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何以中國·弦歌不輟|從“沂蒙紅嫂”讀懂家國情

發布時間: 2024-12-01 09:33:00 來源: 人民網

  八百裏沂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

  王換於(yu) 創辦戰時托兒(er) 所,撫養(yang) 40多名革命後代長大成人;張淑貞用乳汁喂養(yang) 革命後代,而讓自家孩子喝米糊……在這裏,“沂蒙母親(qin) ”“沂蒙紅嫂”“沂蒙六姐妹”的精神代代傳(chuan) 承。

  如何把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chuan) ?2004年從(cong) 教師崗位離崗後,新時代的“沂蒙紅嫂”於(yu) 愛梅就一直努力做好這件事。

“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絡主題活動現場,於(yu) 愛梅講述“沂蒙紅嫂”的故事。人民視頻供圖。
“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絡主題活動現場,於(yu) 愛梅講述“沂蒙紅嫂”的故事。人民視頻供圖。

  那時,宣講的對象都是學生。為(wei) 更加深入了解那個(ge) 戰火硝煙的年代,了解“沂蒙紅嫂”這一群體(ti) ,了解奶奶王換於(yu) 、母親(qin) 張淑貞那些“看似微小卻很偉(wei) 大”的事跡,於(yu) 愛梅白天到檔案館查閱黨(dang) 史資料,走訪老紅嫂、老紅軍(jun) ,晚上整理稿子。

  那時候的她不會(hui) 用電腦打字,就用兩(liang) 根手指一個(ge) 字母一個(ge) 字母地敲,別人幾分鍾完成的稿子,她每天都需要準備幾個(ge) 小時。第一批沂蒙紅嫂的事跡整理完成後,於(yu) 愛梅騎車到處義(yi) 務宣講,把故事講給學生聽、講給部隊官兵聽、講給機關(guan) 幹部聽。

  2011年,於(yu) 愛梅主動到黨(dang) 性教育基地擔任義(yi) 務宣講員。為(wei) 達到最佳宣講效果,她每天反複聽自己宣講的錄音,斟酌每句話怎樣說,每天都要練習(xi) 20多遍。

  喉嚨啞了,小腿站腫了,但努力終有回報,於(yu) 愛梅的宣講報告《沂蒙母親(qin) 和她的兒(er) 女們(men) 》成為(wei) 基地教學的亮點,每一次宣講更是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

  近年來,為(wei) 讓沂蒙精神更好地發揚光大,於(yu) 愛梅發起成立沂蒙精神傳(chuan) 承促進會(hui) ,每年組織宣講員外出宣講1200餘(yu) 場次。10多年來,於(yu) 愛梅走遍了大半個(ge) 中國,累計行程20多萬(wan) 公裏。

  每年開學季,於(yu) 愛梅都會(hui) 到沂南縣換於(yu) 紅軍(jun) 小學開展“開學思政第一課”,“弘揚沂蒙精神 砥礪強國之誌”是永遠的主題,鼓勵孩子們(men) 吹響新號角、開啟新征程。

  在沂蒙這片紅色熱土上,英雄兒(er) 女的故事曆久彌新,家國情懷與(yu) 時代精神共鳴。

  “我感到無上光榮和自豪,更感到責任重大。我今年雖已72歲,但誌向永不變,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於(yu) 愛梅說。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