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滾滾延河水 不盡為民情——從延安譜寫奮進新篇感知“為人民服務”矢誌不渝

發布時間: 2024-10-12 09:39:00 來源: 新華社

  這裏是延安,一座精神永恒與(yu) 信仰澎湃的城市。延安時期,黨(dang) 提出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寫(xie) 入黨(dang) 章。

  2022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延安考察時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人民的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當家就是要為(wei) 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

  延安市城區風光(2023年8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今年秋天,記者再訪延安,這裏瓜果飄香,山鄉(xiang) 巨變。群眾(zhong) 從(cong) 一棵棵果樹上“種出”幸福光景,在一項項改革中嚐到民生甜頭,深切體(ti) 會(hui) 到,我們(men) 黨(dang) 踐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矢誌不渝、奮鬥不止,兌(dui) 現了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莊嚴(yan) 承諾。

  

   02:40

 

  “幸福果”裏映照初心

  秋日延安,雲(yun) 淡天高。當地一座蘋果科技示範基地裏,紅色的“富士”、黃色的“秦玉”、青色的“王林”……各色品種的蘋果掛滿枝頭。

  2022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考察時指出,“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業(ye) 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最好的、最合適的產(chan) 業(ye) ,大有前途”,強調“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老鄉(xiang) 們(men) 生活越來越紅火”。

  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當地加快建設全國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推廣節水技術,實施品牌戰略,推動三產(chan) 融合……如今,延安蘋果產(chan) 量已占全國九分之一,農(nong) 民經營性收入的六成來自蘋果。

  “山峁綠來蘋果紅,老漢高興(xing) 地唱起來……”正是豐(feng) 收時節,南溝村農(nong) 民趙永東(dong) 的信天遊曲調悠悠。“每畝(mu) 防雹網補助2000元,防凍劑免費發放,技術員上門指導……”他說,一項項惠民政策裏,有黨(dang) 對群眾(zhong) 的牽掛。

  延安市安塞區果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剛(左)在果園觀察果樹長勢(2024年8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百姓冷暖,係於(yu) 心間。每年春天一遇倒春寒,安塞區果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剛就帶領幹部衝(chong) 進果園,在防凍坑裏生火升溫,防止蘋果花期受凍。

  防寒關(guan) 鍵在夜間。餓了啃口饃,困了打個(ge) 盹,守在坑邊徹夜不眠更是平常。張剛說,唯有踏踏實實做事,才對得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期待。

  工作人員在延安市洛川縣一家果業(ye) 企業(ye) 打包蘋果(2023年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一顆小蘋果,映出好光景。黨(dang) 員的“辛苦指數”,正換來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

  在一些蘋果主產(chan) 區,“精準防凍作戰圖”“雹災防禦作戰圖”等防災地圖大顯身手。果農(nong) 路紅珍說,圖上的很多細節,是幹部帶著老鄉(xiang) “用腳底板踏出來”的。

  在延安市洛川縣一家果業(ye) 企業(ye) ,工作人員使用手機進行直播帶貨(2024年1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在寶塔區電商直播融合孵化服務中心,果樹認養(yang) 、主題文創、電商直播,蘋果的營銷方式五花八門。中心負責人曹海洋說,我們(men) 一有空就往果園裏鑽,問計於(yu) 民,金點子便層出不窮。

  去年全市蘋果產(chan) 量464萬(wan) 噸,優(you) 果率達82%,近百萬(wan) 人從(cong) 事相關(guan) 工作……延安市果業(ye) 中心主任路樹國說,這是一幅黨(dang) 帶領群眾(zhong) 致富的美好畫卷。

  紮根群眾(zhong) 矢誌不渝

  參觀者在延安市張思德廣場參觀(2024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晨光熹微,延安棗園。寶塔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men) ,來到張思德紀念廣場誦讀名篇,緬懷先烈。

  “我們(men) 這個(ge) 隊伍完全是為(wei) 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wei) 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青山為(wei) 伴,誦讀聲意韻悠長。這支赴湯蹈火的隊伍,隊員們(men) 每年超過300天住在單位枕戈待旦,保萬(wan) 家安寧。

  2022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全黨(dang) 同誌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dang) 的宗旨,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自覺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

  這是穿越時空的回響——

  延安時期,黨(dang) 的幹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麵”,形成了“隻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麵;今日延安,山梁溝峁間,黨(dang) 員幹部撲下身子,將一片赤誠寫(xie) 在黃土地上。

  3年前,解賀宏調任洛川縣槐柏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時,這個(ge) 果業(ye) 大鎮正遭遇風波:果園普遍老化,縣裏的樹種改造計劃難以推行。群眾(zhong) 缺資金,也怕改造後的頭幾年沒收益。

  延安市洛川縣槐柏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解賀宏(右)在果園與(yu) 果農(nong) 交流(2024年8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頂著重重壓力,他挨家挨戶走訪,組織群眾(zhong) 外出觀摩,協調銀行提供貸款。磨破嘴、跑斷腿,片片新園終於(yu) 建起。隨著果樹進入盛果期,“80後”的他也由青絲(si) 變白發。

  紮根鄉(xiang) 鎮工作20多年,解賀宏多次放棄調回縣城的機會(hui) ,“對人民的感情有多深,為(wei) 人民服務的舞台就有多大,基層也是廣闊天地”。

  延河水滋養(yang) 的人,總有股不一樣的精神。

  走進中國(延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電商產(chan) 業(ye) 園,滿眼盡是年輕的身影。31歲的左程飛去年從(cong) 西安返鄉(xiang) 開起工作室,披星戴月、幾經起落,如今終於(yu) 把延安小米、安塞腰鼓賣到了中亞(ya) 。

  “有了跨境電商和中歐班列,延安也是開放的前沿。”抿了口咖啡,小夥(huo) 目光堅定,“創業(ye) 雖苦,但拚搏不就是青春的樣子?”

  再回首,接續奮鬥之下,老區已是新顏——

  告別絕對貧困5年來,延安發展駛入快車道:13個(ge) 縣市區中,經濟總量過百億(yi) 元的已達9個(ge) ;全市植被覆蓋度提高到81.3%,陝北高原綠意盎然;科技創新研發平台達450家,數字經濟蓬勃興(xing) 起……

  在路上,信仰感召之下,更多奮進者前赴後繼——

  969名第一書(shu) 記奮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一批批名校畢業(ye) 選調生從(cong) 各地奔赴延安……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授王濤說,為(wei) 人民服務,字字千鈞,激勵著一代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薪火相傳(chuan) ,初衷不改。

  發展為(wei) 民 奮進新篇

  國慶假期,南泥灣再迎旅遊熱潮。村頭的廣場中央,鮮紅的黨(dang) 徽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2022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無論我們(men) 將來物質生活多麽(me) 豐(feng) 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丟(diu) ”。

  時光流轉,精神永恒。昔日《南泥灣》的曲調仍傳(chuan) 唱不息,但生活早已翻開新篇:植被覆蓋度達85%,濕地公園花海如波,老鄉(xiang) 的民宿生意火爆,南泥灣迎來又一次蝶變。

  “當年,革命先輩為(wei) 了黨(dang) 和人民的利益,把這裏變成陝北的好江南。今天,我們(men) 為(wei) 了群眾(zhong) 的幸福再出發,創建了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鎮。”南泥灣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紀愛雄說。

  延安市寶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張思德為(wei) 民服務隊工作人員楊姣(左)在延安市政務服務中心幫助群眾(zhong) 辦理業(ye) 務(2024年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清晨,延安市政務服務中心內(nei) 熙熙攘攘。47歲的拓紅梅剛剛拿到“小餐飲經營許可證”,她說:“我不識字,是這兒(er) 的‘張思德為(wei) 民服務隊’隊員幫忙代辦,非常方便。”

  大廳牆壁上,“為(wei) 人民服務”的標語醒目異常。在這裏,過去歸屬28個(ge) 部門的108項行政審批事項被整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水滴石穿,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在已有基礎上,延安正全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些重點項目可比過去提前兩(liang) 個(ge) 月開工。今年上半年,延安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3%,在陝西名列前茅。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原主任石和平說,時代不同,麵臨(lin) 的發展課題或有不同,但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始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步入寶塔區高家園則溝道,淡黃色的窯洞錯落有致,口袋公園點綴其間,儼(yan) 然一道風景。但一年前,這裏還是坑窪狹窄、垃圾遍地。

  “誰有個(ge) 急病,救護車都進不來!”居民鄺繼民說。而眼下,他已把自家窯洞做成民宿迎接遊客。

  事非經過不知難。在人口擁擠的老城區,改水、鋪路、插綠,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造談何容易?

  “心裏裝著群眾(zhong) ,辦法總比困難多。”事過之後,寶塔區住建局副局長龐振強仍在感慨。從(cong) 危房改造入手,探索多元籌資模式……藍圖漸成現實,市區32條溝道持續治理,2.1萬(wan) 戶居民受益。

  延安市寶塔區高家園則村溝道治理後全貌(2024年8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從(cong) 實施溝道治理,到關(guan) 愛少年視力健康,再到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延安已連續四年以“人大代表票決(jue) 製”決(jue) 定民生實事項目。延安市委改革辦專(zhuan) 職副主任張玉飛說,去年以來,延安又陸續建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周“解難”、服務群眾(zhong) 周“解憂”等製度,已分別為(wei) 群眾(zhong) 、企業(ye) 解決(jue) 困難104項和944項。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初心永照,換來聖地滄桑巨變。”延安市委黨(dang) 史研究室副主任劉曉梅說,這座紅色之城,正闊步走在新時代奮進路上。

  文字記者:陳晨、李浩、薑辰蓉

  視頻記者:梁愛平、辛嘉穎

  海報設計:潘紅宇

  統籌:劉心惠、王黎、王曦、郜新鑫、馮(feng) 筱晴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