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這項江蘇前不久推出的改革,給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廣受歡迎。類似聚焦看病就醫“小細節”實行的“微改革”啟示我們(men)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才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zhong) 。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的必然要求”,這是《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提出的“六個(ge) 必然要求”之一。《決(jue) 定》“七個(ge) 聚焦”囊括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重點,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可見,“人民”是《決(jue) 定》的一個(ge) 重要關(guan) 鍵詞。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必須把牢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取向,解決(jue) 好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要求老百姓關(guan) 心什麽(me) 、期盼什麽(me) ,改革就抓住什麽(me) 、推進什麽(me) 。看就業(ye)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698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看醫療,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醫療衛生體(ti) 係,125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14個(ge) 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讓患者大病不出省;看教育,全國2895個(ge) 縣全部實現了義(yi) 務教育的基本均衡,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注重從(cong) 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全麵深化改革匯聚起最強大的底氣、最澎湃的動力。新征程上,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就能確保改革始終得到人民群眾(zhong) 衷心擁護。
發展為(wei) 了民生,抓民生就是抓發展。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全力改善民生的過程,也是增強發展新動能、開拓發展新空間的過程。北京西城,老舊小區“原拆原建”,讓居民住上戶型合理、設施完善的新居;四川廣安,海綿城市建設解決(jue) 了老城排水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河北石家莊,工業(ye) 遺存老廠房化身別具特色的公園,吸引市民遊客前來拍照打卡……城市更新不僅(jin) 實實在在提升了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全國目前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6萬(wan) 個(ge) ,完成投資2.6萬(wan) 億(yi) 元。實踐證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改善生活需要,能夠釋放內(nei) 需潛力、激發產(chan) 業(ye) 升級活力,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民心所盼,改革所向,“問題清單”亦是“改革清單”。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城鄉(xiang) 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仍存短板。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必須依靠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推動解決(jue)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完善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ti) 係”……《決(jue) 定》圍繞“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製度體(ti) 係”作出一係列重要改革部署。堅持人民至上,從(cong) 人民整體(ti) 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推動這些舉(ju) 措落實見效,必將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wei) 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yi)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學習(xi) 好貫徹好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加大保障力度,切實改善民生,增強群眾(zhong) 對改革的獲得感、認同度,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定能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起磅礴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