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歐班列又引發關(guan) 注。
7月10日,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達10000列,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wan) 列;累計發送貨物108.3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11%!
筆記本電腦、打印機、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日用百貨、食品、木材、家具、化工品、機械設備……中歐班列帶貨能力杠杠,更有定製化班列不斷推出,郵政物資、木材、茶葉、食用油、新能源汽車等特色專(zhuan) 列提供著高品質的國際物流服務。
2023年以來,以中國製造“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產(chan) 品和光伏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產(chan) 品成為(wei) 中歐班列運量新的增長點。
中歐班列已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亞(ya) 歐貿易“黃金通道”。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223個(ge) 城市,連接11個(ge) 亞(ya) 洲國家100多個(ge) 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歐亞(ya) 全境。截至2024年5月,中歐班列就已累計開行達9萬(wan) 列,發送貨物超870萬(wan) 標箱,貨值超3800億(yi) 美元……
中歐班列以不爭(zheng) 的事實和數據,回應了唱衰中歐合作、抹黑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雜音,見證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加速度。
窪地變高地,內(nei) 陸城市成為(wei) 門戶。
重慶、成都、西安、鄭州,成為(wei) 內(nei) 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波蘭(lan) 邊境小鎮馬拉舍維奇,因成為(wei) 轉運樞紐,聲名鵲起。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正式投用,西安至塔什幹運輸時間由13天縮短至9天。杜伊斯堡港成為(wei) 中歐班列在西歐地區線路最廣、班次最多、運量和貨值最大的節點……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zhuan) 家胡裏奧·裏奧斯表示,中歐班列以一種嶄新互補的方式融合了歐中雙方需求,其重要價(jia) 值之一就是激發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潛能。
一路加速度,串聯中歐產(chan) 供合作。
中歐班列鐵路線直接延伸至歐洲工廠、批發商倉(cang) 庫,中國供應商直接與(yu) 歐洲客戶“麵對麵”合作。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也因中歐班列的高質量運營直達中國市場。“雙向奔赴”,進一步加深中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
快捷又穩定,豐(feng) 富全球運輸供給。
中歐班列運輸時間約為(wei) 海運的三分之一,運輸成本僅(jin) 為(wei) 空運的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便利快捷、安全穩定,高性價(jia) 比令其成為(wei) 許多貿易商優(you) 先選擇的貨物運輸方式。
在地緣風險頻發的背景下,中歐班列的穩定器作用更加凸顯。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文指出,在當前各種不可預測危機的困擾下,各國可以聯手采取,且符合全球公共利益的行動隻有一個(ge) ,就是打通更多供應路線。中歐班列是中國和歐洲及沿線國家選擇的一條明智道路。
“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運載的是商品,傳(chuan) 遞的是機遇,帶來的是希望。
貨源地不斷擴大,高新科技產(chan) 品增多,中歐班列正從(cong) 簡單的“通道經濟”向“附加值經濟”轉變。
飛馳的中歐班列,正提升亞(ya) 歐大陸互聯互通水平,以全新“加速度”,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帶動沿途市場共同受益,跑出“中國之於(yu) 世界,世界之於(yu) 中國”的生動實踐。(“三裏河”工作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