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科幻影視向世界展示中國式想象(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聚焦中國科幻)

發布時間: 2024-10-04 14:31:00 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時至今日,科幻影視不再是一個(ge) 小眾(zhong) 的題材和門類。它真正實現了破圈,受到越來越多觀眾(zhong) 的喜愛,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參與(yu) 到當下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科幻創作的靈感,往往源於(yu) 現實之問。回答好現實之問、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是科幻影視創作的驅動力。科幻影視應該以其前瞻性,通過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情境,帶給人們(men) 警醒與(yu) 思考,彰顯正義(yi) 與(yu) 真理

  

  中國人從(cong) 來不缺少想象力。從(cong) 奇幻瑰麗(li) 的《山海經》到天馬行空的《西遊記》,從(cong) 奇崛魔幻的《聊齋誌異》到妙趣天成的《鏡花緣》,那上天入地、神思飛揚的想象力,給中國文化注入了浪漫和飄逸,也將幻想的基因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裏。20世紀初,隨著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問世,以及第一部帶有科幻元素的電影《六十年後上海灘》的出現,科幻的種子在中國落地生根。新中國成立後,《珊瑚島上的死光》《錯位》《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等一批科幻影視作品進行了富有創造力的探索。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力不斷增強,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文藝工作者的想象力再一次被激發,一批科幻佳作應運而生。劉慈欣的《三體(ti) 》以其恢弘的想象力征服了各國讀者,而由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則拉開了中國科幻影視高質量發展的序幕。

  機遇與(yu) 突破

  新時代科幻影視,在藝術品質和製作技術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流浪地球》是其中的標誌性作品,它達到了科幻影視的嶄新高度。如果說之前的科幻電影,避開了高難度的工業(ye) 特效,選擇輕型的軟科幻,《流浪地球》則選擇正麵強攻重工業(ye) 氣質的硬科幻,以精湛的技術和逼真的視效,展現出足可比肩國際一流的影視工業(ye) 水準。中國角色成為(wei) 故事主角,無論是眾(zhong) 誌成城應對危機的解決(jue) 方式,還是不離不棄的鄉(xiang) 土情懷,都呈現出中國人獨特的價(jia) 值觀,傳(chuan) 達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應該說,《流浪地球》所產(chan) 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極大提振了中國科幻創作者的信心,鼓舞更多人投入科幻影視創作。

  在此之後,一批優(you) 秀科幻影視作品相繼問世。《明日戰記》取得了機甲題材的突破,影片呈現的炫酷機甲和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麵可圈可點。《流浪地球2》在創作上更進一步,技術更加成熟,視覺奇觀更為(wei) 恢弘,敘事線索更為(wei) 複雜,所探討的人工智能與(yu) 人類的關(guan) 係也更具現實意義(yi) ,它續寫(xie) 了第一部的成功,合力打造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幻影視IP。

  除了這些硬科幻作品之外,很多電影嚐試將科幻元素與(yu) 不同的類型題材進行嫁接融合,實現更為(wei) 多元的電影敘事。《獨行月球》用喜劇的方式表現人物的質樸情感和人性光芒,塑造了不一樣的救世英雄。《瘋狂的外星人》通過外星人題材思考人類文明的內(nei) 部關(guan) 係,凸顯了科幻影視的思想深度。《宇宙探索編輯部》采用仿紀錄片的拍攝方式,粗糲的影像風格,寫(xie) 實的現實場景,觸碰到浪漫詩意的科幻內(nei) 核,頗具新意。《外太空的莫紮特》借助科幻元素探討家庭教育話題,帶給家長和孩子們(men) 啟迪。值得肯定的是,即便是“科幻+”的軟科幻作品,特效技術也不是短板。無論是《獨行月球》中的金剛鼠,還是《瘋狂的外星人》中的外星人,都達到了逼真細膩的效果,突破了難度最大的生物特效。

  近年來的電視劇創作也頻頻選擇科幻題材。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視劇《三體(ti) 》,內(nei) 容紮實,製作精良,利用引人入勝的敘事節奏、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親(qin) 切熟悉的生活氣息,帶領觀眾(zhong) 抽絲(si) 剝繭直抵真相,以對科學邊界及人類局限性的追問,在觀眾(zhong) 頭腦中掀起科學風暴。這種忠實呈現原著的藝術魅力,得到國內(nei) 觀眾(zhong) 認可,也獲得海外觀眾(zhong) 好評,收獲了科幻文學影視轉化的新經驗。

  2023年,科幻影視的全年營收達到115.9億(yi) 元,中國科幻產(chan) 業(ye) 總營收達到1132.9億(yi) 元,首次突破千億(yi) 元大關(guan) 。時至今日,科幻影視不再是一個(ge) 小眾(zhong) 的題材和門類。它真正實現了破圈,受到越來越多觀眾(zhong) 的喜愛,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參與(yu) 到當下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科幻影視的熱潮,帶動了整個(ge) 科幻產(chan) 業(ye) 鏈,無論是上遊的科幻文學,還是下遊的轉化和周邊,都得到顯著發展和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科幻賦能新產(chan) 業(ye) ,催生新業(ye) 態,成為(wei) 新興(xing) 的文化潮流。

  科幻的影響力也逐漸溢出影視圈,輻射到社會(hui) 的各個(ge) 方麵。科幻憑借其超拔現實生活的科學想象,跨越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成為(wei) 各國人民都能接受的文化形態,有效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科幻在孩子們(men) 心中埋下科學探索的種子,開辟自由遼闊的思想疆域,培養(yang) 勇於(yu) 探索的科學精神,引導他們(men) 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科幻也提升了公眾(zhong) 的科學素養(yang) ,使人們(men) 對科學的崇尚和探討蔚然成風。

  挑戰與(yu) 展望

  應該看到,近年來的科幻影視雖然保持了較為(wei) 龐大的創作體(ti) 量,但真正的精品仍然為(wei) 數不多。頭部作品大多集中於(yu) 一兩(liang) 個(ge) IP,更多作品在科幻創意、技術呈現和藝術表現上,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實現科幻影視的持續繁榮,需要改變頭重腳輕的產(chan) 品結構,催生更多科幻精品,打造更多科幻IP,從(cong) 一枝獨秀走向春色滿園。

  繁榮科幻影視需要建立完備的影視工業(ye) 體(ti) 係和科幻產(chan) 業(ye) 鏈條。一般來說,科幻影視最能體(ti) 現影視工業(ye) 水準,從(cong) 服裝、道具到置景、特效,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流浪地球》係列的拍攝幾乎經曆了從(cong) 無到有、事無巨細的學習(xi) 和創造過程,然而這樣的重任顯然需要更多社會(hui) 力量共同承擔。2020年,國家電影局與(yu) 中國科協印發了《關(guan) 於(yu) 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幹意見》,扶持和引導科幻影視工業(ye) 不斷走向成熟完善。科幻產(chan) 業(ye) 鏈條上下遊的打通,也將推動科幻閱讀、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不同板塊協同發力,為(wei) 科幻影視的繁榮發展提供健康的環境和堅實的基礎。

  繁榮科幻影視需要不斷提高科學素養(yang) ,努力增強科學性。科幻雖然是基於(yu) 科學知識的一種虛構和幻想,但仍然要符合科學邏輯,提供準確的科學知識和經得起推敲的細節,真正啟發觀眾(zhong) 思考,呈現科學魅力。可以說,舍棄了科學性,也便丟(diu) 掉了科幻影視的根基。為(wei) 了提高科幻影視的科學性,國家電影局和中國科協牽頭建立科學顧問庫,為(wei) 科幻影視創作提供專(zhuan) 業(ye) 谘詢、技術支持和科學把關(guan) 。上述影視作品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大量科學顧問專(zhuan) 業(ye) 指導的基礎上。科幻影視應該始終保持對科學技術的敏銳關(guan) 注,緊緊跟隨科學發展的步伐,為(wei) 普通觀眾(zhong) 呈現科學技術最新成果。而新的技術也必將為(wei) 科幻影視帶來新的命題、新的思考、新的故事空間和新的創意表達。

  繁榮科幻影視需要實現觀念的更新和飛躍。比技術更為(wei) 重要的是人的想象力。想象力不僅(jin) 體(ti) 現在如何構想遙遠飄渺的未知世界,也體(ti) 現在如何認識我們(men) 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不僅(jin) 體(ti) 現在故事的原創上,也體(ti) 現在藝術的呈現中。如何以獨特的角度撬開人們(men) 的認知誤區和思維定式,如何觀照人類的整體(ti) 困境進行哲學上的終極追問,如何實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科幻中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如何實現科幻與(yu) 不同影視類型間的借鑒和組合,這些都需要想象力。像《宇宙探索編輯部》這樣的作品,正是憑借對現實的認識深度,依靠從(cong) 生活中長出來的想象力,找到科幻表達的獨特角度。所以,實現想象力的飛揚,要依靠觀念的更新和認識的深入。要努力建立一種大科幻的觀念,讓科幻影視突破小圈子,以幻想為(wei) 支點,實現古今中外的文化對話,不斷激發文化活力,為(wei) 科幻影視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

  繁榮科幻影視需要確立中國科幻的主體(ti) 性。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厚重積澱,中國人正在進行的生活實踐,中國人麵向世界和未來的主體(ti) 表達,都為(wei) 創作中國式科幻提供了廣闊空間。值得肯定的是,無論是《三體(ti) 》,還是《獨行月球》,都自覺立足中華文化,講述獨具一格的中國故事。我們(men) 的科幻影視要從(cong) 既有的科幻美學中走出來,創作出真正屬於(yu) 中國人自己的科幻影視,表達中國人的價(jia) 值主張,呈現中國人的情感溫度,弘揚中國人的美學精神,體(ti) 現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的責任與(yu) 擔當。

  一切對於(yu) 未來的想象都折射出今天的情境和願望。科幻創作的靈感,往往源於(yu) 現實之問。回答好現實之問、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是科幻影視創作的驅動力。科幻影視應該以其前瞻性,通過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情境,帶給人們(men) 警醒與(yu) 思考,彰顯正義(yi) 與(yu) 真理。科幻影視不是無所負重的娛樂(le) ,而應該始終保持對現實生活的關(guan) 切,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記錄下關(guan) 於(yu) 未來的曆史,書(shu) 寫(xie) 好關(guan) 於(yu) 現實的科學想象。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