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人為(wei) 設置貿易壁壘將加大世界經濟碎片化風險。各國隻有積極參與(yu)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合作,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自身競爭(zheng) 優(you) 勢,才能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
當前,人類麵臨(lin) 氣候變化的嚴(yan) 峻挑戰,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需要各國持續推進能源轉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依然存在巨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國持續供給優(you) 質新能源產(chan) 品,有助於(yu) 全球能源轉型,為(wei) 各國綠色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和氣候目標的關(guan) 鍵。國際能源署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為(wei) 實現氣候變化目標,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需至少達到1.1萬(wan) 吉瓦。在此前提交的194份國家自主貢獻中,隻有14份明確設定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目標,總計僅(jin) 為(wei) 約1300吉瓦。這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缺口大、潛力足、前景廣。
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中國對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貢獻超過一半,為(wei)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過去10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yu) 中國創新、中國製造、中國工程。
國際社會(hui) 應該客觀公正看待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就。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製定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zheng) 於(yu)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需要大力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比如需要發展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更靈活的電網等。這些都需要係統規劃、持續投入。
當前,從(cong) 技術水平、產(chan) 業(ye) 規模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看,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有助於(yu) 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對世界是利好消息。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20.3萬(wan) 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各國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個(ge) 別國家的政客卻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增設貿易壁壘。這種做法是有害的,不僅(jin) 不利於(yu)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也將阻礙有關(guan) 國家通過國際產(chan) 業(ye) 合作加強自身比較優(you) 勢。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人為(wei) 設置貿易壁壘將加大世界經濟碎片化風險。各國隻有積極參與(yu)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合作,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自身競爭(zheng) 優(you) 勢,才能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
印度尼西亞(ya) 從(cong) 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中受益匪淺。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chan) 品推動了印尼綠色電力推廣,印尼企業(ye) 正在和中國企業(ye) 開展新能源汽車相關(guan) 合作,形成了一定產(chan) 業(ye) 規模。堅持開放發展,依靠自身資源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印尼將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及電池行業(ye) 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重要參與(yu) 者。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對世界是機遇,不是威脅。中國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世界各國有大量機會(hui) 和途徑開展合作,共同提高競爭(zheng) 力,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為(wei) 印度尼西亞(ya) 國家研究創新署高級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