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共育新鏈群 同繪新圖景——天津推動產業鏈協同高質量發展觀察

發布時間: 2024-10-26 14:16:00 來源: 新華社

  港口橋吊運轉不停,工廠機器持續轟鳴,渤海灣畔一派繁忙景象。近年來,隨著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六鏈五群”,區域協同更加緊密,產(chan) 業(ye) 發展節節攀升。天津市工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5.1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2310億(yi) 元。三地正攜手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繪製重點產(chan) 業(ye) 鏈提質增效的新圖景。

  攜手育鏈,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走進天開高教科創園,天大智圖(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對大模型展開調試。從(cong) 去年9月正式入駐天開高教科創園核心區以來,天大智圖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一路疾馳。


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一年多以來,天大智圖先後推出了兩(liang) 款大語言模型。在近期舉(ju) 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hui) 上,天大智圖與(yu)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e) 技術學院等多家單位聯合發布的“海河·智教”大模型,吸引了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人士的目光。此前天大智圖推出的“海河·岐伯”中醫藥大模型也已步入市場推廣階段,將支持包括中醫院、製藥企業(ye) 以及社區門診等在內(nei) 的多個(ge) 產(chan) 業(ye) 與(yu) 民生服務領域。

  “天開高教科創園是京津冀地區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平台,不僅(jin) 給企業(ye) 提供了良好的產(chan) 學研環境,還提供金融與(yu) 人才支持,讓我們(men) 對於(yu) 堅持創新更有信心。”天大智圖總經理賈勇哲說,優(you) 良的產(chan) 業(ye) 環境與(yu) 配套政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京津冀地區的企業(ye) 與(yu) 人才在此落戶。

  “我們(men) 不斷發揮產(chan) 業(ye) 鏈‘織網人’作用,聯手打造高端展會(hui) 平台、產(chan) 業(ye) 協作載體(ti) ,推動京津冀三地產(chan) 業(ye) 加速成龍配套。”天津市工信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孫洪磊說。

  天大智圖的成長是天開高教科創園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引擎的縮影。截至目前,天開高教科創園已吸引2000餘(yu) 家科創企業(ye) 落地,新增注冊(ce) 企業(ye) 中京冀企業(ye) 超200家,成為(wei) 京津冀三地科技創新的“新高地”之一。

  聯動延鏈,暢通物流“動脈”

  2023年6月,天津公布《港產(chan) 城融合發展行動方案》,以此為(wei) 起點,天津充分發揮海空兩(liang) 港優(you) 勢,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同時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不久前,一列滿載貨物的港城班列從(cong)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新港北站發出,開往河北邢台。截至目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已累計開行港城班列934列、26996車,搭起了連通京津冀的海鐵聯運“快速路”。

  天津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業(ye) 務指導王哲說,港城班列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新開行的快速鐵路貨運列車,能實現天津港與(yu) 石家莊、邢台、邯鄲等多個(ge) 內(nei) 陸城市之間的“點到點”運輸,使海運抵達天津港的貨物搭乘鐵路列車高效運至京津冀地區,也為(wei) 京津冀地區的城市通往港口搭建起物流快速通道。

  如今,港城班列的開行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班列發運的貨源品類也從(cong) 運行初期的鋼材、小麥、亞(ya) 麻籽、稻草、鎳鐵等,發展為(wei) 塑料顆粒、機械配件、醫藥等多個(ge) 新品類貨源。”王哲說。


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今年以來,天津市著力完善陸、海、空、鐵立體(ti) 化交通網絡,著力打通多式聯運堵點卡點,加快構建起智慧高效的綜合物流模式。“未來,我們(men) 將不斷促進航運服務業(ye) 集聚和優(you) 勢貨類產(chan) 業(ye) 鏈延伸,把港口‘硬核’優(you) 勢轉化為(wei) 區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副主任劉道剛說。

  服務強鏈,構建區域生態

  “我們(men) 在這裏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了與(yu) 北京中關(guan) 村一致的政策環境。”談起2020年在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建廠投產(chan) 的決(jue) 定,博宇(天津)半導體(ti) 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孟儉(jian) 感到十分幸運。

  空間與(yu) 政策對製造業(ye) 企業(ye) 而言缺一不可。徐孟儉(jian) 說,來到天津後,企業(ye) 有了“1+1大於(yu) 2”的感受。

  七年前開工建設的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已經成長為(wei) 區域產(chan) 業(ye) 協同的又一地標。開設金融超市、成立產(chan) 業(ye) 基金、打造綜合服務中心……兩(liang) 地主管部門在產(chan) 業(ye) 環境上通力合作,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逐步建立起“類中關(guan) 村”創新生態係統。


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一景。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通過打破一畝(mu) 三分地、共下一盤棋,我們(men) 已經初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與(yu) 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與(yu) 醫療器械四大產(chan) 業(ye) 集群。”天津市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王浩表示,在產(chan) 業(ye) 服務生態之外,京津兩(liang) 地還立足公共服務資源優(you) 勢,在教育、醫療、文體(ti) 等多個(ge) 維度完善服務,打造區域創新人才高地。

  數據顯示,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yi) 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yi) 元,年均增長率26.5%;中關(guan) 村企業(ye) 在津冀兩(liang) 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wan) 家,“北京研發、津冀製造”模式加速形成。

  “我們(men) 將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推動更深層次全麵對接、更高水平聯動發展,加快構建區域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將京津冀建設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提供堅實產(chan) 業(ye) 支撐。”天津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