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我會把此行見聞分享給更多島內朋友”

發布時間: 2024-08-13 14:25: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wei) 台灣師生在定州貢院“考場”中。

  在河北定州貢院模擬“鄉(xiang) 試”,沉浸式體(ti) 驗古代科舉(ju) 製度;在天津觀看相聲表演,欣賞中國語言的魅力;從(cong) 雄安新區乘坐高鐵到北京,沿途感受京津冀一體(ti) 化發展的成果……在前不久舉(ju) 辦的2024年台灣學子重走科舉(ju) 路研習(xi) 營(京津冀專(zhuan) 題)活動中,來自台灣的數十名師生在京津冀多地參訪,感受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領略協同發展帶來的新變化,不斷加深對兩(liang) 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認同。

  了解兩(liang) 岸曆史聯結

  宣布考紀、發放準考證、搜身進考場、鳴鑼後開始答題……這一整套的科舉(ju) 考試模擬流程,讓台灣師生感慨自己“穿越了”。日前在河北定州貢院,參加研習(xi) 營的台灣師生穿上漢服,端坐在貢院考場裏認真答題。

  “我希望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能更細致了解科舉(ju) 曆史,體(ti) 會(hui) 古人參加科舉(ju) 的心路曆程。”台生曾紫涵剛剛高中畢業(ye) ,是一位“首來族”。她興(xing) 奮地告訴記者,原本科舉(ju) 考試都是課本或電視劇裏的內(nei) 容,沒想到自己可以親(qin) 身體(ti) 驗到,讓課本知識出現在現實生活裏。

  專(zhuan) 題科舉(ju) 講座、北京故宮“殿試”場景觀摩、北京台灣會(hui) 館(台灣學子進京趕考的落腳地)參觀……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讓研習(xi) 營的師生對兩(liang) 岸共同的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感受燦爛中華文化

  相聲是京津地區一種喜聞樂(le) 見的傳(chuan) 統曲藝。在天津的相聲茶館,台灣師生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嗑瓜子,一邊欣賞相聲表演。天津美食美景、百姓生活日常、影視文學作品……各種類型的話題,演員們(men) 都能信手拈來,用幽默的語言、活潑的方式呈現給觀眾(zhong) 們(men) ,讓大家開懷大笑。

  “真是太有意思了!演員們(men) 知道今天我們(men) 會(hui) 來,還特地準備了有台灣元素的笑話。他們(men) 一會(hui) 兒(er) 講在台灣旅遊期間的奇聞軼事,一會(hui) 兒(er) 模仿台劇裏演員特有的腔調,沒說幾句就能贏得在場觀眾(zhong) 的掌聲和笑聲。”台生吳采原感慨,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演員們(men) 能嫻熟地運用各種素材進行表演,說明他們(men) 基本功很紮實。同時這也體(ti) 現了中國語言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不隻是相聲,台灣師生們(men) 表示,從(cong) 雄偉(wei) 險峻的長城到氣勢恢宏的故宮,從(cong) 精彩絕倫(lun) 的京劇表演到活靈活現的天津泥人張彩塑,這次活動的不少內(nei) 容都讓大家感慨不虛此行。

  “當我們(men) 來到天津塘沽時,很多同學好奇這裏怎麽(me) 會(hui) 有大型的媽祖廟,而且還有台灣宮廟前來交流時帶來的媽祖像。”嘉義(yi) 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這些都充分說明,兩(liang) 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親(qin) 情和共同的曆史傳(chuan) 承與(yu) 文化記憶。

  驚歎大陸科技發展

  刷台胞證進站、對號入座、靠在椅背上靜靜欣賞窗外的美景……研習(xi) 過程中,台灣師生一起體(ti) 驗了大陸的高鐵之旅。高速平穩的運行,寬敞舒適的車廂,現代智能的設備,都讓大家連連誇讚。

  “看,這是我倒放在車窗旁的礦泉水瓶,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就一直沒有傾(qing) 倒過。我還發現,座位附近有充電插口,方便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充電。”台胞陳雅婷感慨萬(wan) 分,這次研習(xi) 讓大家看到了大陸日新月異的麵貌和科技方麵的進步,她會(hui) 把此行見聞分享給更多島內(nei) 朋友。

  運用小程序預約博物館展覽、用手機軟件下單外賣飲品、掃碼乘坐地鐵公交……交流中,師生們(men) 說,大陸的互聯網應用很發達,給大家的衣食住行帶來了便利。希望未來還可以再來大陸,感受體(ti) 驗各式各樣的新消費場景、新服務業(ye) 態。

  “這次的研習(xi) 營活動是一次文化之旅,營員們(men) 用心記錄、研學、探究,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北京市台聯副會(hui) 長陳偉(wei) 表示,北京市台聯作為(wei) 在京台胞的愛國民眾(zhong) 團體(ti) ,在兩(liang) 岸交流交往中將繼續利用各種有效載體(ti) 開拓交流新途徑,推出更多有特色的體(ti) 驗式交流項目,讓兩(liang) 岸同胞走近走親(qin) 。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