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精準服務 科技金融提升產業含“金”量

發布時間: 2024-09-06 21:29:00 來源: 人民網

  在湖北,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聯合湖北省科技廳、財政廳等開發“科創企業(ye) 創新積分信用貸款”,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創新積分製”評分精準畫像,增強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可得性。

  在江蘇,科技統籌服務中心、技術產(chan) 權交易市場聯合銀行機構推出特色金融產(chan) 品“儀(yi) 器貸”,以支持科學儀(yi) 器國產(chan) 化研發,推動科學儀(yi) 器向社會(hui) 開放共享,最高可提供5000萬(wan) 元信用貸款。

  在山東(dong) ,“科融信”服務平台通過整合互聯網、政府和行業(ye) 大數據,把科技人才、項目、創新平台、知識產(chan) 權等9類創新要素作為(wei) 關(guan) 鍵變量打造新型授信模型,為(wei) 企業(ye) 提供科技增信評級服務,助力企業(ye) “無擔保、無抵押”融資。

  ……

  近年來,一係列適應科技型企業(ye) 全生命周期特點的金融產(chan) 品不斷湧現,我國各地多措並舉(ju) ,聚焦卡點、堵點提升科技企業(ye)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質效,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正在逐步構建。

  據記者梳理,過去五年,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獲貸率從(cong) 14%提升至47%;科創票據累計發行8000億(yi) 元;超過1700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A股上市。從(cong) 政策工具看,2022年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zhuan) 項再貸款等兩(liang) 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帶動銀行發放相關(guan) 貸款近2萬(wan) 億(yi) 元。2024年新設立5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科技創新的金融政策工具更加完善和精準。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與(yu) 科技等部門緊密協作,持續加強對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的資金支持和全鏈條的金融服務,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司長彭立峰在9月5日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說,目前已製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ye) 融資行動的方案,推動設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部門協同、央地聯動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同時,把科創領域作為(wei) 優(you) 化資金供給結構的重點方向,累計設立了7000億(yi) 元支持科技創新的專(zhuan) 項再貸款,組織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

  對於(yu) 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ti) 製,彭立峰表示,著力做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融資服務,建立金融政策同科技產(chan) 業(ye) 政策的協同機製,豐(feng) 富金融支持的政策工具和手段,健全重大技術攻關(guan) 風險的分散機製,激勵金融機構提供長期性、低成本的融資支持;做好科技型企業(ye) 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更加聚焦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的需求。

  彭立峰認為(wei) ,發展科技金融要重點提升3個(ge) “比重”,即提升直接融資在社會(hui) 融資中的比重,進一步豐(feng) 富資本市場的融資產(chan) 品,創設科技創新專(zhuan) 項金融債(zhai) 券;提升股權融資中投早、投小的比重,完善創業(ye) 投資“募投管退”機製,提高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便利性;提升科技創新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比重,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建立科技金融服務考核評價(jia) 機製,引導金融機構增強對科技型企業(ye) 的風險評估能力,豐(feng) 富適應高新技術領域特點的金融產(chan) 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活動力度不斷加大,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體(ti) 係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活動獲得實實在在金融資源支持;我國金融機構服務科創創新活動意識、意願、能力及風控水平不斷提升;此外,國內(nei) 監管部門積極完善監管製度與(yu) 服務規範,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同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科創企業(ye) 等領域支持。

  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發展科技金融,需要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與(yu) 優(you) 化,更加動態平衡、結構合理地推動科技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努力為(wei) 科技活動提供基於(yu) 全產(chan) 業(ye) 鏈、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