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央廣財評|從2000多億斤到1.3萬億斤 “中國飯碗”端得穩、端得牢

發布時間: 2024-10-08 10:37:00 來源: 央廣網

  在吉林通化,66萬(wan) 多畝(mu) 水稻進入成熟期,稻田一片金黃滾滾,金秋開鐮稻穀香;在黑龍江北安,1460多萬(wan) 畝(mu) 大豆迎來豐(feng) 收,收割機24小時不間斷作業(ye) ,全程機械化最大限度保障糧食顆粒歸倉(cang) ;在新疆巴楚,旋耕機、播種機等農(nong) 業(ye) 機械在田間來回穿梭,一片片冬小麥田完成播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4日,全國秋糧已收獲近四成,冬小麥播種已全麵開展,冬油菜已播種超過10%。秋風送爽,全國多地呈現秋糧搶晴收獲、小麥油菜趁墒播種的繁忙景象。

  倉(cang) 廩實,天下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持續提升,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糧食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2000多億(yi) 斤。改革開放後,隨著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建立實施,我國糧食產(chan) 量接連跨上新台階,到1996年首次突破10000億(yi) 斤大關(guan)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在2015年突破13000億(yi) 斤後,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2023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達到13908億(yi) 斤,比1949年增加1萬(wan) 多億(yi) 斤,增長5.1倍。

  近年來,隨著生產(chan) 能力持續增強,我國糧食生產(chan) 逐漸從(cong) “吃飽”向“吃好”轉變。我國不斷調活調優(you) 糧食種植結構,在稻穀、小麥等重要口糧作物占比保持穩定的同時,多措並舉(ju) 快速提升大豆、玉米以及雜糧和薯類產(chan) 量,2023年大豆產(chan) 量較1949年增加315億(yi) 斤,玉米產(chan) 量突破曆史新高,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我國持續完善區域布局,開展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劃分、建立健全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實現產(chan) 銷平衡區糧食基本自給、主銷區糧食自給率逐步提高。我國進一步提升糧食產(chan) 業(ye) 質效,2023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ti) 合格率達到97.8%,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

  河南省鄭州市聯合收割機收割麥田場景

  砥礪奮進七十五載,我國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隨著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的變革,我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實現了由“以種植業(ye) 為(wei) 主、以糧為(wei) 綱”的高度單一結構向“農(nong) 林牧漁全麵、多元、協調發展”的曆史轉變,“大食物觀”成為(wei) 近年來農(nong) 業(ye) 領域的高頻詞,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加快構建。與(yu) 此同時,我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正闊步向前,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農(nong) 機裝備廣泛應用、農(nong) 業(ye) 科技突飛猛進、農(nong) 業(ye) 生態持續改善。2023年,全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63.2%,農(nong) 業(ye) 科技整體(ti) 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陣;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0億(yi) 畝(mu) 以上;目前,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小麥生產(chan) 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改革發展重大任務作出係統部署,各部門正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加緊推出各項產(chan) 業(ye) 促進措施。今年8月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聚焦高標準農(nong) 田、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建設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著力做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重大投融資項目謀劃儲(chu) 備,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加大投入。9月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門提出,持續實施好農(nong) 業(ye) 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新增納入報廢補貼範圍的機具種類,提高報廢補貼標準。

  新時代新征程,隨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加快推進,我國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將繼續譜寫(xie) 新篇,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