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小作坊起家,成長為(wei) 我國產(chan) 銷量最大的辣椒製品企業(ye) ,日均生產(chan) 300萬(wan) 瓶,遠銷160個(ge) 國家和地區,以獨特的風味征服無數人的味蕾,成為(wei) 千家萬(wan) 戶餐桌上的常備品……
這就是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老幹媽),一家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ye) 。
工作人員在老幹媽生產(chan) 線上整理貨品(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拿起任何一瓶老幹媽辣醬,都能看到瓶身標簽上的肖像,創始人陶華碧係著白色圍裙,神情堅定,眼裏透出執著,恰是企業(ye) 性格的生動寫(xie) 照——
成立28年來,老幹媽始終專(zhuan) 注於(yu) 做好辣醬。近年來,麵對消費需求多元、市場競爭(zheng) 加劇等挑戰,依然保持著我國辣醬行業(ye) 龍頭地位,銷售額、出口額逆勢上揚。
變化的市場,不變的辣醬,老幹媽為(wei) 何能長紅不衰?近日,記者走進這家企業(ye) ,探尋其發展密碼。
工作人員在老幹媽生產(chan) 線上整理貨品(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匠心:隻為(wei) 做好一瓶辣醬
沿著老幹媽貴定分公司的參觀走廊,隔著玻璃也能聽到機器發出的輕微轟鳴,以及瓶子碰撞的叮當聲。上百米長的自動化生產(chan) 車間,僅(jin) 能看見幾名巡查設備的工人。
空氣中時而飄過的淡淡香辣味提示著訪客,這是一家辣椒製品企業(ye) 。
打開一瓶老幹媽風味豆豉,黝黑的豆豉、鮮紅的辣椒浸在色澤紅亮的辣椒油裏,令人垂涎欲滴。夾一顆豆豉入口,輕輕咀嚼,軟糯鮮香、辣而不燥,濃鬱獨特的醬香味道在唇齒間彌散開來……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貴州人,陶華碧從(cong) 小喜吃辣、擅做辣。年輕時,她挑過貨擔、擺過小攤、開過飯店,客人最稱讚的都是她做的那一勺辣醬。
工作人員在老幹媽生產(chan) 線上整理貨品(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不承想,做辣醬,成了陶華碧一生的事業(ye) 追求。
“沿用傳(chuan) 統工藝精心製作的老幹媽辣醬,是我們(men) 的起家產(chan) 品。”陶華碧的兒(er) 子、老幹媽總經理李妙行說,這款辣醬一經問世,就被消費者口口相傳(chuan) ,迅速在市場鋪開。
造就老幹媽辣醬特有的香味,離不開獨特的工藝,也離不開優(you) 質的食材。
“在老幹媽,辣椒、香菇、黃豆等所有原料都有著近乎苛刻的選材標準。”李妙行介紹,公司所有產(chan) 品開發都盡力遵循食材的天然本味。
從(cong) 袋子中取出一個(ge) 幹香菇,原料檢測員李浪仔細端詳,湊到鼻子邊聞了聞,又拿起遊標卡尺測量尺寸。
“我們(men) 要求菇蓋直徑3.5-7.5厘米,厚度必須大於(yu) 0.4厘米。”李浪熟練地向記者講出驗收標準。
“這並不是吹毛求疵。”老幹媽生產(chan) 技術總監匡維然說,這樣選出來的香菇,成熟度最佳、營養(yang) 成分和口感更好。
走進老幹媽旗下的春梅釀造公司,伴隨著轟隆作響的電動篩機,一顆顆飽滿均勻、色澤光亮的黃豆,在篩網上翻滾跳躍、翩躚起舞。
工作人員在老幹媽生產(chan) 線上整理貨品(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我們(men) 選出來的豆子,像無數孿生兄弟。”現場一名工人說,豆子大小相當,才能保證在發酵、炒製等加工環節,不會(hui) 因為(wei) 豆子大小而影響品質。
在一旁的豆豉釀造車間,整齊擺放著上百個(ge) 貼有時間標簽的大陶缸。“豆豉一般發酵一兩(liang) 個(ge) 月即可,但為(wei) 了使口感更好、風味更醇,我們(men) 堅持自然條件下至少發酵12個(ge) 月。”春梅釀造公司生產(chan) 總監曾君學說。
生產(chan) 線上,一排排清亮的空玻璃瓶整齊行進,經自動灌裝、旋蓋、貼標簽、裝箱,再經智能傳(chuan) 感器識別,機器人碼垛,整齊擺放到如鋼鐵森林般的立體(ti) 倉(cang) 庫……
倉(cang) 庫外,記者發現一箱“不合格”產(chan) 品,被孤零零地排斥在流水線旁。“看,這箱子二維碼上有一道劃痕。”現場工作人員用手指著說。
“從(cong) 原材料到每一瓶產(chan) 品出廠,至少經過10道檢測。”匡維然介紹,產(chan) 品除了理化、重金屬、微生物等檢測指標合格外,還要經過望、聞、嚐等感官檢測,色香味缺一不可。
“老太太是出了名的嚴(yan) 格。”老幹媽常務副總經理李鑫清晰記得,曾有一批產(chan) 品風味出現偏差,負責人挨了陶華碧的嚴(yan) 厲批評,約500噸、價(jia) 值上百萬(wan) 元的產(chan) 品全部報廢。
有員工不理解:“扔了好可惜,一般消費者根本嚐不出來。”
對此,陶華碧態度堅決(jue) :“產(chan) 品就是自己的作品,做食品要講誠信,要對得起良心。”
時至今日,公司上下早已達成共識:如果沒有“產(chan) 品質量不能討價(jia) 還價(jia) ”的堅持,就沒有老幹媽的今天。
也正是因為(wei) 陶華碧的較真,才讓真材實料、真心做事、真誠待人的“三真”成為(wei) 老幹媽貫穿始終的企業(ye) 理念,打造出無數人記憶中的匠心味道。
用於(yu) 製作辣椒醬的黃豆在生產(chan) 線上被精選出來(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專(zhuan) 注:不上市不融資的倔強
在老幹媽辦公樓,大廳正中間“創民族品牌,立千秋大業(ye) ”幾個(ge) 大字格外醒目。
為(wei) 了這個(ge) 夢想,陶華碧給公司立了一條規矩:隻做辣醬,不搞多元化、不搞跨業(ye) 經營。
曾有高校課題組到老幹媽調研後提出,隻做辣醬是“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ge) 籃子裏”,違背現代經濟理論,建議老幹媽多元化發展。
“母親(qin) 相信一個(ge) 樸素的道理,吃的東(dong) 西,祖祖輩輩都可以延續下去。”李妙行說,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ge) 籃子裏,就會(hui) 花全部精力來嗬護它。
這樣的場景曾經多次出現:
來自不同投資谘詢機構的人員到訪老幹媽,他們(men) 西裝革履,帶來“並購重組”“股權投資”“上市培育”等概念。
“以老幹媽的優(you) 秀資質,不管是在國內(nei) 還是境外上市,對企業(ye) 長遠發展和品牌國際化都是如虎添翼。我們(men) 可以提供量身定製的全流程服務。”
“謝謝貴公司的美意!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老幹媽有自己的發展策略。”
“很多大的資本公司來過,提出的方案也很專(zhuan) 業(ye) 。”李鑫說,麵對“賺快錢、賺大錢”的誘惑,老幹媽很堅決(jue) ,一概婉言謝絕,始終隻想著把辣醬做大、做專(zhuan) 、做精。
除了不上市,老幹媽也堅持不欠款、不融資、不貸款。
成立至今,老幹媽執行的仍是現款交易的財務管理模式,不管是對上遊供銷商還是下遊經銷商,均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互不欠賬。穩健經營的老幹媽,擁有充沛的現金流,能夠聚焦主業(ye) 、持續投入。
專(zhuan) 注,也體(ti) 現在做好產(chan) 品的各個(ge) 細節上。
“TPE材質蓋墊,不含PVC……”在老幹媽產(chan) 品的瓶蓋沿上,都打著這樣一行字。
為(wei) 了這個(ge) 小小的瓶蓋墊,老幹媽曾花了很多精力。
“原來的瓶蓋墊是PVC材質,針對其安全性,英國、瑞士等國相關(guan) 部門曾要求我們(men) 提供檢測報告。”李鑫說。
2020年,老幹媽投資4000萬(wan) 元建設了新的生產(chan) 線,用上了TPE材質的瓶蓋墊。
“TPE即熱塑性彈性體(ti) ,像嬰兒(er) 飯勺、圍兜、軟膠玩具等都會(hui) 用到它。”老幹媽質量總監司華光說,“我們(men) 的瓶蓋墊材質達到了嬰兒(er) 親(qin) 膚級,這讓產(chan) 品更加安全和健康。”
一排排工人,每人拿著一柄帶漏鬥的特製長勺,將炒製好的辣醬灌進一個(ge) 個(ge) 玻璃瓶中……這是6年前記者在老幹媽看到的場景。
如今,這一工序已被自動灌裝所替代。
“之前人工灌裝,每人每分鍾最多可裝16瓶,還可能出現漏油導致的浸標、發黴等問題。”匡維然說,自動灌裝設備投入近8000萬(wan) 元,現在一條生產(chan) 線每分鍾可灌157瓶,生產(chan) 效率大為(wei) 提高,各種形態物料的配比也更加精準。
在公司倉(cang) 庫裏,一批嶄新的進口設備旁,4名外國專(zhuan) 家正在與(yu) 老幹媽的技術人員作深入交流。
這批價(jia) 值2億(yi) 多元的智能化製曲設備,將會(hui) 應用到今年開工的老幹媽提質擴產(chan) 三期工程中。該工程占地近500畝(mu) ,預計總投資額超過12億(yi) 元。
在工地旁的展板前,李鑫信心滿滿:“三期工程投產(chan) 後,老幹媽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麵將迎來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產(chan) 品品質會(hui) 更穩定、更有保障。”
工作人員在老幹媽倉(cang) 庫內(nei) 查看存儲(chu) 的貨物(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煥新:老幹媽其實“很年輕”
“太油了”“味道變了”“不懂現在的年輕人”……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的口味日趨多元,加之其他辣醬品牌異軍(jun) 突起,社會(hui) 上出現一些對老幹媽的唱衰之聲。
有人擔憂,老幹媽是否能應對新挑戰、適應消費新潮流?
“我看還是繼續做油製辣椒穩當。”
“但現在不少消費者喜歡低油低脂食品。”
……
在老幹媽開發新品的實驗室裏,研發人員之間的業(ye) 務爭(zheng) 論時常上演。
一次次品嚐對比,一次次調整配方,隻為(wei) 找到最能觸動消費者味蕾的新產(chan) 品。
在每個(ge) 新品推出前,老幹媽都會(hui) 作充分的市場調查,還要組織經銷商一起品嚐,從(cong) 新品推出到推向市場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去年底,經過兩(liang) 年多精心研製,上千人試吃,近百種配方比選,老幹媽下飯菜和拌飯醬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歡迎。
“當下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做飯時間少。”李鑫說,開發這兩(liang) 款產(chan) 品,就是專(zhuan) 門用作速食佐餐,滿足消費者的便捷飲食需求。
拿出手機,掃一掃老幹媽產(chan) 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點開“產(chan) 品展示區”,一道通往美食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
頁麵上,風味糟辣剁椒、幹煸肉絲(si) 油辣椒、風味水豆豉等瓶罐圖標依次排列。點開圖標,家常豆腐幹、香辣蟹、豆豉回鍋肉等約100道美食的原料、做法映入眼簾,還配有專(zhuan) 業(ye) 廚師示範視頻。
“掃碼學做菜”,是老幹媽近年的又一創新嚐試,旨在更好地發揮風味優(you) 勢,讓消費者品味更多美食。
開拓海內(nei) 外市場,老幹媽一直很新潮。
一個(ge) 故事至今令人津津樂(le) 道:
2003年,法國巴黎,美食雲(yun) 集的SIAL國際食品展上,人聲鼎沸。然而,首次參展的老幹媽展位前冷冷清清,營銷團隊一連坐了幾天“冷板凳”,無奈隻能铩羽而歸。
次年,不甘心的老幹媽再度參展,但營銷方式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兩(liang) 個(ge) 法國姑娘穿著靚麗(li) 的服裝,用流利的法語熱情招呼著過往行人:“朋友,嚐嚐這款辣醬吧!它是手工製作的,充滿了愛意!”
人群逐漸簇擁到老幹媽展位前,品嚐過後,不少采購商主動留下了名片,表示願意進一步合作……
這次經曆,給了老幹媽很大啟發:拓展海外市場,當地人在文化、語言、渠道等方麵有天然優(you) 勢。
“後來,我們(men) 要求海外經銷商必須是當地的。”李鑫說,因為(wei) 他們(men) 最了解那裏人們(men) 的口味和飲食習(xi) 慣,更便於(yu) 因地製宜地製定營銷策略。
為(wei) 了讓外國消費者接觸並愛上這份來自中國的獨特味道,老幹媽的經銷商時常會(hui) 組織美食分享、品鑒活動,現場展示老幹媽產(chan) 品多樣化的食用場景。
煎鍋裏,用老幹媽辣醬醃過的牛排,嗞嗞作響;烤架上,用老幹媽辣醬刷過的肉串,別有風味;還有人用它做漢堡、拌沙拉,甚至嚐試將其融入冰淇淋……
“這些創意吃法在海外社交媒體(ti) 上廣為(wei) 傳(chuan) 播,無形中也為(wei) 老幹媽做了最好的品牌宣傳(chuan) 。”李鑫說,某種程度上,老幹媽已經成為(wei) 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在美國俄亥俄州,有次我在超市和一個(ge) 老外聊天時得知,他已經食用老幹媽辣醬13年了,‘欲罷不能’。”李鑫說,不少外國人稱,一旦嚐過老幹媽產(chan) 品,就再也離不開了。
如今,老幹媽產(chan) 品已行銷全球160個(ge) 國家和地區,不僅(jin) 進入了歐美30%左右的主流超市,還遠銷到秘魯、巴西、尼日利亞(ya) 、津巴布韋等南美洲和非洲國家。
今年1至8月,老幹媽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32%。
從(cong) 貴州走向全國、走向全球,幾十年如一日,做辣醬、做口碑,老幹媽還是那個(ge) 老幹媽。
“讓顧客持久滿意並認可,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李妙行說,老幹媽對品質的追求,一直在路上。這瓶辣醬還將繼續跨山越海,陪伴人們(men) 的美好生活。(記者楊三軍(jun) 、歐東(dong) 衢、向定傑、施錢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