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6月23日,“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從(cong) 揚州出發,探尋大運河作為(wei) 文化根脈、生態綠脈、經濟動脈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3月20500度,4月40100度,5月8236900度,6月8879600度。這是一份來自江都水利樞紐第四抽水站的用電單,也稱得上是大運河的晴雨表。
江都水利樞紐地處江蘇省揚州市境內(nei) 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匯處,南瀕長江、北連淮河,是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龍頭,也是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的源頭,承擔著防洪減災、水資源供給、水生態改善等重要任務。
江都水利樞紐。錢邦永攝
今年4月以來,江蘇省淮北地區降水明顯偏少,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氣象幹旱。這便是第四抽水站作為(wei) 江都水利樞紐主力泵站用電量飆升的原因。
“抽水依靠電力,從(cong) 用電量就能看出機組工作量。”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錢邦永說,今年淮北偏旱缺水,江都水利樞紐從(cong) 5月7日起投入抗旱運行,“4座泵站33台機組開了46天,抽水北上。33台機組,3天就能向北輸送1億(yi) 立方米江水”。
這樣的輸送意味著什麽(me) ?
在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一張張老照片和工程圖講述著其中的不凡。江蘇省水資源分布具有南豐(feng) 北枯的特點。1958年,江蘇省製定了“紮根長江、引江濟淮、江水北調”的工程方案。作為(wei) “龍頭”工程,江都水利樞紐的選址曆經多次變化,最終確定在揚州市江都區芒稻閘東(dong) 側(ce) 、新通揚運河處。
錢邦永介紹,幾經波折的選址體(ti) 現了綜合利用的原則。史料記載,黃河奪淮後,蘇中、蘇北河道多次潰決(jue) ,揚州及裏下河地區水患頻發,“將水利樞紐建在芒稻閘東(dong) 側(ce) 、新通揚運河處,既可抽引長江水沿京杭大運河北送,又可使裏下河澇水流向新通揚運河”。
1977年基本建成以來,江都水利樞紐共向北輸送1648億(yi) 立方米江水,抽排裏下河澇水414億(yi) 立方米,為(wei) 淮河泄洪10485億(yi) 立方米,為(wei) 改變蘇北地區農(nong) 業(ye) 多災低產(chan) 麵貌、加速發展農(nong) 業(ye) 創造了條件,也為(wei) 蘇中及蘇北工業(ye) 、生活用水和京杭大運河通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為(wei) 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013年12月,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江都水利樞紐又多了一重身份——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源頭。一泓清水從(cong) 這裏出發,利用大運河及與(yu) 其平行的河道輸送,依靠沿途泵站攀越13個(ge) “台階”,一路北上,滋潤著數十座大中城市。
長江水跨越13級“階梯”一路北上。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
“分段治水的思路在古代大運河的修建過程中就有體(ti) 現,不同的是,我們(men) 如今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錢邦永說。
為(wei) 展示“智水”成果,在集中調度控製中心,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工程管理科副科長袁誌波打開了一個(ge) 名為(wei) “江都水利樞紐運行駕駛艙”的係統,各個(ge) 抽水站、水閘的運作情況一目了然。袁誌波說,在這裏,最遠能控製十公裏外宜陵閘的啟閉。
江都水利樞紐運行駕駛艙。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
袁誌波回憶,過去,閘門通過控製櫃操控,工作人員操作時無法看到閘門實時畫麵,需要兩(liang) 人配合,觀察現場情況,夜間啟閉更是處於(yu) 盲開狀態,風險較大。2013年起,江都水利樞紐開始探索實施水利工程精細化質量管理,不僅(jin) 實現了遠程監控、視頻監控、優(you) 化調度,還搭建了工程感知係統和數字孿生平台,實現了實體(ti) 泵站與(yu) 數字孿生泵站運行管理的融合。
第四抽水站泵房內(nei) 機器轟鳴,7台機組中的4台正在進行它們(men) 第6030天的運作;泵房外水波蕩漾,工作橋橋麵隨機組的運作產(chan) 生共振。數字世界裏,這些細微的變化進入感知係統,形成聲紋、振動波,展示著機組設備的“健康”狀況。
淮河水利委員會(hui) 官網消息,鑒於(yu) 前一階段抗旱保灌溉工作有力有效,疊加近日淮河水係降雨過程,流域淮河水係旱情得到有效緩解。決(jue) 定於(yu) 6月22日12時終止河南、安徽、江蘇省淮河水係的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幹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直到近幾天,機組才有機會(hui) 進行輪休,用電量應該有所下降。”錢邦永說,用電少意味著風調雨順,“希望盡量不用調水工程,一旦需要,我們(men) 必定全力以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