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來,為(wei) 消費市場帶來多重利好。各種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夏日經濟活力持續釋放,全國許多地方文旅市場持續火爆。
北京:重見海晏堂 曆史遺址數字重現
在北京圓明園海晏堂遺址,西洋樓的輪廓在光影技術下逐漸顯現,這是圓明園遺址公園舉(ju) 辦的海晏堂數字展示首映活動上的一幕,也是我國首次在大遺址戶外開展的數字化複原展示項目。
觀眾(zhong) 周先生:身臨(lin) 其境地感受到宮殿的宏偉(wei) ,我是非常沉浸,非常震驚的。
本次數字展示活動是“數字圓明園”項目的複原研究成果之一,該項目利用10000餘(yu) 件曆史檔案、4000幅複原設計圖紙和50餘(yu) 種綜合技術,再現了圓明園內(nei) 共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及162種數字植物模型。
山西大同:拓寬夜間消費場景 暑期夜遊火熱
在山西大同,夜晚璀璨燈光的裝點下,大同古城煥發著“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感受“夜大同”的魅力。
遊客:我是從(cong) 江蘇來這裏玩兒(er) 的,覺得大同這裏非常美,比較喜歡這裏的景點。
這個(ge) 暑期,潮流藝術、特色市集、音樂(le) 派對等文旅新業(ye) 態融入大同古城,多角度彰顯著古都大同的文化新活力。
甘肅:暑期敦煌遊客接待量同比上漲超20%
在甘肅,今年敦煌的遊客接待量與(yu) 往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0%以上,莫高窟已連續多日迎來超大客流。
總台記者 王妍:截至目前,整個(ge) 7月剩下的日子裏,莫高窟的正常票已經全部售罄,應急票額度也不多了。來到莫高窟還有一些隱藏的打卡點,非常值得喜歡“深度遊”的玩家體(ti) 驗。首先,您不能錯過的就是“尋境敦煌”數字展廳。
在這裏您可以戴上VR眼鏡,沉浸式走進莫高窟特窟285窟。此外,在“尋境敦煌”數字展廳的對麵,您一定不要忘記打卡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石窟如何開鑿?壁畫如何繪製?泥塑為(wei) 何千年不朽?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這裏都能得到解答。
788件古埃及文物亮相上海
暑假期間,各地的博物館遊也在持續升溫。由上海博物館、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hui) 聯合舉(ju) 辦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19日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788件古埃及文物集中亮相。這是迄今為(wei) 止,全球最大規模、亞(ya) 洲最高等級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國官方博物館首次與(yu) 埃及政府合作。
總台記者 張倩: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19日是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的首日,排起的長隊顯現了觀眾(zhong) 對於(yu) 此次展覽的熱情。值得關(guan) 注的是門口還擺放了一尊來自埃及盧克索博物館的法老雕像,這也是上博首次將文物放在室外進行展出。此外在旁邊的涼棚頂端,還有古埃及文字和符號。可以說,還沒有進入場館,已經感受到了滿滿的埃及元素。
觀眾(zhong) 李欣怡:非常喜歡埃及文化,這次我特別想看那個(ge) 納芙蒂蒂的半身像,因為(wei) 我感覺她是一名非常偉(wei) 大的女性。
觀眾(zhong) 潘磊:小朋友對這方麵也比較有興(xing) 趣,平時從(cong) 一些書(shu) 本上、視頻上了解一些古文明,我想趁這個(ge) 機會(hui) 帶他親(qin) 自來看一下。
超95%參展文物首次來到亞(ya) 洲
本次古埃及文明大展分為(wei) “法老的國度”“薩卡拉的秘密”“圖坦卡蒙的時代”三個(ge) 版塊,從(cong) 不同角度解讀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內(nei) 涵。本次展覽匯集492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珍貴文物,包括不同時期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動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其中,95%以上的文物為(wei) 首次來到亞(ya) 洲。
上海博物館館長 褚曉波:最小的文物小到大概隻有1厘米,最大的文物高達2.4米。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 穆罕默德·伊斯梅爾:這是迄今為(wei) 止最大規模的埃及文物出境展。中國和埃及都是偉(wei) 大的國家,有著深厚的文明,這有利於(yu) 雙方文明交流互鑒,這也將加強我們(men) 之間的關(guan) 係。
首次發布埃及最新考古發現
除了法老雕像、木乃伊棺等珍貴文物外,本次展覽還帶來了不少埃及最新的考古發現,首次對公眾(zhong) 展出了薩卡拉遺址最新出土的彩繪人形棺。
展覽首席策展人、上海外國語大學講座教授 顏海英:選了10個(ge) 最精美的,而且樣式都不一樣的彩繪人形棺,其中最大的一個(ge) 特點就是它的臉塗成不同的顏色,現在展廳裏麵立著一個(ge) 綠臉的棺,然後還有紅臉的、黑臉的,那它具體(ti) 是什麽(me) 不同的象征含義(yi) ,現在我們(men) 還沒有解讀,這是未來將要研究的問題。
開辟專(zhuan) 線包機抵滬 文物展陳謹慎有巧思
此次展出的古埃及文物不僅(jin) 數量多,而且品類繁雜,為(wei) 了保證了這批文物順利從(cong) 埃及運抵中國,相關(guan) 部門特批航線、包機運抵,並在一個(ge) 月內(nei) 完成了布展工作。針對部分文物對保存環境要求高的特點,博物館也進行了預防性保護處理。
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 褚馨:埃及的天氣比較幹燥,它保存得特別好,但是到上海大家都知道這邊濕度很大,我們(men) 對它還進行了脫蟲的處理,全部處理好了以後,才放到恒溫恒濕的展櫃當中。
古埃及文物展期將近13個(ge) 月
據了解,本次古埃及文物展期將近13個(ge) 月,延續至2025年8月17日。目前,暑期7、8兩(liang) 個(ge) 月的常規門票已全部售罄。在展覽期間,上海博物館還將加開夜場,以滿足觀眾(zhong) 的觀展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