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基礎研究“試驗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發布時間: 2024-07-27 13:57:00 來源: 人民日報

  一閃一閃,紅色激光不斷改變能量,一束束打到製冷機中的半導體(ti) 樣品上。

  信號瞬間被捕獲。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一段段心電圖狀的激發峰,每個(ge) 波峰,意味著一次電子和光子的碰撞。

  信號在哪?長什麽(me) 樣?要找多久?

  位於(yu)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量子極端測量實驗室裏,物理學院教授杜靈傑帶著博士生們(men) ,從(cong) 每天數百個(ge) 激發峰中一點點尋找著新型準粒子的信號。整個(ge) 過程就像大海撈針,沒人敢打包票能找到。這類原始創新研究,如今在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競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圍繞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江蘇省於(yu) 2023年6月規劃設立3個(ge) 基礎科學中心,依托研究型大學等科研單位試點建設,聚焦物理、應用數學、合成生物等領域,深化基礎研究體(ti) 製機製改革。短短一年來,一塊塊年輕的基礎研究“試驗田”裏,原始創新研究成果不斷湧現。

  這塊“試驗田”鼓勵獨創。

  2023年上半年,杜靈傑的研究一度困難重重:實驗要重新設計,前景未知,還需不斷投入資金。這項全新研究,不在任何科研項目指南裏,卻得到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的堅定支持。王伯根的底氣,源於(yu) “試驗田”承擔的科技體(ti) 製改革使命——充分的科研自主權,鼓勵科研人員“敢於(yu) 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

  2023年,江蘇省投入1.3億(yi) 元建設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省應用數學科學研究中心、省合成生物基礎研究中心,以南京大學為(wei) 主體(ti) 的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獲得5000萬(wan) 元經費。

  “堅定的科研支持、充足的經費保障,為(wei) 研究雪中送炭。”杜靈傑說。今年3月28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他們(men) 的重要研究成果,這是世界範圍內(nei) 首次在真實係統中發現具有引力子特征的準粒子。

  這塊“試驗田”打破常規。

  “7:10,升磁場”“23:30開始低溫電子研究”“2:49,降磁場……”暑假期間,量子極端測量實驗室裏的機器仍在24小時運轉,杜靈傑的團隊正向一種新的量子物態發起挑戰。

  7月初,江蘇省科技廳公示“2024年度省基礎研究專(zhuan) 項資金”擬立項目,杜靈傑的最新研究被列入“攀登項目”。“‘攀登項目’按慣例要承擔過省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的科研人員才能申報,但在‘試驗田’裏,可以打破常規、直接申報,首期就獲得了300萬(wan) 元項目經費。”杜靈傑介紹,科研成果不再一年一評,團隊獲得長期穩定的資助,可以專(zhuan) 心幹科研。

  這塊“試驗田”敢作善為(wei) 。

  在原子世界搭積木,你見過嗎?

  走進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的未來計算實驗室,四層“原子積木”組成的電子器件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

  “電子在傳(chuan) 統材料中傳(chuan) 輸沒有統一的方向,而當處於(yu) 量子材料中的拓撲邊界態時,卻如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那樣方向一致。”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繆峰的科研團隊將“高速公路”搬進“原子積木”,搭建特殊電子器件實現類腦計算,這項成果剛剛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馬餘(yu) 強院士說,項目負責人可以自主調劑使用科研經費,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ye) 組建團隊、調集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江蘇設立3個(ge) 基礎科學中心並推動實體(ti) 化運行,探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ti) 製機製一體(ti) 改革,不斷激發科學研究的不竭動力和創新創造的旺盛活力。”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說,“《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提出,‘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前瞻性、引領性布局’‘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這為(wei) 江蘇持續推進基礎研究體(ti) 製機製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