(dong) 昌湖畔建起書(shu) 房,公共文化空間點亮美好生活……

  當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在建設,沿線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建設持續推進,市民公園、文創園區等多元文化空間不斷增加。承載著新時代新文化,大運河生生不息,迸發出新的活力。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