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鏈接世界共創美好未來——第二屆鏈博會參會各方看好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 2024-12-01 14:50:00 來源: 經濟日報

  11月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hui) 圓滿閉幕。本屆鏈博會(hui) 成果豐(feng) 碩,實際參展商超1000家,共促成合作意向6700餘(yu) 項,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10多項,涉及金額1520多億(yi) 元,較首屆增長1.3%,參展企業(ye) 和機構綜合滿意度超過93%。

  本屆鏈博會(hui) 舉(ju) 辦期間發布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北京倡議》和2024版《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並首次發布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和全球供應鏈連接指數。鏈博會(hui) 不僅(jin) 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提供了對接意向、洽談合作的平台,承接了多款新產(chan) 品的首發首秀,也為(wei) 中外各界人士分析全球供應鏈走勢提供了新的公共產(chan) 品,發出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強音。

  鏈博會(hui) 實現了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初心。捷佳潤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數字果園總經理張興(xing) 傑說:“我們(men) 在本屆鏈博會(hui) 上認識了很多客戶,我們(men) 會(hui) 繼續努力,把客戶的需求落到實處。”

  鏈博會(hui) 也讓來自不同國家、地域的參與(yu) 者親(qin) 眼目睹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卓越的創新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體(ti) 係中的重要作用。英國力拓集團董事長鮑達民介紹,中國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質量非常高,產(chan) 品供應也非常可靠,力拓每年從(cong) 中國采購約10億(yi) 美元的設備。“我們(men) 看到了在第三方市場跟中方開展合作的巨大潛力,相信中國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能夠幫助我們(men) 在全球業(ye) 務中繼續前進。”蘋果公司CEO庫克說。

  作為(wei) 以供應鏈為(wei) 主題的博覽會(hui) ,本屆鏈博會(hui) 通過促進上中下遊銜接、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產(chan) 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ye) 互動,幫助各國企業(ye) 更好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創新鏈,築牢各方對全球供應鏈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本屆鏈博會(hui) 主賓省為(wei) 湖北省,湖北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王忠林表示,真誠期待與(yu) 大家攜手推動共贏發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hui) 候任會(hui) 長譚森說,那些最活躍的企業(ye) ,都致力於(yu) 促進全球化和供應鏈的發展。

  根據本屆鏈博會(hui) 舉(ju) 辦期間發布的“一報告兩(liang) 指數”,全球供應鏈當前盡管麵臨(lin) 許多困難,但促進因素仍多於(yu) 消極因素,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技術進步助推全球供應鏈發展、金融服務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運轉等。全球供應鏈促進指數和連接指數整體(ti) 上升趨勢明顯,供應鏈的發展環境總體(ti) 較為(wei) 穩健。

  不少參會(hui) 嘉賓和專(zhuan) 家認為(wei) ,雖然現在困難還比較多,但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國際商會(hui) 秘書(shu) 長約翰·丹頓用自己的實踐告訴記者,1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實地考察表明,企業(ye) 非常願意進行跨境貿易,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增進經濟發展。

  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匈牙利外交與(yu) 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彼得認為(wei) ,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和繁榮必須通過互聯互通來實現。非洲工商會(hui) 聯盟秘書(shu) 長阿拉·伊茲(zi) 說,貿易活動推動了人類社會(hui) 的發展,相信許多人都受到了全球供應鏈的有益影響,各方應該為(wei) 自由貿易而奮鬥。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唯有堅持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開放合作才會(hui) 迎來共贏發展。在中國堅定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決(jue) 心下,在各方凝聚共識攜手合作中,更多國家工商企業(ye) 將以“鏈”為(wei) 媒,共同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