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經濟隨筆丨不同尋常的會議 積厚成勢的變化

發布時間: 2024-09-30 10:08: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影響預期的一個(ge) 重要做法是形成“超預期”。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就是一次在積厚成勢的持續努力中,不同尋常的、以“超預期”有效引導預期的重要會(hui) 議。

  這次會(hui) 議的主題緊扣經濟,這就“超預期”。

  按慣例,每年4月、7月、12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多以經濟工作為(wei) 主題。分別對應著開局後、年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前夕的時間點。而這次,在7月30日的會(hui) 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後,僅(jin) 過了兩(liang) 個(ge) 月就再次緊扣經濟,說明形勢有新變化,部署有新要義(yi) 。

  歐美經濟持續不振,近期貨幣政策有明顯調整。中國經濟“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同時也“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對於(yu) “怎麽(me) 看”與(yu) “怎麽(me) 辦”,需當機立斷,及時作出新的研究和部署。

  “超預期”的會(hui) 議安排,體(ti) 現出了緊迫感與(yu) 針對性。

  “全麵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這為(wei) 判斷形勢定下了基調。新的工作部署,則體(ti) 現了穩增長、穩信心、穩股市、穩房地產(chan) 、穩預期的鮮明取向。

  千餘(yu) 字的會(hui) 議新聞稿不長,但要點很多、係統性很強。內(nei) 在邏輯裏,體(ti) 現著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的聯動,財政貨幣政策與(yu) 房地產(chan) 、資本市場等領域新部署的聯動,存量政策與(yu) 增量政策的成勢相連、統籌實施……顯然,這是一套宏觀經濟政策的組合拳

  ——“要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這一新的提法,釋放出強烈的穩增長、穩房地產(chan) 信號。圍繞“止跌回穩”,從(cong) 供給與(yu) 需求兩(liang) 端明確了具體(ti) 舉(ju) 措,近期關(guan) 鍵看各地怎麽(me) 落實。“回穩”而不是“回升”,說明對房地產(chan) 的基本定位並未改變,“大落”“大起”都不可取。

  ——“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入市、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公募基金改革,幾個(ge) 關(guan) 鍵部署,都在市場關(guan) 切、期待的“點”上。會(hui) 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等已推出,資本市場反應積極。會(hui) 後,後續動作仍有。加上中國經濟整體(ti) “穩中有進”的底子,這一輪“提振”的持續效果可期

  ——“要幫助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這個(ge) 表述,誠懇直白。部分行業(ye) 企業(ye) 正麵臨(lin) 經營困難,給予及時恰當的幫助十分必要。“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wei) ”也針對性很強。一年前出台的民營經濟“31條”裏就曾明確提出,“增強監管製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提高監管公平性、規範性、簡約性,杜絕選擇性執法和讓企業(ye) ‘自證清白’式監管”。

  ——“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群體(ti) 增收,提升消費結構”。把收入的事和消費的事放在一塊兒(er) 講,很有必要。促消費的前提是增加收入。“收”與(yu) “支”同時考慮,這是宏觀政策的專(zhuan) 業(ye) 邏輯,也符合每一個(ge) 家庭的基本生活邏輯

  直麵困難、牽住“牛鼻子”,拿出辦法、揮出組合拳。不僅(jin) 會(hui) 議安排“超預期”,很多具體(ti) 部署的針對性之強、力度之大,也“超預期”。“預期管理”是寫(xie) 在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裏的。正向的“超預期”,其效果,往往就是“穩預期”

  兩(liang) 個(ge) 月前那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就直麵難題,作出“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等準確分析。推動中國經濟攻堅克難、穩步向前的努力,是一以貫之的。比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近期就取得明顯成效,“兩(liang) 新”支持政策已全麵啟動。

  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的諸多重大改革動作,也正密集出台。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動力釋放,腳下有勁。

  一次不同尋常的會(hui) 議,諸多具體(ti) 務實的部署,各界積極向上的反應。這再次證明了兩(liang) 個(ge) 樸素的道理——

  有信心太重要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

  (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