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國內陸“山城”何以通江達海奔赴世界?

發布時間: 2024-09-26 09:1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窗內(nei) ,一個(ge) 個(ge) 精心搭建的微縮模型展現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脈絡;窗外,彩色集裝箱整齊排列,載貨卡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這一列列集裝箱,滿載著重慶這座內(nei) 陸城市通江達海的發展故事。

  9月2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走訪位於(yu) 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梁欽卿 攝

  23日,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走進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這裏是中歐班列始發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策源地,如今已是我國南向西向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樞紐。

  內(nei) 陸國際物流樞紐展示中心講解人員介紹,園區以重慶為(wei) 運營中心,東(dong) 南亞(ya) 主要港口為(wei) 節點,建立起覆蓋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倉(cang) 布局,暢通“重慶鐵路港—北部灣海港—海外倉(cang) ”的貿易鏈條;今年與(yu) 丹麥得夫得斯國際貨運公司達成共建共享海外倉(cang) 合作,目前已累計布局28個(ge) 海外倉(cang) 。

  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園區截至2023年底引進企業(ye) 超5400家,產(chan) 值超1300億(yi) 元人民幣,年稅收60億(yi) 元人民幣,構建起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開放型產(chan) 業(ye) 生態。在貿易方麵,園區匯聚1000餘(yu) 家企業(ye) ,覆蓋整車、有色金屬、醫藥、冷鏈等品類,國內(nei) 貿易額達800億(yi) 元人民幣、國際貿易額達10億(yi) 美元。


圖為(wei)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供圖

  依托整車、醫藥等口岸功能,疊加國際通道和國內(nei) 分撥的物流優(you) 勢,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積極發展臨(lin) 鐵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以整車產(chan) 業(ye) 為(wei) 例,服務涵蓋保時捷、奔馳、路虎等17個(ge) 市場主流品牌,進口數量、品類位列內(nei) 陸第一。2023年,隨著國產(chan) 車加速出海,園區進一步成為(wei) “渝車出海”門戶。2024年上半年,園區進出口整車約3.69萬(wan) 台,同比增長約6倍。

  記者注意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布局有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興(xing) 隆場特大型鐵路編組站兩(liang) 大鐵路設施,設有鐵路口岸和重慶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建成投運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走進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在辦公大樓的運營調度中心裏,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調度的各項數據,包括班列訂單、開行量、貨值、輻射範圍等。這裏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運行“大腦”。


圖為(wei) 采訪團成員走訪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調度中心。梁欽卿 攝

  “目前,通道的貨物已經涵蓋電子產(chan) 品、整車及零部件、機械小家電、食品等數十個(ge) 大類,運輸貨物增至1160餘(yu) 種,服務通達全球124個(ge) 國家和地區的523個(ge) 港口。”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本生介紹,忠縣的柑橘、潼南的檸檬、銅梁的蘿卜,乃至我國西北地區的洋蔥等農(nong) 作物,都能在這裏運抵世界各地民眾(zhong) 的餐桌上,真正讓重慶實現通江達海奔赴世界。

  位於(yu)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的重慶鐵路口岸,是我國內(nei) 陸首個(ge) 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目前已建成整車、醫藥、冷鏈、跨境電商(國際郵件)、大宗商品等多條臨(lin) 鐵產(chan) 業(ye) 鏈。

  “以整車為(wei) 例,重慶鐵路口岸為(wei) 德國保時捷、博速官方內(nei) 陸獨家戰略夥(huo) 伴。”重慶泛歐鐵路口岸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講解專(zhuan) 員宋開成介紹,2023年重慶鐵路口岸清關(guan) 出口整車近9萬(wan) 台,集聚長安、賽力斯、吉利睿藍等20餘(yu) 個(ge) 品牌,成為(wei) “渝車出海”陸上門戶。

  據悉,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現已構建起“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ti) 係,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渝甬四向國際班列開行線路62條。2024年上半年,四向班列共開行2596列,運輸箱量18.6萬(wan) 標箱,貨值501億(yi) 元人民幣,三項指標均排重慶市第一。

  一輛輛貨車在園區中往來穿梭,每一道車轍,都是重慶開放發展的足跡。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