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識項目是指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因其創新性、顛覆性的理念而與(yu) 現有知識體(ti) 係和共識不一致的項目。《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提出:“建立專(zhuan) 家實名推薦的非共識項目篩選機製。”這一重要改革舉(ju) 措為(wei) 非共識性創新提供了新的支持模式和路徑,體(ti) 現了對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的重視,對於(yu) 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促進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具有重要意義(yi) 。
第一,深刻理解非共識項目的重要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非共識項目的特點是創新性強、風險高、難識別、爭(zheng) 議大,挑戰現有的知識體(ti) 係、標準和規則,蘊藏著重大創新思維和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機遇,可能帶來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重大突破,從(cong) 而促進新質生產(chan) 力的發展。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men) 將迎來更多“從(cong) 0到1”的科技創新成果,原始創新在我國科技創新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這意味著會(hui) 出現更多非共識性創新。因此,建立非共識項目的篩選機製是我國科技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要看到,非共識項目研究難度大、不確定性高、可識別性不強、失敗風險較大,在同行評議中可能會(hui) 引起較大的分歧,難以通過常規的同行專(zhuan) 家評審程序達成有效共識,通常較難獲得研究資助,必須采取符合非共識項目特征的評選方式。因此,建立非共識項目的篩選機製勢在必行。
第二,發揮專(zhuan) 家實名推薦的作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項目評價(jia) 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動規律的評價(jia) 製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務導向型科技項目分類評價(jia) 製度,建立非共識科技項目的評價(jia) 機製。”專(zhuan) 家實名推薦的非共識項目篩選機製是符合非共識項目特點的一種評價(jia) 機製。采用專(zhuan) 家實名推薦,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申請者過往業(ye) 績,更加有利於(yu) 打破常規、識別人才。實名製有利於(yu) 發揮專(zhuan) 家個(ge) 人影響力,激勵評審專(zhuan) 家發揮伯樂(le) 作用,也有利於(yu) 強化專(zhuan) 家個(ge) 人推薦責任,對專(zhuan) 家行為(wei) 形成約束,避免項目評審專(zhuan) 家因個(ge) 人動機而出現的低水平評審和投機行為(wei) ,降低推薦風險。要發揮好這一機製的作用,一是推薦專(zhuan) 家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在推薦時出以公心,以對科技創新負責、對國家發展負責的態度,推薦出真正具有原創性、顛覆性的項目。二是推薦專(zhuan) 家要有獨到眼光。深刻把握未來方向,能夠洞悉非共識項目的可行性和巨大創新機遇。三是推薦專(zhuan) 家要堅持創新意識。堅持源頭創新,破除跟隨思想,不能以國外有沒有類似研究、有沒有先例、是不是國際熱點等作為(wei) 評判標準,而應建立鼓勵重大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的思維觀念和評價(jia) 導向,引導我國科學家勇闖“無人區”,突破現有科學技術理論框架,加快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
第三,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管、評價(jia) 和全過程責任製度。強化負責任評審,建立權責一致的責任機製,既要充分發揮專(zhuan) 家個(ge) 人在整個(ge) 非共識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也要壓實責任,避免人情圈子、學術壟斷等對項目遴選帶來的負麵影響,增加篩選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建立激勵機製,鼓勵科學家在評價(jia) 活動中堅持真理、勇於(yu) 創新。另外,對非共識項目的管理,科研管理部門要建立體(ti) 係化製度,完善資助方式,形成適應非共識項目開展研發活動的製度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