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大省見聞丨山東:大象起舞 轉出新機遇

發布時間: 2024-10-30 14:16: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為(wei) GDP超9萬(wan) 億(yi) 的經濟大省——山東(dong) ,曾因塊頭大,產(chan) 業(ye) 笨重,被稱為(wei) 大象經濟。而在全力拚經濟的當下,山東(dong) 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轉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綠色低碳重大工程抓緊推進

  進入三季度,忙碌,成為(wei) 工作人員的常態。記者在山東(dong) 省發改委看到,雖然已是晚上8點,但這裏的辦公室卻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對照著項目清單,逐一梳理各類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山東(dong) 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副處長李冬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山東(dong) 省梳理推出1.5萬(wan) 個(ge) 重點項目和3827個(ge) 竣工投產(chan) 項目,前三季度已投產(chan) 項目占年度計劃的71.9%,好於(yu) 去年同期8.9個(ge) 百分點。四季度還要投產(chan) 1000多個(ge) 項目,現在就是要一個(ge) 項目、一個(ge) 項目緊盯到底。

  

  在項目清單中,威海市的幾個(ge) 將要投產(chan) 的清潔能源項目引起了他們(men) 的關(guan) 注。作為(wei) 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chu) ”新能源類型的地級市,威海市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33個(ge) 新能源項目正在建設。而這些項目也是今年山東(dong) 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力重點。得知威海市重點項目推進會(hui) 這兩(liang) 天即將舉(ju) 行,李東(dong) 決(jue) 定搭明早的高鐵再去一趟項目現場。

  

  風電核電等新能源裝備不同於(yu) 一般產(chan) 品,技術要求高、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也更大,如何全鏈條保障這些重大項目穩步發展,李冬和他的同事們(men) 一下高鐵,就馬不停蹄來到工程現場,進行現場辦公:投運之後,電力如何送出去?後續配套工程,用地等要素如何保障?在現場,李冬和他的同事們(men) 把這些問題一一記錄,協調推動各部門為(wei) 工程順利推進保駕護航。山東(dong) 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副處長李冬說,從(cong) 前期調度的情況,他們(men) 對完成全年目標很有信心,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的落地見效,將夯實山東(dong) 經濟穩的基礎。

  棗莊:如何從(cong) 百年煤城邁向鋰電之都?

  全力以赴拚經濟,是眼下山東(dong) 最重要的工作。而拚經濟必須找準發力點。於(yu) 是山東(dong) 將目光投向了“新”,加速培育新動能。山東(dong) 棗莊,這座曾經因煤而興(xing) 的城市,如今卻正在走上一條以鋰電作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之路。

  記者來到這裏的一家鋰電產(chan) 業(ye) 園采訪時,發現一個(ge) 有趣的現象,一家生產(chan) 電池極片的企業(ye) ,正不停地把自己的產(chan) 品送到樓裏另外一家企業(ye) 。這裏的一家電池生產(chan) 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們(men) 的產(chan) 品樓上樓下跑一跑,就變成電池組件了,很方便。現在馬上年底了,他們(men) 正在加班加點生產(chan) 。

  

  記者數了一下,在這個(ge) 樓裏,既有生產(chan) 電池極片的,還有專(zhuan) 門負責電池組裝的,一個(ge) 4層高的樓裏,涵蓋了從(cong) 鋰電材料、電芯製造到集成包裝多個(ge) 環節。而這樣一種模式,就是當地正在打造的一種新的生態圈,那就是上下樓就是上下遊、左右鄰就是產(chan) 業(ye) 鏈。棗莊市能源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劉忠波介紹,對企業(ye) 來講時間就是金錢,現在大家都在拚生產(chan) ,都想發展壯大,作為(wei) 政府部門,就要全力給企業(ye) 配好套,服好務。

  

  如今,棗莊市聚集了126家鋰電企業(ye) 。而形成如此產(chan) 業(ye) 生態的棗莊,在20多年前卻是一個(ge) 以煤炭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的城市。隨著被國家納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產(chan) 業(ye) 發展的危機感隨之而來。困境之中,當地開始“煤”裏尋找突破口。他們(men) 發現,在煤炭產(chan) 業(ye) 中,礦燈、單軌吊、監測設備等都需要用到鋰電池,是一個(ge) 比較大的市場。加之近年來,新能源電池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為(wei) 鋰電帶來了重大機遇。

  

  但是,另外一個(ge) 問題來了,他們(men) 想發展鋰電,產(chan) 業(ye) 基礎卻十分薄弱,破局從(cong) 哪裏開始?在棗莊高新區,記者看到這樣一本招商地圖,10多個(ge) 省份的鋰電龍頭企業(ye) ,被他們(men) 列入了招商重點。棗莊高新區投資促進局高級主管漸帥說出了他們(men) 的想法:沒有龍頭企業(ye) ,就隻能是小打小鬧,形不成氣候。他們(men) 就盯上了正在尋求在北方落地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的吉利和欣旺達集團。

  不過企業(ye) 提出,需要一塊滿足生產(chan) 需求的300畝(mu) 土地,當時的土地指標並無法滿足。於(yu) 是,棗莊高新區拿出專(zhuan) 項資金,搬遷、清退了4家低效生產(chan) 企業(ye) ,平整出土地。一係列政策保障下,一個(ge) 總投資50億(yi) 元的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

  

  如今在吉利欣旺達10公裏範圍內(nei) ,聚集了近40家鏈上配套企業(ye) 。但隨著全國鋰電產(chan) 業(ye) 的大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成為(wei) 眼下當地政府正在思考的問題。一個(ge) 新成立的鋰電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共同體(ti) 開始運行。在這裏記者看到一份名單,山東(dong) 省51家鋰電產(chan) 學研用等不同領域的成員單位,正聚合在一起,共同解決(jue) 發展瓶頸問題。同時,政府也正在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出台了全國第一部鋰電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法規。

  如今,鋰電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推動棗莊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今年,棗莊又編製了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在鋰電池之外,他們(men) 正在開拓晶矽電池、鈣鈦礦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賽道,全力打造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

  榜單裏有了這樣的新變化!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中國企業(ye) 500強榜單,有55家山東(dong) 企業(ye) 上榜,其中民營企業(ye) 達到37家,民營企業(ye) 正在成為(wei) 山東(dong) 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幫助民營經濟更好發展壯大?山東(dong) 又正在做什麽(me) ?

  在山東(dong) 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ge) 總投資30億(yi) 元的聚苯硫醚的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這也是山東(dong) 省今年著力打造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項目。聚苯硫醚是一種高端熱塑性材料,廣泛應用於(yu) 航天、汽車電子、石油化工、紡織醫療等領域,在行業(ye) 內(nei) 被稱作“塑料黃金”。

  

  而投資這個(ge) 項目的,是山東(dong) 一家民營企業(ye) ,在今年的中國500強榜單中,他們(men) 排在第222名。這個(ge) 項目,是企業(ye) 轉向高端化工的關(guan) 鍵之舉(ju) 。然而,這樣一個(ge) 高質量的項目,今年年初還因為(wei) 缺少用地指標而無法建設。

  

  山東(dong) 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趙吉義(yi) 介紹,這裏是一個(ge) 10.6平方公裏的化工園區,當時已經全部建滿。在他的電腦上,還保存著一份當時的項目名單,他告訴記者,因為(wei) 沒有多餘(yu) 的土地指標,很多優(you) 質項目都在門外排隊。

  

  要扶持這些項目上馬,擴區迫在眉睫。當時,像這樣有擴區需求的化工園區,山東(dong) 有16家,給哪家開擴區的“口子”,怎麽(me) 公平地開“口子”?在山東(dong) 省化工專(zhuan) 項行動辦公室,工作人員給記者展示了化工園區擴區的管理辦法。而像這樣的管理辦法在全國還是頭一份,工信、發改、自然資源等7個(ge) 省直部門聯動,直接定數、定量。

  

  山東(dong) 省化工專(zhuan) 項行動辦園區建設組負責人劉維峰給記者介紹了這個(ge) 管理辦法:像化工園區綜合管理考核要求不低於(yu) 80分,園區主導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占園區總收入的60%以上,已建成項目畝(mu) 均產(chan) 值不低於(yu) 300萬(wan) 元。

  有了標準,園區就有了抓手,他們(men) 抽調各個(ge) 職能部門專(zhuan) 員,成立專(zhuan) 班,逐條針對省內(nei) 提出的要求,掛圖作戰,改善提升基礎設施,整合優(you) 化項目。拿到了寶貴的土地指標,工程項目很快就投入了建設。其中一家企業(ye) 現在已經進入全力衝(chong) 刺階段,預計明年一季度建設完成,項目投產(chan) 之後可實現年產(chan) 值26.5億(yi) 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山東(dong) 正在推出20多條針對性改革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民營企業(ye) 融資難、拿地難等問題,同時,大力實施“十鏈百群萬(wan) 企”產(chan) 業(ye) 鏈群融通創新對接活動,引導新建民營企業(ye) 向園區集聚,加快對民營企業(ye) 的培育力度。

  扛牢經濟大省使命 承壓前行勇挑重擔

  記者在調研中也了解到,當前,山東(dong) 發展依然麵臨(lin) 困難和挑戰,國際形勢更加複雜多變帶來外貿增長的壓力,項目投資的持續性有所減弱,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麵對這些難處,山東(dong) 正在把保障重大工程建設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力加大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製造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經濟大省挑大梁,企業(ye) 衝(chong) 在最前排。而圍繞企業(ye) 的服務做得怎麽(me) 樣,至關(guan) 重要。幹在實處的山東(dong) 人,正把服務做得更早、更細、更主動。我們(men) 看到,圍繞大項目有千頭萬(wan) 緒,政府幫著化繁為(wei) 簡,促其順利推進。培育新動能,怎麽(me) 把上下遊、左右鄰的鏈接關(guan) 係梳理明白,政府做了不少默默地支撐與(yu) 服務。民營企業(ye) 遇到不少“難”,政府做好溝通交流協調服務,幫著企業(ye) 迎難而上,闖出新天地。一個(ge) 經濟大省,是企業(ye) 成長發展支撐起來的,也是各級政府部門穿針引線幫襯出來的。服務裏麵有係統觀念,統籌協調;服務裏麵也有主動作為(wei) ,想在前、幹在前。這就是“大塊頭”的成長之道。  

  總監製丨申勇 閆帥南 張勤監製丨王琰 嶽群 劉若欠製片人丨劉穎 年加 朱音燃 王玨 楊曉波記者丨孫淵 山東(dong) 台 棗莊台 榮成台編輯丨張昊 楊陽 郭文汐評論員丨楊禹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