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化中國行丨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一起走進北京中軸線

發布時間: 2024-10-04 12:09: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其保護理念和實踐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經驗。今天的《文化中國行》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北京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北起鍾鼓樓,向南經萬(wan) 寧橋、景山,過故宮、端門、天安門、正陽門,直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nong) 壇,分列中軸線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形成了全長7.8公裏的世界最長城市軸線。這個(ge) 國慶假期,剛剛申遺成功的北京中軸線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中軸線上多個(ge) 景點完成燈光照明改造、妝點上立體(ti) 花壇造景,成為(wei) 熱門打卡點。

  遊客:中軸線這些臨(lin) 街的景觀都很壯觀,很好看,富有文化氣息。

  北京中軸線始建於(yu) 13世紀,成型於(yu) 16世紀,此後不斷完善,形成了秩序井然、氣勢恢宏的城市建築群,見證了影響中國都城營建傳(chuan) 統2000餘(yu) 年的理想都城秩序,表達了中國傳(chuan) 統都城規劃對於(yu) 禮儀(yi) 和秩序的強調,見證了中國的曆史變革,是國家禮儀(yi) 文化與(yu) 傳(chuan) 統城市管理方式的有力物質見證。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chan) 中心主任 呂舟:北京中軸線是一個(ge) 整體(ti) ,而這個(ge) 整體(ti) 是經曆了700年的時間持續發展,決(jue) 定了整個(ge) 北京的城市形態。涉及我們(men) 對於(yu) 國土的理解,對於(yu) 國家秩序的構建,對於(yu) 人的生活的秩序的構建,所以我們(men) 在講到北京中軸線的時候,我們(men) 認為(wei) 最核心的價(jia) 值,就是一個(ge) 理想都城秩序的結晶,一個(ge) 範例。

  鍾鼓報時規範了古代城市生活;城門起閉構建了古代城市的秩序;祭祀建築反映家國一體(ti) 的思想,國家禮儀(yi) 和公共建築承載了中華文明的禮製傳(chuan) 統與(yu) 文化傳(chuan) 承。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關(guan) 強: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傳(chuan) 統觀念、建築理念、哲學思想的物質載體(ti) ,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的形成,是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北京中軸線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填補了東(dong) 方文明城市形態的空白。

  曆史文化遺產(chan) 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ti) 之一。北京中軸線不僅(jin) 是重要的文化遺產(chan) ,也是百姓日常生活工作,休閑娛樂(le) 的好去處。國慶假期,新中國成立75周年花籃亮相北京中軸線天安門廣場,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現在,很多國家儀(yi) 式、外交儀(yi) 式也都在中軸線上進行,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chan) 中心主任 呂舟:北京中軸線所體(ti) 現的這種觀念的延續。如果從(cong) 《周禮·考工記》記載那個(ge) 時代開始,這3000年的曆史,城市的建設,人們(men) 對於(yu) 城市對於(yu) 國土對於(yu) 秩序的理解,都在這條軸線上體(ti) 現出來,我覺得它是特別好的一個(ge) 案例。

  “如果不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北京中軸線這一世界遺產(chan) 的新成員,正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文明發展曆程和對人類文明貢獻的中國故事,也讓獨特的世界遺產(chan) 在傳(chuan) 承、保護和弘揚中煥發新生機。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