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好評中國·作品選登:讓“家門口”的幸福感具象化

發布時間: 2024-11-24 14:13:00 來源: 紅網

  城市更新改造亮點頻出、愛心驛站為(wei) “新市民”提供暖心服務、居民家門口有了更多好去處……今年上半年,全國多地圍繞群眾(zhong) 所需不斷推進民生項目建設。記者走訪看到,各地因地製宜、結合當地特色打造“小而美”民生項目,帶給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的體(ti) 驗。

  作為(wei)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爛縵胡同曾違建眾(zhong) 多、路麵坑窪,近期完成改造提升後,灰瓦青磚的爛縵胡同,古韻與(yu) 新貌相融共生,這種“家門口”的幸福感說來就來。

  盼望背街小巷得到改造,盼望邊角地得到利用,盼望老街區能得到升級,群眾(zhong) 的這一個(ge) 個(ge) 樸實願望,其實就是“家門口”幸福感的具象化。從(cong) 實際情況來看,不是做不到,關(guan) 鍵取決(jue) 於(yu) 相關(guan) 方麵的視角能不能聚向這一個(ge) 個(ge) 樸實的願望,視角聚向哪裏,幸福感就能抵達到哪裏。

  與(yu) 其埋怨“空間不夠”,不如拓寬視野“做大空間”。天寧寺橋位於(yu) 北京西便門和廣安門之間,橋下有近5000平方米的空間,這裏曾是周邊單位的內(nei) 部停車場,幽閉昏暗、雜物亂(luan) 堆、通行困難。如今通過改造一番,這個(ge) 橋下空間熱鬧非凡,籃球場、乒乓球室等成為(wei) 周圍孩童的樂(le) 園,近期相關(guan) 方麵還根據附近街坊們(men) 的需求,重刷地麵、更換新設備、開設淋浴室,讓橋下空間煥發新活力。空間究竟從(cong) 何而來?鮮活案例就擺在我們(men) 眼前,辦法總比問題多,空間的“大”坐等不來,靠的是去“做”。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而民生是覆蓋“你我他”的民生,不是少數人的民生,更不是掛一漏萬(wan) 的民生。生活在城市裏的農(nong) 民工,每天奔波的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以及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等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同樣渴盼民生的觸角延伸再延伸,需要相關(guan) 方麵的視角“看過來”。從(cong) 一些地方的實踐來看,伴隨著更多群體(ti) 被牽掛,“惠民生”惠及更多人,讓更多群體(ti) 出門不用走多遠就能辦妥很多事,擁有“家門口”的幸福感。

  目光所至,惠及所在。北京已建成務工人員之家296個(ge) ,今年一季度提供就業(ye) 、維權、便民等服務達45萬(wan) 人次;淮安市目前已興(xing) 建832個(ge) 溫馨驛站,為(wei) 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等新業(ye) 態新就業(ye) 群體(ti) 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傷(shang) 可用藥”等多項免費服務;2022年以來,修文縣共投入20餘(yu) 萬(wan) 元助力打造戶外勞動者服務站,目前站點已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20萬(wan) 餘(yu) 人次,日均服務400餘(yu) 人次……每一個(ge) 數據,都通往幸福。有關(guan) 方麵在“想得到”中“做得到”,讓更多群體(ti) 共享改革發展紅利,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要推進更多民生之事幹得成、做得到,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視角聚向哪裏,幸福就能抵達到哪裏。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