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全國網絡普法行·雲(yun) 南站”活動媒體(ti) 團最後一站來到雲(yun) 南省騰衝(chong) 市。當地創新開展的“火塘會(hui) ”,成為(wei) 工作人員與(yu) 村民交流溝通、化解矛盾、宣傳(chuan) 政策、推動發展的重要載體(ti) 。
“火塘會(hui) ”是個(ge) 什麽(me) 會(hui) ?
在雲(yun) 南的很多地方,火塘曾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人們(men) 圍坐在火塘邊取暖、做飯、聊天,傳(chuan) 承著家族的故事和文化。如今,猴橋鎮猴橋村因地製宜,將“火塘會(hui) ”辦成了解決(jue) 群眾(zhong) 家庭矛盾、鄰裏糾紛問題的主要平台。
在火塘邊或院子裏,工作人員和村民同坐一條板凳,聊家長裏短、鄰裏糾紛,話村裏的大小事務、政策法規、文明新風。火塘的溫暖仿佛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交流更加順暢和自然,也讓這裏成為(wei) 議事宣傳(chuan) 的主陣地,基層治理的新延伸。
“有的村民聽不懂普通話,開大會(hui) 需要單獨用傈僳族語言再次進行交流,利用‘火塘會(hui) ’可以高效地近距離交流。”猴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民委員會(hui) 主任蔡文輝說。
糾紛調解“火塘會(hui) ”
猴橋村按照議事有範圍、會(hui) 前定主題、會(hui) 上大家談、決(jue) 策靠民主、落實受監督的議事流程建章立製,成立“火塘會(hui) ”議事成員小組,把理論政策宣傳(chuan) 、法律知識普及、項目建設協商協調、產(chan) 業(ye) 發展謀劃布局等納入議事範圍。同時,秉承“有事議事、無事宣傳(chuan) ”的召開原則,充分發揮火塘接地氣、聚人心的陣地優(you) 勢,讓群眾(zhong) 主動參與(yu) 、暢所欲言。
猴橋村普法宣傳(chuan) “火塘會(hui) ”
“火塘會(hui) ”不僅(jin) 是矛盾調解的橋梁,更是決(jue) 議大事的地方。通過“火塘會(hui) ”議事模式,猴橋村建成了水產(chan) 養(yang) 殖基地,形成了草果種植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鏈,引進了山胡椒產(chan) 業(ye) ,開起了7家民宿和農(nong) 家樂(le) ,推動猴橋村口岸經濟、林下經濟、鄉(xiang) 村旅遊多元化發展。
“曾經,村裏蔡某四兄弟因贍養(yang) 老人問題產(chan) 生矛盾,調解員就組織了‘火塘會(hui) ’,分別與(yu) 四兄弟溝通協商,最終各方達成調解協議,老人贍養(yang) 問題、兄弟和睦問題都得到了解決(jue) 。”蔡文輝介紹。
在猴橋村,沒有什麽(me) 事情是一場“火塘會(hui) ”解決(jue) 不了的。“火塘會(hui) ”作為(wei) 一種基層民主議事的創新形式,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促進了村民之間的團結與(yu) 和諧,正為(wei) 構建和諧鄉(xiang) 村貢獻著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