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攬子增量政策,需要用心,也需要耐心。讀懂,才能用好。
圍繞事關(guan) 中國經濟全局的一攬子增量政策,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作出部署,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具體(ti) 落實舉(ju) 措。在部委層麵,則呈現“一總+多分”的政策介紹與(yu) 闡釋格局——
在國新辦的發布平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wei) 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部門,統攬性地介紹了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各個(ge) 方麵。這個(ge) 是“總”。
之前一行一局一會(hui) 的發布,重點是金融政策的逆周期調節,提振資本市場。財政部的發布,重點是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再之後的、由多部委參加的兩(liang) 場,包括即將在17日舉(ju) 行的這場,分別聚焦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當然,發改委也結合自身職能,講了一些屬於(yu) “分”的內(nei) 容。
至此,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五大方麵,都有了“分”的闡釋。
講好“一攬子”,“總分結合”的安排是合適的。這也是我國宏觀經濟治理框架的一種直觀反映。渴望了解新政策的人們(men) ,有時候難免心急,看一場就評說全部,聽“總”之時想聽“分”。這些心態和期待,值得相關(guan) 部門重視與(yu) 適應。
此次係列發布期間,講者與(yu) 聽者形成了熱烈互動。這反映了全社會(hui) 對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暖起來”“好起來”的熱望。對於(yu) 在社交媒體(ti) 時代如何講好公共政策、做好預期管理,也有新的啟示。
帶著數字的政策往往格外吸引人,“多少千億(yi) ”“多少萬(wan) 億(yi) ”聽上去特別帶勁。
而實際上,給力的政策,不是都能量化的。讀懂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妨再多幾個(ge) 視角:
——針對性裏有含量。直麵問題、解決(jue) 問題,而不是繞著問題矛盾走,這是衡量政策有沒有力度的一個(ge) 關(guan) 鍵方麵。這次的一攬子增量政策,針對性很強。經濟下行壓力大,國內(nei) 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還有樓市股市的問題,各界關(guan) 心的、也比較揪心的情況,政策製定者都沒有回避,都提出了馬上要動手做的關(guan) 鍵舉(ju) 措。
——製度變革裏有含量。推動經濟往上走,投入“多少萬(wan) 億(yi) ”等增量資金要素是必要方式,但遠不是全部。中國經濟屢闖難關(guan) 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用改革來增動力。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剛剛閉幕,300多項重點改革舉(ju) 措中,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有利於(yu) 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改革舉(ju) 措,已在來的路上。比如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發布新版市場準入負麵清單、建立未來產(chan) 業(ye) 投入增長機製等。每一句裏都沒有數字,但每一句裏都有著很濃的改革味道、並不低的政策增量。
——加法裏有含量,減法裏也有含量。增量,是針對存量而言的。提出並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整體(ti) 上看,是集中做了一次政策加法。而具體(ti) 看,既有一目了然的加法動作,也有內(nei) 涵豐(feng) 富的減法動作。比如消化存量商品房、嚴(yan) 控增量,暢通融資渠道、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及時調整或暫停執行與(yu) 宏觀政策取向不一致的政策等。此“減”,亦是“增”。
——環境裏有含量。企業(ye) 發展,需要機遇、資金,也需要環境。一攬子增量政策,很多是致力於(yu) 優(you) 化營商環境、建設法治環境的。比如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wei) ,“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luan) 罰款、亂(luan) 檢查、亂(luan) 查封”等等。把這些要求落實好,其發揮的作用,不亞(ya) 於(yu) “多少千億(yi) ”“多少萬(wan) 億(yi) ”,且會(hui) 持續得更長久。
麵對撲麵而來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讀懂是用好的第一步。圍繞怎麽(me) 讀懂,還有很多角度與(yu) 方法,咱們(men) 下一篇繼續談。(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