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商圈看一場露天電影,到博物館“打卡”心儀(yi) 展覽,身穿漢服沉浸式遊覽古鎮,跟著音樂(le) 會(hui) 、演出奔赴一座城……這個(ge) 夏天,遊客出行熱情高漲,不斷湧現的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點燃”夏日文旅,熱氣騰騰的“夏日經濟”成為(wei) 消費活力升級的縮影。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文化和旅遊部等多部門共同發布《關(guan) 於(yu) 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提出推廣“音樂(le) +旅遊”“演出+旅遊”等業(ye) 態,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主題旅遊精品線路。各地依托秀美的景色、多彩的文化等優(you) 勢旅遊資源,推出人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新場景、新模式,一地有一地的精彩,一景有一景的獨特,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潑水節、夜讀會(hui) 、荷燈展……“烏(wu) 鎮古鎮消夏節”為(wei) 遊客營造出活力滿滿的文藝消夏氛圍。立足於(yu) 運河文化,運河邊沿堤而設的百米市集,多個(ge) 主題區域結合戲劇、音樂(le) 、啤酒等元素,供遊人駐足欣賞嘉年華演繹;在水上區域,“夏日荷燈展”作為(wei) 一項國潮花燈藝術,點亮照耀著烏(wu) 鎮的夜與(yu) 水,溫柔水鄉(xiang) 在點點燈光中搖曳,令遊客沉醉在這場國風盛宴中。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電影節+旅遊”為(wei) 上海這座城市帶來新的乘數效應。“露天電影院”將電影內(nei) 容與(yu) 戶外商圈、曆史建築融合,不僅(jin) 用電影鏡頭講述上海故事,更以建築、商圈展現上海風情,成為(wei) 消夏遊的一道靚麗(li) 風景;海內(nei) 外影人、影迷在上海這座“電影之城”邂逅、交流,看電影、買(mai) 文創、收藏海報、走訪取景點等為(wei) 上海文旅增添新活力,為(wei) 城市“商旅文體(ti) 展”融合打造出新樣本。
夏季是演出市場的傳(chuan) 統旺季。各地結合當地特色,以個(ge) 性化的文藝演出打造當地“文旅名片”。在河南鄭州,“隻有河南·戲劇幻城”將現代科技與(yu) 河南曆史結合,以沉浸戲劇講述河南的華夏文明曆史;在黑龍江哈爾濱,音樂(le) 會(hui) “哈爾濱之夏”將古典樂(le) 曲與(yu) 流行音樂(le) 結合,以音樂(le) 表演展現“爾濱”的浪漫基因;在山東(dong) 青島,實景話劇《煙火人間》將青島建築與(yu) 話劇藝術結合,在獨特建築空間裏講述當地人情冷暖。
南昌滕王閣“古風遊”。受訪者供圖
隨著畢業(ye) 季和暑期的到來,具有濃濃“文化味”的“考後遊”“研學遊”“古風遊”也迎來小高峰。山西博物院推出“實物呈現+深入解讀+數字延伸”新展陳模式,為(wei) 遊客奉上古今交融的藝術盛宴;敦煌莫高窟掀起“跟著課本去旅行”熱潮,彩繪技藝體(ti) 驗、壁畫書(shu) 法研習(xi) 等親(qin) 子活動備受歡迎;南昌滕王閣“古風遊”吸引眾(zhong) 多遊客前往,剛剛從(cong) 滕王閣返回的譚先生一家對此行讚不絕口,“景區提供古裝造型,感覺像‘穿越’一般,讓旅遊體(ti) 驗更好了!”
當前,我國旅遊消費需求加速釋放,呈現多樣化、個(ge) 性化、品質化趨勢。舉(ju) 辦消費促進活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出惠民政策……各地著力完善現代旅遊業(ye) 體(ti) 係,創新設置文旅線路,活化利用文化資源,旅遊市場呈現供需兩(liang) 旺、欣欣向榮的態勢。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暑期到來,旅遊市場有望迎來新的預訂高峰。激發旅遊發展更大活力,關(guan) 鍵要通過加大優(you) 質旅遊產(chan) 品供給力度,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精心打造出更多體(ti) 現文化內(nei) 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遊產(chan) 品,讓人們(men) 更願意走出家門、擁抱詩和遠方。(實習(xi) 生張婧怡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